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826) 作品数:18 被引量:202 H指数:9 相关作者: 李莹 姜洋 金玉梅 王忠海 罗岩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山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采用不同术式和切削比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变化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采用不同术式和切削比对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接受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103眼),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L组)27例53眼和新型表层屈光手术组(A组)25例50眼。两组中,再按切削比分为亚组1(切削比≤0.15)和亚组2(切削比>0.15)。术前及术后第1周、1个月和3个月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角膜地形图检查,测定指标包括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垂直子午线的角膜镜度数及其差值(Δsimulated keratoscopy reading,ΔSimK)和最大模拟角膜镜度数(simulated keratoscopy reading,SimK)等效值。分析不同术式组、不同切削比组之间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变化的特点。结果在L2和A2组术后各时期SA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0),而L1和A1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2组,术后1周SRI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0),而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2组,术后1周及1个月SRI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0,P=0.005),而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1和A1组术后各时期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中,术后各时期ΔSimK及SimK等效值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均=0.000)。术后SAI和ΔSimK的变化受手术方式和切削比的共同影响(P均<0.05),而SRI和SimK等效值的变化仅受切削比的影响(P均<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地形图参数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变化程度大于新型表层屈光手术,且切削比越大,变化程度越大。 金科 姜洋 李莹 罗岩 金玉梅 艾凤荣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地形图 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眼轴、屈光度、曲率、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眼轴(AL)、屈光度(D)、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CCT)的相互关系。方法:将高度近视患者80例158眼分为3组:A组为高度近视(-6.00~-9.00D)26例46眼,B组为超高度近视(-9.25~-20.00D)57例97眼,C组为超高度近视(≥20.25D)9例15眼,分别测量3组患者眼轴(AL)、屈光度(D)、角膜曲率(K1,K2)值及角膜厚度(CCT)。结果:AL值:A组26.75±0.15mm,B组29.25±0.19mm,C组32.27±0.84mm,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屈光度与AL呈正相关(r=0.352,0.715,0.622;P<0.05),三组意义不同,分别为低、高、高相关;A,B,C组AL与角膜曲率均呈负相关(r1=-0.630,-0.494,-0.750;r2=-0.609,-0.465,-0.782;P<0.05),眼轴越长曲率越低;A组屈光度与角膜曲率(K1,K2)值呈正相关(r1=0.575,r2=0.346,P<0.05),B和C组不相关;A,B和C组角膜厚度与角膜屈光力无相关性。结论:眼轴增长是高度近视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角膜曲率改变是次要因素,而与角膜厚度不相关。 张敏 姜洋 李莹 罗岩 艾凤荣 金玉梅关键词:高度近视 屈光度 眼轴 角膜曲率 角膜厚度 角膜板层刀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泪液功能及角膜神经再生速度的比较 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比较M2机械角膜刀及FEMT0LDV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泪液功能和角膜神经再生速度,为制定个性化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患者40例(80眼),机械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M—LASIK)组和FEMT0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F.LASIK)组各20例。观察术后1、3个月泪液功能的3项客观指标即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ehirmerI试验)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S)评分,并对患者进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角膜上皮下神经修复速度进行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F.LASIK组BUT长于M=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5、-2.174,P〈0.05);2组间SchirmerI试验、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CSNFs)再生速度评分,术后1个月时F.IASIK组为(1.03±0.63)分,M.LASIK组为(0.83±0.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00,P〉0.05);3个月时分别为(2.31+0.83)分和(1.93±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0,P〈0.05)。SchirmerI试验和CSNFs再生速度呈正相关(r=0.231,P〈0.01),而BUT(r=0.143,P〉0.05)和FS评分(r=-0.049,P〉0.05)与CSNFs再生速度无相关性。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液功能恢复较机械刀制瓣快,角膜瓣切缘处神经修复速度较机械刀制瓣LASIK快。基础泪液分泌量随着角膜上皮下神经修复速度加快而增加。 徐婧 李莹 余晨颖 金玉梅关键词:飞秒激光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弹性软硅胶泪点塞治疗对重度干眼的短期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评估弹性软硅胶泪点塞治疗重度干眼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至9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的药物疗效不佳的重度干眼患者28例(56只眼),其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42.6±10.8)岁,给予弹性软硅胶泪点塞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患者裸眼视力、泪河高度、结膜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并评估患者干眼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填写眼表疾病指数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及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以评估患者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正态分布的观察结果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两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治疗前后症状及心理状况严重度比例变化采用趋势卡方检验,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理状态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分别为(65.77±21.28)、(42.85±20.08)分,裸眼视力(10gMAR)分别为0.10(0.30)、0.06(0.27),泪河高度分别为(0.17±0.09)、(0.35±0.17)mm,结膜评分分别为(2.96±1.13)、(1.57±0.99)分,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3.23±2.62)、(5.09±3.36)s,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7.32±4.46)、(5.15±4.02)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分别为(4.09±3.48)、(8.15±5.96)mm,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6.70±9.73)(40.59±8.98)分。以上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1,-6.31,8.91,-8.97,-3.83,5.06,-6.14,3.04;P〈O.01)。治疗前后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21.25±10.82)、(15.130±10.53)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治� 阳雪 李莹关键词:干眼综合征 焦虑 抑郁 角膜板层刀制瓣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比较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治疗的近视患者300例600眼,其中接受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M-LASIK组)和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F-LASIK组)各150例300眼。观察手术后1个月内角膜瓣愈合、视力、干眼的3项客观指标[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和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S)评分]、角膜地形图和主观症状的问卷评估。结果两组术后角膜瓣均一期愈合,F-LASIK组有1只眼术后第1天角膜瓣细皱,冲洗后好转;所有眼均达到手术前预期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两组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值K1、K2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两组BUT、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均明显下降,FS评分明显增加(P<0.05)。术后1个月F-LASIK组BUT明显高于M-LASIK组(P=0.045),泪液分泌试验、F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SIK组主观症状的评分总和明显低于M-LASIK组(Z=-0.989,P=0.043);满意度明显高于M-LASIK组(Z=-2.316,P=0.021)。结论传统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和现代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均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及生活视觉质量,而飞秒激光制瓣术后满意度更高,且可以减少术后干眼的发生。 徐婧 姜洋 李莹 王忠海 金玉梅 夏文薇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 干眼 角膜朗格汉斯细胞在干眼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8年 干眼为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眼表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为泪液渗透压升高及眼表慢性炎性反应。角膜朗格汉斯细胞是眼表免疫系统中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随着认识的深入,逐步发现其在眼表疾病过程中的双面性,既可进行抗原吞噬导致免疫耐受,又可完成抗原呈递导致免疫激活,进而引起效应T细胞放大炎性反应。以往对千眼炎性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着重于T淋巴细胞的作用,而对角膜朗格汉斯细胞研究较少。但实际上,角膜朗格汉斯细胞的功能状态对眼表免疫过程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对近年来角膜朗格汉斯细胞在干眼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阳雪 李莹关键词:干眼综合征 角膜 郎格尔汉斯细胞 炎症 玻璃酸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用于单纯干眼和LASIK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0.1%玻璃酸钠滴眼液(SH)、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滴眼液在单纯干眼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单纯干眼患者70例(组I)和接受LASIK手术后的患者40例(组Ⅱ)。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组I和组Ⅱ各分为两个亚组,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别使用0.1%SH滴眼液(A组)和bFGF滴眼液(B组),每日4次,组I局部连续使用14天,组Ⅱ连续使用30天。在不同时间点(组I用药前、用药7天和14天,组Ⅱ手术前、手术后1天、3天、10天和30天)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问卷调查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干眼症状,包括易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眼胀感、眼痛、畏光和眼红,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为0—9分。主要指标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I试验和角膜结膜荧光素染色(FL),症状评分。结果单纯干眼组(组I)治疗后干眼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后14天易疲劳(P=0.006)和眼痛(P=0.040)的改善IA组优于I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症状明显改善的患者在IA、IB中分别为94.3%、78.6%。BuT(P=0.055)、SchirmerI试验(P=0.573)改善IA高于IB,FL(P=0.375)减少IB优于I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IK术后组(组Ⅱ),患者术后1、3天较术前出现不适症状,术后30天所有症状有明显改善,其中异物感(P=0.004)、烧灼感(P〈0.001)、眼胀(P=0.005)、眼红(P=0.007)改善分数ⅡA组优于ⅡB组。术后10天,BUT、SchirmerI试验均较术前减少,FL较术前增加,术后30天各项体征较术后10天改善(ⅡA组BUT:P=0.142,SchirmerI试验:P=0.053,FL:P=0.005;ⅡB组BUT:P=0.006,SchirmerI试验:P=0.010,FL:P=0.079),ⅡA组与Ⅱ 张潇 王忠海 李莹 姜洋 罗岩 陈秉钧 丁欣关键词:玻璃酸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干眼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术后局部应用溴芬酸钠与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2014年 背景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普及,术后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点眼引起的并发症有增高趋势.质量分数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LASIK术后的抗炎治疗,但其与糖皮质激素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比较研究较少. 目的 比较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作为近视眼LASIK术后抗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耐受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行LASIK的近视患者119例238眼,先以等效球镜(SE)-6.0 D为界分为中低度SE组与高度SE组,各组再采用分层随机法根据用药方案亚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LASIK术后使用0.1%溴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共10 d;对照组使用质量分数0.1%地塞米松滴眼液以相同方式点眼.此外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其他用药均相同.在术前及术后1d、10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地形图、视觉症状与体征评分,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视力、角膜地形图K1、K2、SAI、SRI及CY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度SE组及高度SE组LASIK术后眼压值均显著低于术前,而2个组中试验组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中低度SE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0d的眼压分别为(13.31±2.44)mmHg(1 mmHg=0.133 kPa)和(16.62±4.74)mmHg,术后1个月分别为(12.93±2.25) mmHg和(12.82±1.72) mmHg,术后3个月分别为(13.83±3.08)mmHg和(13.33±2.10) mmHg,术后6个月分别为(11.67 ±2.48)mmHg和(13.64±1.37) mmHg,组间和各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067,P=0.045;F时间=10.689,P=0.000;F相互作用=2.897,P=0.023);高度SE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0d眼压值分别为(12 陈实玉 姜洋 余晨颖 李莹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溴芬酸钠 非甾体类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干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对干眼患者及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评估干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眼科门诊收治的156例患者,分为干眼组和对照组,进行裸眼视力、非接触眼压、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主观症状及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筛查,并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ACA)、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六边形细胞比例进行研究。结果干眼组与健康组相比,其ECD较少,ACA较大。干眼组年龄、干眼病程、OSDI指数与ECD呈负相关,与ACA呈正相关,年龄及OSDI指数与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呈正相关,且女性六边形细胞比例较男性低。结论干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均有损害。 阳雪 李莹关键词:干眼 角膜内皮细胞 炎症 角膜神经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与角膜曲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达芬奇(LDV)飞秒激光所制作的角膜瓣横径与角膜曲率(K)值的相关性,为临床上不同角膜曲率患者选择角膜瓣的制作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进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的患者50例(100眼),根据飞秒制作角膜瓣所采用的吸引环直径分为两组,其中Ⅰ组13例(26眼)采用9.0 mm吸引环,Ⅱ组37例(74眼)采用8.5 mm吸引环。于手术台上测量并记录角膜曲率、角膜横径及瓣横径,手术由同一位医生完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双变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样本的年龄范围为18~37岁(平均25岁),其中男18例(36眼),女32例(64眼),均为双眼手术,且无术中并发症发生。结果显示,两组角膜横径平均值分别为10.7 mm和10.6 mm(t=0.04,P>0.05);其中Ⅰ组平均角膜瓣横径9.2 mm,K值>44.0 D、44.0 D~42.0 D、<42.0 D患者角膜瓣的横径分别为9.3 mm、9.1 mm、8.6 mm,K值与角膜瓣横径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2,P=0.027);Ⅱ组平均角膜瓣横径8.3 mm;K值>44.0 D、44.0 D~42.0 D、<42.0 D角膜瓣的横径分别为8.4 mm、8.3 mm、8.0 mm(r=0.513,P=0.001)。结论 LDV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横径大小与K值有密切的相关性,K值高者角膜瓣相对偏大,K值越低则角膜瓣越小。提示角膜曲率低的患者在手术时尽量选用偏大的吸引环,而避免因选择了直径小的吸引环导致的小瓣、游离瓣。角膜曲率高的患者宜选用偏小的吸引环,避免因选择了直径大的吸引环导致的瓣过大、手术中出血、术后干眼等。 丁欣 余晨颖 艾凤荣 陈秉钧 李莹关键词:角膜瓣 角膜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