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19A34)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代小伟秦川朱华魏强邓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禽流感
  • 5篇流感
  • 5篇病毒
  • 4篇禽流感病
  • 4篇禽流感病毒
  • 4篇流感病毒
  • 3篇食蟹猴
  • 3篇禽流感病毒感...
  • 3篇流感病毒感染
  • 3篇恒河猴
  • 3篇H5N1
  • 3篇病毒感染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灵长类
  • 2篇灵长类动物
  • 2篇H5N1型
  • 2篇H5N1型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代小伟
  • 5篇秦川
  • 5篇魏强
  • 5篇朱华
  • 4篇邓巍
  • 4篇黄澜
  • 4篇马春梅
  • 3篇蒋虹
  • 2篇佟巍
  • 2篇陈云新
  • 2篇丛喆
  • 2篇刘亚莉
  • 2篇贾春实
  • 1篇夏咸柱
  • 1篇涂新明
  • 1篇高红
  • 1篇李加美
  • 1篇高虹

传媒

  • 3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中国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易感性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将病毒通过滴鼻接种实验猴,观察感染后动物的临床症状,采血、咽拭子及各器官组织进行血清学、病原学及病理学检查,记录抗体变化、病毒分离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感染后动物表现轻度食欲下降、一过性体温升高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肺组织病毒分离及RT-PCR阳性,病理检查感染急性期动物肺组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充血出血明显,肺泡受压变形,间质及肺泡内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符合病毒性肺炎的改变,感染后14 d动物血清IgG抗体水平较感染前升高4倍。结论H5N1病毒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可以作为感染模型进行H5N1病毒的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等研究。
代小伟魏强朱华丛琍蒋虹高虹佟巍黄澜刘亚莉马春梅邓巍夏咸柱秦川
关键词:H5N1型禽流感病毒恒河猴食蟹猴
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和两种灵长类动物的肺组织病理学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恒河猴及食蟹猴急性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方法在麻醉状态下对BALB/c小鼠、恒河猴及食蟹猴进行H5N1病毒滴鼻接种,在感染急性期实施安死术,取肺组织运用H&E结合免疫组化技术分析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BALB/c小鼠感染急性期,肺组织以变质性炎为主,肺泡结构被广泛破坏,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局部可见渗出性炎。而在恒河猴感染急性期肺组织病理改变以渗出性炎为主,同时可见变质性炎和增生性炎。在食蟹猴感染急性期肺组织病理改变以渗出性和变质性炎为主,同时亦可见上皮的新生。结论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与恒河猴、食蟹猴急性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不同,这将为进一步认识禽流感的发病机制及研究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陈云新邓巍朱华代小伟贾春实魏强黄澜马春梅秦川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小鼠恒河猴食蟹猴
禽流感病毒感染食蟹猴肺组织内抗原提呈细胞亚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食蟹猴肺组织内抗原提呈细胞的不同亚型。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病理室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感染的食蟹猴肺组织蜡块标本,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一步分析CD68、CD14及S-100在感染禽流感病毒食蟹猴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肺组织内肺间隔增宽伴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血浆蛋白及纤维素渗出。部分肺泡间隔断裂,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肺组织内H5N1病毒抗原染色呈阳性。肺间隔及肺泡内可见大量CD68阳性细胞,局部可见散在CD14和S-100阳性细胞。结论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食蟹猴肺组织内抗原提呈细胞主要以巨噬细胞为主。
李加美陈云新朱华代小伟魏强丛喆蒋虹黄澜马春梅贾春实邓巍秦川
关键词:流感抗原提呈细胞
H5N1型禽流感病毒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7年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多个国家肆虐,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禽流感病毒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以为研究病毒的突变、传染性和发病机制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本综述概括了H5N1对几种哺乳动物:食蟹猴、雪貂、小鼠、大鼠、沙鼠、家猫等的致病性,为以后理想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代小伟秦川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动物模型H5N1亚型哺乳动物
H5N1接种恒河猴和食蟹猴后外周血细胞变化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测定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恒河猴、食蟹猴后,其外周血细胞的变化,为H5N1模型猴提供基础数据及研究参考。方法健康合格食蟹猴、恒河猴各4只,经滴鼻方式接种H5N1病毒107TCID50,确认发病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血细胞及T淋巴细亚群的分析。结果与接种H5N1病毒前比较,接种后白细胞总数(WBC)在第6天时有所降低,至第9天时回升;红细胞总数(RBC)在第3天有所降低,之后回升;淋巴细胞比例及数量分别在第6天、第9天升高并达到最高值。至第9天时,CD4+T细胞数明显高于接种前,CD8+T细胞数上升显著,导致CD4+/CD8+T细胞比例下降,甚至在2只食蟹猴出现了比例倒置。结论实验用猴感染H5N1后,可导致WBC,CD4+,CD8+T等血液细胞的变化,应作为H5N1模型动物的检测指标。
佟巍高红蒋虹朱华丛喆代小伟邓巍涂新明魏强
关键词:H5N1血细胞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实验流行病学初探——感染途径
2008年
目的观测不同感染途径实验性感染BALB/c小鼠后的感染状况,了解H5N1病毒的感染特点,为更深入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通过口腔接种、污染饲料、腹腔注射、皮肤损伤途径感染6-8周龄BALB/c小鼠,定期安乐动物采血及各器官组织进行血清学、病原学、病理学检查,记录抗体变化、病毒分离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各途径感染小鼠感染后出现竖毛、弓背、觅食减少、体重减轻、精神呆滞及神经系统症状,肺组织病毒分离及RT-PCR阳性,病理表现间质性肺炎。感染后第7 d动物血清中可检测到H5N1抗体。结论通过口腔接种、污染饲料、腹腔注射及皮肤损伤多种途径感染BALB/c小鼠,均能发生感染,提示呼吸道以外的感染方式不容忽视,有益于人类更好的防控禽流感;可通过多种方式建模,深入研究禽流感的发病机制。
代小伟朱华黄澜刘亚莉马春梅魏强秦川
关键词:禽流感H5N1病毒BALB/C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