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0136)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毅刘式墉赵理陈平刘东梅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篇电池
  • 1篇电致发光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发光
  • 1篇有机发光二极...
  • 1篇有机太阳电池
  • 1篇太阳电池
  • 1篇空穴
  • 1篇空穴传输
  • 1篇二极管
  • 1篇发光
  • 1篇发光二极管
  • 1篇发光器件
  • 1篇氨基
  • 1篇苯基
  • 1篇苯基氨基
  • 1篇P型
  • 1篇P型掺杂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篇陈平
  • 2篇赵理
  • 2篇刘式墉
  • 2篇赵毅
  • 1篇刘东洋
  • 1篇程刚
  • 1篇段羽
  • 1篇刘东梅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堆叠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新的电荷生成层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堆叠结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新的电荷生成层:LiF/Al/V2O5,采用这种电荷生成层的堆叠器件的两个发光单元互相独立,不受影响.说明在外加电场下,这种电荷生成层具有向邻近的发光单元注入电子空穴的能力.而堆叠了两个相同发光单元的器件的电流效率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约为普通单层结构的1.7倍.同时这种电荷生成层避免了溅射indium tin oxide(ITO)和金属、有机物共掺,只需要热蒸发,生长工艺简单.
陈平赵理段羽程刚赵毅刘式墉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掺杂MoO_x作为空穴传输层对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采用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掺入MoO_x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来提高酞菁铜(CuPc)/C_(60)小分子有机太阳电池的效率.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器件,其中结构为铟锡氧化物(ITO)/m-MTDATA:MoO_x(3:1)(30 nm)/CuPc(20 nm)/C_(60)(40 nm)/4,7-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8 nm)/LiF(0.8 nm)/Al(100 nm)的器件,在AM1.5(100 mW/cm^2)模拟太阳光的照射条件下,开路电压V_(oc)=0.40 V,短路电流J_(sc)=6.59 mA/cm^2,填充因子为0.55,光电转换效率达1.46%,比没有空穴传输层的器件ITO/CuPc(20 nm)/C_(60)(40 nm)/Bphen(8 nm)/LiF(0.8 nm)/Al(100 nm)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38%,研究表明,加入m-MTDATA:MoO_x(3:1)(30 nm)空穴传输层减小了有机层和ITO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减小了整个器件的串联电阻,提高了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赵理刘东洋刘东梅陈平赵毅刘式墉
关键词:有机太阳电池P型掺杂空穴传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