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YBSH042)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谭晓辉商爱玲蓝云曦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多元共治
  • 1篇政府
  • 1篇人际
  • 1篇人际关系
  • 1篇社会福利
  • 1篇社会管理
  • 1篇社会管理模式
  • 1篇社会治理
  • 1篇社会组织
  • 1篇农业
  • 1篇普惠
  • 1篇走出去
  • 1篇走出去战略
  • 1篇居住
  • 1篇居住模式
  • 1篇个案
  • 1篇个案研究
  • 1篇共治
  • 1篇福利
  • 1篇城镇化

机构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篇谭晓辉
  • 2篇商爱玲
  • 1篇蓝云曦

传媒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政府在农业转移人口居住中的角色重建被引量:2
2016年
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又是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在农民转向市民过程中,其居住状况的改变是他们身份转变的重要标志。因而,妥善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居住问题,关系市民化的顺利实现,关乎中国城镇化战略布局。文章以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居住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群体目前三种主要的居住模式:厂房+集体宿舍模式,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租房模式,自购房定居模式。通过考察这三种居住模式尚存的问题,探索出三条治理策略:分散混居、合理布局保障性住房,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以及鼓励自行购房。以期为政府科学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居住政策提供可资参考的资料,进而服务于中国城镇化战略布局,助推中国成功实现发展目标升级。
商爱玲彭雪容
关键词:居住模式城镇化
论新形势下的多元共治社会管理模式被引量:12
2012年
社会管理模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模式仍然是政府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排斥了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权,对社会管理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模式应当由政府管理向多元共治模式转化,构建一个由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组成的社会管理组织结构,来保障社会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相关理念的指引下,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谭晓辉蓝云曦
关键词:社会管理多元共治
论社会组织与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2012年
我国正在构建的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除了提供传统的物质帮助外,还包括向社会成员提供所需的社会服务、精神慰藉和支持等。而社会组织可以运用独特的价值理念、工作视角和工作方法,促进普遍社会福利状态的出现。社会组织将社会福利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服务过程,是实现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谭晓辉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组织
慈孝文化与社会治理——基于重庆市古路镇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将慈孝文化作为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提升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先后采取一系列弘扬慈孝文化的举措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慈孝之乡。但是,古路镇的慈孝文化建设时间短,缺乏有效经验,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古路镇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推动慈孝文化建设,为其他地区,尤其是小城镇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
商爱玲彭雪容
关键词:社会治理人际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