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3kjd520175) 作品数:19 被引量:59 H指数:4 相关作者: 刘一松 孙亚民 魏宁 王刚 詹永照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苏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VRML中虚拟人动作描述的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虚拟人是虚拟场景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但是虚拟人的动作却不能由用户灵活的个性化的设计,为此设计了一个基于VRML的虚拟人动作描述语言(VHADL),采用H-Anim标准构建了虚拟人的模型,定义3个参照系使得用户更准确的描述动作、指定参数,使用反向动力学来确定肢体位置,并定义元动作和一些复合算子来合成复杂动作,最后给出了一个送咖啡的例子。 刘一松 王刚 孙亚民关键词:虚拟现实 虚拟人 FCRP网:机器人规划的赋时有色网实现 2011年 针对流演算无法表示动作执行时间和单向搜索动作序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演算的表示机器人规划的赋时有色网实现方法——FCRP网(a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fluent calculus for robot plan);提出了一种双向搜索策略,并将其应用到FCRP网系统的构造方法中。FCRP网系统不仅能对动作、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形式化的描述,而且能动态地规划出机器人实现目标的动作序列,并计算实际执行动作序列所需时间。最后,通过对机器人取咖啡规划实例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证明了FCRP网系统作为一种机器人规划系统可行性以及采用双向搜索策略能提高规划效率。 钟珊 常晋义 刘一松 殷旭东关键词:PETRI网 基于栅格法的虚拟人快速路径规划 被引量:12 2008年 在栅格中使用经典的Dijkstr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有计算量大、规划时间长、进行扩展判断的节点个数多等缺点。栅格的组织结构决定了栅格中最短路径的特性——组成最短路径的各线段间的最小夹角为90°。根据栅格及最短路径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在栅格中使用Dijkstra算法规划路径时减少扩展节点的个数,进而缩短规划时间、降低计算代价的算法,并将其用于虚拟人的路径规划。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刘一松 魏宁 孙亚民关键词:路径规划 栅格法 虚拟人 虚拟环境 基于区域延伸的定性空间表示 2007年 在区域连接演算(region connection calculus,RCC)理论基础上给出了区域延伸的形式定义。通过区域延伸,定义了关联空间的概念,进而提出了空间表示的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给出了空间中物体的空间拓扑关系、距离关系、方向关系以及位置等信息的定性表示。智能体对空间关系的确定是通过区域延伸实现的,模型为智能体在约束空间环境中的行动推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表示方法。 王文建 刘一松关键词:区域连接演算 BSCRP网:机器人规划的赋时有色网实现方法 2011年 为了解决情景演算无法解决框架问题和生成动作序列效率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景演算推理规则的表示机器人规划的赋时有色网实现方法——BSCRP网(representation based on situation calculus for robot plan),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搜索策略的BSCRP网系统的构造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机器人规划的BSCRP网系统不仅能形式化地描述动作、状态以及动作和状态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动态地规划出实现目标的动作序列并计算执行动作序列所需时间。 钟珊 刘一松 常晋义关键词:情景演算 基于流演算的智能虚拟人模型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2009年 在研究流演算理论及其实现语言FLUX的基础上,将流演算与虚拟现实技术中的虚拟人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基于目标驱动的、有自主行动能力的虚拟人模型。设计了动作检测模块,同时使用了动作队列,根据动作检测的结果来决定是否执行下一个动作,使虚拟人可以针对动态变化的虚拟环境进行有效的行动规划。利用此模型可以快速构建出一个在不完全可知的虚拟环境中通过感知到的有限信息进行实时的、自主行动推理的智能虚拟人。最后,实现了办公室场景中智能虚拟人行动推理系统。 刘一松 文占朝关键词:智能虚拟人 基于区域伸缩的空间关系表示 被引量:3 2008年 区域连接演算(RCC)是定性空间推理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度量,RCC只是粗略地描述空间拓扑关系而难以对其更准确地描述,也难以利用RCC描述除拓扑关系之外的其它空间关系,如距离、方向等。本文在RCC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伸缩演算(RESC)。RESC增加了一个全等CG的原始空间关系,引入了两个新颖的对区域的演算函数,即区域延伸和区域收缩,从而给出了一种以区域为单位的形式化的度量方法。利用RESC,不仅可以扩展RCC-8拓扑关系,而且能以灵活多样的粒度来描述区域间的距离关系、方向关系、位置关系以及运动关系。RESC增强了RCC的空间关系表示能力,拓展了RCC理论的适用范围。 刘一松 詹永照 孙亚民关键词:区域连接演算 基于分层p2p系统的失效恢复机制的改进 被引量:10 2006年 在混合式p2p中为解决超级节点存在的单点失效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出现了具有两层(two-tier)分布式哈希表(dht)的分层p2p系统,该系统采用两套相对独立的机制来解决超级节点单点失效问题,系统开销比较大。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在分层P2P系统中一个改进的失效恢复机制,其具有上述机制的优点,同时减少了建立起两个独立机制相应的开销,该机制是在超级节点和其所在域中加入了冗余信息,利用冗余信息可对系统进行快捷的失效恢复和信息更新,保持网络拓扑的稳定性,能有效地解决因超级节点的动态行为而导致系统可靠性和资源查找问题。 柴勇 刘一松 曹阳关键词:备份 对等网络 容错 基于空间球理论的定性空间表示 2008年 主要研究了三维空间中空间对象的关系表示,介绍了利用部分学理论和形态学理论定义空间球的方法。根据Bran-don Bennettd的RBG理论,定义了空间球的形态关系及判断方法,提出了空间球全等的公理系统,给出了利用空间球模型定性表示方向关系和距离关系的方法。智能体对空间关系的确定是通过空间球实现的,该模型为智能体在约束空间环境中的行动推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表示方法。 杨清渤 刘一松 陈梅关键词:定性空间推理 空间球 形态学 基于区域伸缩的空间关系研究与实现 2010年 区域连接演算(RCC)是空间推理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空间拓扑关系,难以描述除拓扑关系之外的其他空间关系,如距离和方向。在RCC理论的基础上,引入2个对区域的演算函数,即区域延伸和区域收缩,给出一种以区域为单位的形式化的度量方法。在RESC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栅格区域法应用简单和易于实现的特性,准确地得出区域间的空间关系。 刘一松 万军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