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GB05C202)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马放山丹王晨王金生赵立军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生物强化
  • 2篇降解
  • 2篇废水
  • 2篇苯胺废水
  • 2篇苯胺降解
  • 2篇SBR
  • 1篇水处理
  • 1篇曲霉
  • 1篇微生物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细菌
  • 1篇菌丝
  • 1篇菌丝球
  • 1篇菌株
  • 1篇降解菌
  • 1篇固定化
  • 1篇关键酶
  • 1篇苯胺
  • 1篇苯胺降解菌

机构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国际工程...

作者

  • 4篇山丹
  • 4篇马放
  • 3篇王晨
  • 2篇王金生
  • 1篇韩瑜
  • 1篇高敏
  • 1篇赵立军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物强化技术提高SBR系统对低温苯胺废水处理能力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考察高效菌株生物强化效能,解决低温条件下含苯胺废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选择实验室筛选的高效低温苯胺降解菌JH-9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苯胺降解能力和絮凝特性,并采用生物强化的方法将其投加到SBR反应系统中,考察其对提高系统低温条件下(12℃)含苯胺废水的处理能力的改善。结果表明:JH-9细菌在初始苯胺浓度为250 mg/L的培养液中培养52 h,去除率可达100%,其对石化废水中的其他污染物也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并且具有产絮能力。将其应用于SBR的强化系统对提高系统低温条件下(12℃)对苯胺去除效果很有效,针对含有苯胺174 mg/L的石化废水,强化系统对苯胺的去除率达到97.8%。除此以外该菌对系统TOC的去除、污泥的MLSS、MLVSS、SV等指标均有一定改善,利于保证系统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山丹马放王金生王晨
关键词:生物强化苯胺废水SBR
高效低温苯胺降解菌JH-9的分离鉴定及特性被引量:4
2007年
为获得高效低温苯胺降解细菌,采用变温培养驯化的方法,从化工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苯胺降解菌JH-9.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低温降解特性及酶活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10℃的低温条件下,培养42 h,对初始质量浓度150 mg/L的苯胺去除率为74%,52 h内去除率可达100%.通过Sherlock脂肪酸鉴定系统分析,该菌属于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最佳扩培接种量为10%,乙酸钠和葡萄糖作为第二基质促进低温下JH-9对苯胺的生物降解,NO3-作为外加氮源会严重抑制JH-9对苯胺的生物降解.通过对苯胺降解的关键酶进行初步研究,得出该菌是通过间位开环裂解途径降解苯胺.
山丹马放王晨韩瑜
关键词:苯胺关键酶
低温下生物强化SBR工艺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生物强化的方法,将实验室筛选出的高效低温苯胺降解菌(菌群)投加到SBR反应系统中,考察高效菌低温生物强化对苯胺去除能力提高的效果,以及反应过程中TOC、TN、MLSS、MLVSS、SV、OUR、TOC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维持反应器内温度为12℃、摇床转速160r/min、pH值为7、反应周期为48h等条件,3个强化系统(单菌系统、混菌系统、单菌加混菌强化系统)均可以提高苯胺的降解能力,苯胺降解率为74.2%~100%,TOC的去除率为83%~88.8%.由于高浓度苯胺的存在以及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硝化细菌活性受到严重抑制,因此TN没有得到较好地去除。
山丹马放王金生王晨
关键词:生物强化苯胺降解SBR菌株
曲霉菌丝球Y3对细菌的固定化效能被引量:9
2007年
菌丝球是发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微生物颗粒,为探讨其作为污水处理中微生物载体的可行性,以菌丝球Y3为生物质载体,采用菌丝球先培养后吸附的接菌方式对好氧反硝化菌B7和酵母菌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结果显示,B7和酵母菌在Y3上固定牢固、生长状态良好.进一步的脱氮试验表明,固定化B7的菌丝球脱氮率高达83%,没有因为固定而影响其脱氮功能,是一种功能优良的纯生物质载体.
赵立军马放山丹高敏
关键词:菌丝球微生物固定化污水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