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D03)

作品数:11 被引量:77H指数:6
相关作者:吕仲贤徐红星郑许松杨亚军何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飞虱
  • 4篇绿盲蝽
  • 4篇盲蝽
  • 4篇褐飞虱
  • 4篇黑肩绿盲蝽
  • 3篇生态适应
  • 3篇生态适应性
  • 3篇适应性
  • 3篇天敌
  • 3篇温度
  • 2篇稻飞虱
  • 2篇植物
  • 2篇生物防治
  • 2篇水稻
  • 2篇水稻品种
  • 2篇农药
  • 2篇物防
  • 2篇胁迫
  • 2篇蜜源
  • 2篇旱胁迫

机构

  • 12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国际水稻研究...

作者

  • 11篇吕仲贤
  • 10篇郑许松
  • 10篇徐红星
  • 9篇杨亚军
  • 3篇何晶晶
  • 2篇于莹
  • 2篇田俊策
  • 1篇韩海亮
  • 1篇董必琴
  • 1篇苏婷
  • 1篇王桂跃
  • 1篇王保菊

传媒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肩绿盲蝽成虫取食植物花后对下一代生长和捕食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增加显花植物的种类和显花时间来补充天敌的非猎物性营养源,以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研究了取食不同植物花后黑肩绿盲蝽后代(F1代)生长和捕食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在取食盛花期的长柄菊、一点红、万寿菊和芝麻花后,其F1代雌若虫历期显著缩短;F1代4龄若虫及雌成虫对褐飞虱的捕食量显著提高。取食芝麻花、万寿菊后,其F1代黑肩绿盲蝽4龄若虫对褐飞虱卵的捕食能力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0.8%、79.0%,取食万寿菊后,对褐飞虱雌成虫的捕食能力提高了35.2%。
朱平阳盛仙俏方德华陈桂华Kongluen Heong吕仲贤
关键词:黑肩绿盲蝽显花植物生态功能稻飞虱
室内不接触农药的褐飞虱种群对农药的敏感性和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被引量:1
2013年
在室内研究了经连续多代未接触农药的田间褐飞虱种群在不同抗性水稻品种上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田间种群经室内连续多代未接触农药饲养后其对吡虫啉的抗性从F1代的359.94倍降到F14代的6.50倍,其中F4到F8下降快,F10到F14代基本趋于稳定;而其对毒死蜱的抗性下降趋于平缓,从F1代的9.90倍降到F14代的5.94倍。若虫历期和雌成虫体质量均显著受水稻品种和连续饲养代别数及代别×品种的影响,而若虫存活率只受代别数影响。雄虫中短翅型比例受代别和代别×品种的影响,而雌虫中短翅型比例不受代别、品种以及代别×品种的影响。在三种水稻品种上褐飞虱若虫历期均随着代别增加而延长,其中F1和F4的若虫历期较短,其余均较长。在感虫水稻品种TN1上的雌虫若虫历期明显短于在抗虫品种IR26和IR36上的历期,TN1上的雌成虫体质量明显比抗虫品种上的高。这些结果表明褐飞虱种群不接触农药后其对农药的敏感性上升,但对水稻抗性品种IR26和IR36的适应性并未增强。这些结果对于合理使用农药和水稻抗性品种治理褐飞虱具有重要意义。
董必琴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K L HEONG吕仲贤
关键词:褐飞虱农药生态适应性抗药性水稻品种
温度对黑肩绿盲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持续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是稻田重要害虫褐飞虱的主要天敌,人工饲养和大田释放黑肩绿盲蝽,能有效控制褐飞虱。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温度(19,23,27和31℃)对黑肩绿盲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连续3个世代的持续影响。结果表明,19℃条件下随着世代发展,雌若虫历期缩短,子代数量降低;31℃条件下随着世代发展,雌成虫寿命缩短,子代数量降低;其他温度对若虫存活率、雄若虫历期、雌虫体重、成虫寿命和子代数量持续影响不显著。试验结果说明在相对低温19℃和相对高温31℃下,黑肩绿盲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抑制。
何晶晶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吕仲贤
关键词:温度黑肩绿盲蝽生长发育繁殖
提高稻飞虱卵期天敌控害能力的稻田生态工程技术被引量:14
2015年
通过采取包括调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种植显花植物(芝麻)、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调整水稻生长前期的农药使用策略、"三控"施肥技术等内容的生态工程控害技术措施,探讨其提高稻飞虱卵期天敌控害能力的作用。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水稻生长期前的常见禾本科杂草上稻飞虱寄生蜂数量以及水稻生长期稻田稻飞虱及其卵期寄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是寡索赤眼蜂(Ollgosita spp.)的最适越冬寄主,在冬末春初,生态工程控害区的寡索赤眼蜂数量远高于农民自防区。在水稻种植前期稻田边的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和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是缨小蜂(Anagrus spp.)的适宜寄主,对缨小蜂的种群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稻田实施生态工程技术能显著提高稻田附近稻飞虱卵寄生蜂的数量,有效降低稻田稻飞虱的种群数量。
朱平阳郑许松姚晓明徐红星张发成陈桂华吕仲贤
关键词:稻田生态工程天敌寄生蜂稻飞虱
褐飞虱胁迫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为明确褐飞虱取食对不同抗性水稻地下部生态系统的影响,对褐飞虱取食不同天数后,感虫水稻品种(TN1)和抗虫水稻品种(IR26和IR36)根际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取食1d和5d后,感虫品种TN1的土壤pH值显著降低,而抗虫品种上差异不显著;褐飞虱取食1d后,根际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无明显差异,而在褐飞虱取食9d后,抗虫品种IR36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上升,而脲酶活性显著降低;褐飞虱取食1d后IR36根际土壤细菌含量即显著降低,而感虫品种TN1在褐飞虱取食5d后其真菌含量显著降低,褐飞虱取食9d后,抗虫品种IR26和IR36的土壤放线菌含量也显著降低。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水稻品种对土壤pH值和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影响,而对土壤中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褐飞虱取食和取食时间对土壤pH值、蔗糖酶、脲酶和微生物数量均有显著影响。
苏婷徐红星韩海亮杨亚军王桂跃郑许松吕仲贤
关键词:水稻品种褐飞虱土壤PH值土壤酶
黑肩绿盲蝽耐饥饿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为早期释放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黑肩绿盲蝽不同虫态耐受饥饿及低温的能力。【方法】室内条件下,比较了稻苗+水、无苗有水和无苗无水三种食物条件下黑肩绿盲蝽耐饥力大小。【结果】适温(26℃)下,黑肩绿盲蝽3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在稻苗+水的存活时间显著高于无苗有水,无苗有水时的存活时间又显著高于无苗无水,表明稻苗对于黑肩绿盲蝽有营养作用,取食稻苗有助于提高黑肩绿盲蝽的耐饥力。黑肩绿盲蝽成虫耐饥力最强,3龄若虫和5龄若虫接近,有苗有水时,3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10、2.22和4.25 d。在低温(15℃)下,水稻苗对黑肩绿盲蝽成虫的存活不利,有苗有水时雌雄成虫的存活时间均低于无苗有水处理,其中雌成虫两处理间的差异显著(P=0.001)。【结论】黑肩绿盲蝽对饥饿和低温有较强的耐受性,以成虫最强,水稻生长前期田间释放时以成虫为宜。
郑许松何晶晶徐红星杨亚军田俊策吕仲贤
关键词:黑肩绿盲蝽耐饥力温度存活时间
蜜源食物对节肢动物天敌寿命、繁殖力和控害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大多数节肢动物天敌除了寄生或捕食寄主或猎物外,也会取食蜜源食物,特别是包括植物花蜜、花外蜜和昆虫蜜露等富含糖分的食物。这些蜜源食物对于提高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的飞行和寄主搜索能力、延长寿命、提高繁殖力和增强控害能力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农田生态系统中3类常见的非猎物性蜜源食物即植物花蜜、花外蜜和昆虫蜜露。其中,花蜜和花外蜜能够显著延长天敌寿命,提高天敌繁殖力和控害能力;蜜露的作用虽次于花蜜和花外蜜,但仍能促进某些天敌的生态功能。还进一步综述了显花植物和蜜源食物投放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并从筛选适宜的蜜源植物、蜜源食物中糖成分作用分析和天敌对蜜源食物的搜索和定位等方向开展对蜜源食物的研究利用进行了展望。
汪庚伟田俊策朱平阳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吕仲贤
关键词:节肢动物天敌繁殖力生物防治
不同温度下毒死蜱和噻嗪酮对褐飞虱的毒力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明确温度对杀虫剂毒杀作用的影响,本文研究了5个温度梯度(22℃、25℃、28℃、31℃和34℃)下毒死蜱和噻嗪酮对褐飞虱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在不同温度下对褐飞虱的毒力变化与噻嗪酮有所不同。处理时间相同时毒死蜱的LC50随温度升高而逐渐下降。毒死蜱处理24 h、72 h、120 h时,毒死蜱对褐飞虱的LC_(50)在22℃下分别的50.15、16.15和15.33 mg/L,而在34℃下分别降低为6.70、4.16和1.92 mg/L。在实验的5个温度下,噻嗪酮对褐飞虱的LC_(50)没有显著差异。同一温度下,噻嗪酮的LC50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明确温度对毒死蜱和噻嗪酮的毒力影响状况,对于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亚军王保菊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关键词:褐飞虱温度毒死蜱噻嗪酮
农用投入品对黑肩绿盲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黑肩绿盲蝽是水稻飞虱和叶蝉的最重要节肢动物天敌之一,主要以捕食卵和低龄若虫为主,同时也取食寄主植物汁液。本文概述了主要农用投入品包括水稻品种、氮肥、农药(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对黑肩绿盲蝽的生物学和生态功能等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并对今后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何晶晶郑许松徐红星杨亚军吕仲贤
关键词:农药化肥黑肩绿盲蝽
在高温下干旱胁迫对褐飞虱生态适应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为明确高温条件下干旱胁迫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生态适应性的影响,以感虫水稻品种TN1、抗虫品种IR36和耐旱品种沪旱3号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水稻植株,在31℃温度下研究干旱胁迫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随PEG 6000浓度的升高而延长。在TN1和IR36上,褐飞虱若虫存活率在20%PEG 6000处理7 d时最低,为58.25%和28.25%,而在沪旱3号上则以PEG6000处理3 d时最低,为48.75%,但各处理中IR36上褐飞虱若虫存活率均低于在TN1和沪旱3号上的存活率。在10%PEG 6000胁迫7 d时褐飞虱在3个品种上初羽雌成虫体重均最轻,分别为1.86、1.26和1.93 mg;20%PEG 6000胁迫7 d时产卵量最低,分别为215.9、85.9和227.9粒/雌。褐飞虱卵孵化率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同一品种上相同浓度PEG 6000处理3、5和7 d,均无显著差异。褐飞虱种群增长倍数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于莹徐红星郑许松杨亚军吕仲贤
关键词:褐飞虱高温干旱胁迫生态适应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