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286)

作品数:4 被引量:14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彦徐贵青蒋礼学许皓惠小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荒漠
  • 2篇荒漠灌木
  • 2篇灌木
  • 1篇导水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速率
  • 1篇三工河流域
  • 1篇生境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响应
  • 1篇生态响应
  • 1篇适应性
  • 1篇水平衡
  • 1篇梭梭
  • 1篇同化枝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柽柳
  • 1篇降水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新疆水文水资...

作者

  • 3篇李彦
  • 1篇蒋礼学
  • 1篇许皓
  • 1篇魏守忠
  • 1篇徐贵青
  • 1篇惠小玲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下水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共生条件下三种荒漠灌木的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被引量:70
2009年
以全根系挖掘法,对共生于原始盐生荒漠生境中的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Ledeb.)]、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Pall.)Maxim.]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降水引发的湿润-干旱周期中植物同化枝水势、蒸腾速率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跟踪观测,并据此计算3种植物的水分胁迫效应指数和土壤-植物系统导水度,以最终确定3种植物用水策略和其对降水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多枝柽柳的吸收根系分布范围从地下50cm到310cm,单株平均总吸收根表面积为30249.2cm^2;梭梭的根系分布范围0-250cm,单株平均总吸收根表面积12847.3 cm^2;琵琶柴的根系分布范围0-80cm,单株平均总吸收根表面积361.8 cm^2。多枝柽柳为深根植物,主要利用地下水和深层土壤水,在降水引发的湿润-干旱周期中,其植物水分生理参数对降水无响应。琵琶柴为浅根植物,对降水响应极为显著。梭梭的根系分布特征介于多枝柽柳和琵琶柴之间,对地下水和降水都有利用,对降水响应显著。3种荒漠灌木对降水的响应差异显然与其根系分布、水分利用策略密切相关,在未来降水发生变化的情景下,根系分布特征的差异将决定着植物在水分资源竞争中的地位。具有较强根系形态可塑性的物种,如梭梭,将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徐贵青李彦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根系分布特征蒸腾速率
三种荒漠灌木根系的构形特征与叶性因子对干旱生境的适应性比较被引量:50
2008年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荒漠的三种建群灌木多枝柽柳、梭梭和琵琶柴为研究对象,采用挖掘法调查其根系构性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同时测定其比叶面积(SLA),比叶重(LM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及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结果表明,三种荒漠灌木的根系分属不同的功能型,多枝柽柳是深根潜水性植物,琵琶柴是浅根性植物,而梭梭介于两者之间。而且,三种荒漠灌木随着根系分布的由深到浅,即随着土壤水分亏缺的加剧,在叶性因子方面做了一定的适应性调整。这些事实表明,在水分为主要限制因子的干旱生境中,根系构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灌木的叶性策略。同时研究表明,荒漠灌木在抗旱和生长之间存在相对平衡的关系。
蒋礼学李彦
关键词:荒漠灌木干旱适应性
梭梭对降水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生理、个体与群落水平碳水平衡的整合研究被引量:33
2008年
水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首要限制因素。近2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旱生荒漠地区的降水与地下水位正在发生显著的改变;这些改变正导致荒漠植物用水策略的适应性变化,其种间差异性影响着荒漠植物群落组成与生态系统碳水平衡。本研究以中亚荒漠关键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对象,在生理生态、个体形态与群落尺度整合研究两个优势种对自然生境水分条件改变的响应与适应。实验于2005-2006年生长期开展,在地下水位于5.2-7.9m之间波动的典型原始生境,追踪自然降水过程并设置人工降水梯度。观测生境水分条件变化时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叶水势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活动的响应;研究根系分布和地上生物量累积等个体形态特征的适应性改变;利用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群落碳水通量,从而揭示不同尺度上梭梭的用水策略和碳同化维持机制。实验数据表明,梭梭主要利用降水形成的浅层土壤水维持生存;极为有效的形态调节和较强的气孔控制是其维持光合能力以及适应降水变化的主要机制;适量增多且在生长期内均匀分布的降水可对其产生明显正效应,这预示梭梭可能在未来种间竞争和群落演替中占有优势。本研究表明,应对环境水分胁迫与改变,荒漠植物具有高效的自我协调与适应能力,不同水平调节适应机制之间存在内在协调性;生理、个体、群落尺度整合研究是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过程与植物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李彦许皓
关键词:生理生态响应
三工河流域柽柳耗水特征与生物排水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三工河阜北潜水均衡试验场地中蒸渗仪种植柽柳(俗名红柳)试验分析得出,本区4年生柽柳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柽柳有效蒸发蒸腾期4~10月的蒸发量(利用地下水量)与地下水埋深有关,柽柳蒸发蒸腾量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其蒸发蒸腾量与埋深呈“S”型函数模型。柽柳在0.5—2.0m埋深下的平均蒸发蒸腾量是同期E20水面蒸发量的1.6倍,柽柳整个生育期平均年蒸发蒸腾耗水量为2797mm,灌区大量种植柽柳利用生物排水调控地下水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王晓风惠小玲魏守忠
关键词:三工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