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162)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学良高孟潭金星温增平李宏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福建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湖南中强地震活动地区Ⅱ类场地放大效应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利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大量实际钻孔和土工实验资料,建立了实际工程场地模型,在50年超越概率为63%、10%、2%共3种地震动输入下,采用SHAKE91和ELSSRA两种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了湖南省Ⅱ类场地土层的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湖南省50年超越概率10%的场地效应放大因子为1.30,若使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认定的1.25系数,将低估湖南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的场地放大效应。湖南省50年超越概率63%、10%、2%这3个设定水准的场地效应放大因子满足1.10∶1.00∶0.95的关系。这些结果有益于为湖南省提供更为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
- 高孟潭陈学良肖和平燕为民欧阳承新温增平
- 场地钻井台阵观测中斜入射P波和SV波的近似剥离方法被引量:1
- 2009年
- 通常认为,成层介质中P波和SV波互相转化、耦合交织而不可以解耦得到单独的P和SV波入射场.针对钻井台阵的两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根据反向方位角将两水平分量分解为径向水平分量和横向水平分量,假设横向水平分量由SH波系组成,竖向分量和径向分水平量由P-SV波系组成.本文提出在频域内解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并结合遗传算法—单纯形法混合优化策略,对P-SV耦合场包括SH波系进行了联合剥离反演,最终得到了基岩斜入射P、SV和SH波.最后,通过场地条件差别较大的另一附近钻井台站的联合反演结果,初步验证了其合理性.该项研究对于断层特征和震相特性研究、近地表"软"基岩或土层介质参数研究、场地效应的细致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 陈学良金星
- 关键词:PSV波联合反演
- 基于钻井台阵记录的场地放大效应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钻井台阵记录是场地地表及地下质点震动的真实刻画,是研究场地放大效应的最直接手段。我国钻井台阵记录比较匮乏,利用国外钻井台阵资料研究我国场地的放大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日本K ik-net钻井台站的200309260450强震记录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基岩"相对于硬基岩的场地放大因子为1.30;相对于"工程基岩"场地,Ⅱ类场地的放大因子为1.265,Ⅲ类场地的放大因子为1.371。我国以往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作,可能低估了Ⅱ类场地的放大效应。
- 陈学良曾金艳李铁飞高孟潭
- 土体动力“广义阻尼比退化系数”本构模型被引量:2
- 2009年
- 针对土动力试验中土体反向卸载(或加载)曲线形状有时表现为先变化平缓后变化剧烈这一特征,基于原来的"阻尼比退化系数"本构模型和土体实验结果G/Gmax-γ和λ-γ曲线,给出了不规则荷载作用下曲线形状可调的"广义阻尼比退化系数"本构模型,并阐述了第二种"阻尼比退化系数"模型、"广义阻尼比退化系数"模型的函数表达式及实现过程。通过对试验阻尼比的模拟表明,所建立的加卸载准则尤其能准确拟合试验阻尼值,是对广义Masing准则的一种简化及实用化。由于调制因子Ad的可变性,它较原模型有更强地模拟试验本构曲线形状的能力。针对台湾LotungDHB钻井台阵试验场地,"阻尼比退化系数"模型和"广义阻尼比退化系数"模型分别进行了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并将结果与强震观测记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义阻尼比退化系数"模型计算的复合加速度地震动的峰值大小、波形大小相对关系及后续波形,与实际地震记录较相一致,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 陈学良金星陶夏新李宏宇
- 关键词:本构模型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