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WKJ2010-2-019)

作品数:17 被引量:100H指数:6
相关作者:蔡宝昌丛晓东杜伟锋葛卫红曹岗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光谱
  • 9篇红外
  • 9篇红外光
  • 9篇红外光谱
  • 7篇近红外
  • 7篇近红外光
  • 7篇近红外光谱
  • 7篇光谱法
  • 7篇红外光谱法
  • 6篇近红外光谱法
  • 3篇玄参
  • 2篇郁金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中试
  • 2篇光谱技术
  • 2篇白术
  • 1篇多糖
  • 1篇延胡索
  • 1篇延胡索乙素

机构

  • 15篇浙江中医药大...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南京海昌中药...
  • 1篇浙江致中和实...

作者

  • 10篇蔡宝昌
  • 9篇丛晓东
  • 9篇杜伟锋
  • 8篇葛卫红
  • 7篇曹岗
  • 3篇郭昊
  • 2篇张雯雯
  • 2篇石婷婷
  • 2篇张晓炎
  • 2篇王胜波
  • 2篇蔡银燕
  • 1篇张云
  • 1篇黄巧玲
  • 1篇徐志伟
  • 1篇蔡皓
  • 1篇徐姗姗
  • 1篇程亮
  • 1篇来平凡
  • 1篇季金玉
  • 1篇吴国清

传媒

  • 6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成药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0篇2013
  • 5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郁金和桂郁金红外光谱的SIMCA聚类鉴别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以温郁金和桂郁金的红外光谱为聚类分析对象,研究红外光谱结合(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analogy,SIMCA)聚类分析法对温郁金和桂郁金进行识别与分类的可行性。方法以4000—650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为对象,通过基线补偿(Offset)和散射校正(MSC)等预处理后,采用SIMCA聚类分析法建立识别模型。结果所建模型对温郁金和桂郁金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7%和98%,拒绝率均为100%。对所建模型测试结果正确。结论该方法可实现对温郁金和桂郁金的快速鉴别。
郭昊杜伟锋蔡宝昌丛晓东葛卫红
关键词:郁金红外光谱法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玉竹酒基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测定玉竹酒基提取液中多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73批玉竹酒基提取液中多糖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集玉竹酒基多糖提取液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多糖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玉竹酒基提取液多糖校正模型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970 3,0.771,经外部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9 2,预测均方差(RMSEP)为0.624。结论:该方法快速方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玉竹酒基提取液多糖含量的快速测定。
樊玲玲张雯雯丛晓东蔡宝昌钱建华方小民彭美仙
关键词:多糖
麸炒白术中试炮制工艺优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确定麸炒白术的最佳中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术饮片外观性状、白术内酯(Ⅰ+Ⅲ)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术炮制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中试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240℃,加热时间21min,辅料用量10%,炒制转数25r/min。结论:该工艺运用现代饮片工业,为进一步制定白术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蔡银燕黄巧玲石婷婷曹岗张晓炎
关键词:白术麸炒正交试验
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3年
近些年,红外光谱在中药炮制研究领域广泛应用,譬如中药不同炮制品之间的鉴别,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以及炮制机理的探讨,中药炮制过程控制等方面。本文着重针对红外光谱在中药炮制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为红外光谱应用于中药炮制生产实际提供参考。
郭昊杜伟锋曹岗蔡宝昌丛晓东葛卫红
关键词:红外光谱中药炮制过程控制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用HPLC-ELSD法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光谱与HPLC-ELSD法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预测浙贝母样品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量。结果:所建立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为0.97870,校正均方差(RMSECV)为0.00876,内部验证均方差为0.00967;经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9702。结论:说明模型对预测集样品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是可行的。
赵耀东杜伟锋王胜波丛晓东蔡宝昌葛卫红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浙贝母贝母素甲贝母素乙
中药薏苡仁炮制前后G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薏苡仁药材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并探讨炮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提取物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并利用GC技术确认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信息。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薏苡仁GC指纹图谱。结论:用本研究确定的分析条件所获得的指纹图谱可较全面地反映薏苡仁挥发性的化学成分,为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吴国清曹岗夏云华
关键词:薏苡仁指纹图谱气相
正交试验优选玄参蒸制中试工艺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优选玄参的最佳蒸制中试工艺。方法以浸出物、哈巴俄苷、5-羟甲基糠醛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浸泡时间,蒸制时间及干燥温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对玄参最佳蒸制中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蒸制工艺为浸泡30 min,蒸制2 h,95℃干燥。结论优选得到的玄参中试蒸制工艺稳定合理,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曹岗季金玉丛晓东张云蔡宝昌
关键词:玄参哈巴俄苷5-羟甲基糠醛正交试验中试工艺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含量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不同产地的白芍中芍药苷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白芍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芍药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芍药苷红外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差(RMSEC)、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238、0.3120、0.7910。经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达0.9960。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可实现大批量白芍样品的快速分析。
杜伟锋王胜波葛卫红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白芍芍药苷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浙麦冬中麦冬总皂苷的含量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浙麦冬中麦冬总皂苷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麦冬总皂苷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其含量与近红外光谱(NIR)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预测。结果建立的麦冬总皂苷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差(RMSEC)分别为0.99031,0.0235。经外部验证,校正模型的预测均方差(RMSEP)为0.0361,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达0.9957。结论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无损的特点,可以应用于浙麦冬中麦冬总皂苷含量的快速检测。
陈雪怡杜伟锋蔡宝昌丛晓东葛卫红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麦冬总皂苷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分析玄参药材中毛蕊花糖苷含量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建立玄参药材指标成分毛蕊花糖苷的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模型。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玄参药材中毛蕊花糖苷的近红外光谱多元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预测。结果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0.998 53,验证集预测误差平方根为0.027 3,验证集平均相对误差为3.7%。结论近红外光谱检测快速,模型预测效果好,可用于玄参药材中毛蕊花糖苷的快速测定。
徐姗姗杜伟锋葛卫红来平凡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玄参毛蕊花糖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