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520)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培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3篇理学
  • 3篇南宋
  • 3篇辞赋
  • 3篇辞赋创作
  • 2篇南宋中期
  • 1篇党争
  • 1篇道学
  • 1篇新学
  • 1篇思潮
  • 1篇文辞
  • 1篇文学
  • 1篇文学精神
  • 1篇理学思潮
  • 1篇两宋
  • 1篇两宋之际
  • 1篇论理学
  • 1篇科举
  • 1篇机趣
  • 1篇和戎
  • 1篇爱国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篇刘培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开学报(哲...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宋之际的党争与辞赋创作被引量:4
2012年
南北宋之际的党争异常激烈,它不仅操控着政治的走向,左右着不同学术思想的此消彼长,而且给士人的心灵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塑造了士人的心态。当时的党争对辞赋创作的影响是相当深广的。由党争养成的党同伐异的文化品格在辞赋中表现为回护同党、攻讦政敌、宣扬政见时热情过度而理性精神严重缺失。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对政治发自内心的疏离和厌弃,从而使辞赋也担当起抒发远离政治的人生追求的任务。"党元祐"的政治倾向使苏轼等人的辞赋为世人所瞩目,也诱发了对元祐赋风的仰慕和模仿。和戎国是达成后,歌功颂德的辞赋大行其道,一些辞赋还宣扬以和为贵、反对武力征伐的思想,与和议龃龉的内容则成为辞赋的话语禁区。
刘培
关键词:党争辞赋道学新学和戎
论理学对南宋后期辞赋文学精神的规范与重塑
<正>文学精神是文学于哲学思想层面诸多意义的集中呈现1。在南宋后期理学一尊的学术环境中,其基本问题是理学以何种方式对文学进行规范和重塑,并以何种形式在文学中展示出来。理学发展到南宋后期,其学术大厦的构建基本告一段落,如何...
刘培
文献传递
南宋中期的理学思潮与辞赋创作被引量:3
2011年
南宋中期,理学对辞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时辞赋从题材立意到结构行文,从思想内容到审美好尚,都烙有深刻的理学印记。这些影响不仅是文人们的刻意为之,更是理学营造了一个以其话语为基调的文化环境,几乎每个文人都在潜移默化中为其沾丐浸润。在科举方面,理学通过律赋和策论等文体创作,在思想和文辞方面对读书人施与深入的影响;理学的发展,营造了一个以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氛围,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思考习惯和为文风格,从而影响到辞赋的发展;理学家身体力行的创作,也对辞赋的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刘培
关键词:理学辞赋科举文辞
理学的张扬与自信心的凸显——论南宋中期辞赋创作的新变被引量:2
2011年
理学的发展与自信心的恢复与张扬,是南宋中期学术文化方面非常显著的特征,辞赋创作的走向与之密切相关。辞赋创作在当时显现出一些新特征:理学与辞赋形成了一种互动的态势,辞赋成为宣扬理学观念、阐释理学教义的重要载体,也成为表达理学人生境界的重要载体;辞赋多感情饱满、个性张扬、恃才骋气,辞赋中的这种感悟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批判精神,很好地体现了微闻讥刺、诡文谲谏的特征;表现生活场景的赋作思想深度得到深化,以往的浅陋见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辞赋较之从前,辞章和立意更精致、更新巧,这与读书人对唐宋古文的重视、科场时文的程式化等密切相关。
刘培
关键词:南宋辞赋理学机趣爱国精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