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54)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陈海峰周新安周蓉陈水莲张晓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大豆
  • 3篇QTL分析
  • 2篇性状
  • 2篇QTL定位
  • 1篇倒伏
  • 1篇倒伏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幼苗
  • 1篇幼苗期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同源性
  • 1篇同源性分析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周蓉
  • 5篇周新安
  • 5篇陈海峰
  • 4篇陈水莲
  • 3篇朱晓玲
  • 3篇单志慧
  • 3篇杨中路
  • 3篇张晓娟
  • 2篇郭丹丹
  • 2篇吴学军
  • 2篇伍宝朵
  • 2篇邱德珍
  • 2篇沙爱华
  • 2篇王贤智
  • 1篇吴江生
  • 1篇江木兰
  • 1篇陈李淼
  • 1篇张婵娟
  • 1篇郝青南
  • 1篇王程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的QTL分析被引量:26
2009年
随机选取中豆29×中豆32重组自交系群体中165个家系作为2年田间试验材料,分析大豆单株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的相关性和遗传效应,并检测各性状QTL。结果表明,38个与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状等有关的QTL主要集中在C2、F和I连锁群。表型相关分析结果与QTL定位结果一致。在F连锁群上,2年均检测到倒伏QTLqLD-15-1,解释的表型变异超过20%,与百粒重和分枝荚数QTL分别位于相同和相邻标记区间,表明产量相关性状与倒伏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在I连锁群上,每荚粒数QTL和二、三、四粒荚数QTL不仅于同一位置,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2%-65%,并且2个年份均重复出现,每荚粒数和四粒荚数QTL与二、三粒荚数QTL的增效基因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这4个粒荚性状QTL的共位性与表型相关分析结果一致,证实每荚粒数和四粒荚数与二、三粒荚数分别由不同的机制调控。
周蓉陈海峰王贤智张晓娟单志慧吴学军蔡淑平邱德珍周新安吴江生
关键词:大豆产量构成因子倒伏QTL定位
大豆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为研究大豆幼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中豆29和中豆32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在V2期测定水培幼苗根系性状(主根长、侧根数、根重、根体积和根冠比等)及相关性状(株重、茎叶重和下胚轴重等),以方差分析方法估算遗传参数,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幼苗期根系等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在8个染色体上检测到20个根系及相关性状QTL,其中9个主效QTL位于第11和第14染色体,表型贡献率在10.5%~26.1%之间。在第11和第14染色体上,部分根系性状QTL与地上部性状QTL处于同一位置,其QTL的共位性与形态性状表型相关分析结果一致,反映了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一定的关联。
周蓉陈海峰王贤智伍宝朵陈水莲张晓娟吴学军杨中路邱德珍江木兰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根系性状幼苗期QTL定位
蔗糖载体调控作物“源、库”分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蔗糖是植物光合作用及物质转运的主要形式,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物质,并且为植物生长代谢提供碳源与能量。而在蔗糖转运过程中,蔗糖载体(SUT)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介绍了植物中"源、库、流"理论和蔗糖载体基因分离,阐述了蔗糖载体在蔗糖由"源"到"库"转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并阐明蔗糖在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归纳总结了蔗糖载体介导的蔗糖跨膜转运过程,进而探讨了蔗糖跨膜转运存在的问题。
伍宝朵周蓉陈海峰沙爱华单志慧张晓娟杨中路陈水莲郭丹丹朱晓玲张婵娟周新安
关键词:农艺性状跨膜转运
大豆中GmKAB1基因的克隆和信息学分析
2014年
为探讨GmKAB1在大豆处于低钾胁迫下的表达水平,以大豆钾高效品系油06-71和钾敏感型品系衡春04-11为试验材料,设置低钾胁迫试验,分别在处理后0.5h、2h、6h、12h、3d、6d、9d和12d取样提取RNA,利用Real time-PCR检测各时间段GmKAB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GmKAB1基因在地下部分表达比地上部持续时间更长,地下部相对表达倍数最高为3.5,较地上部相对表达倍数更高。克隆目的基因并对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与GmKAB1基因相似性在30%以上的同源基因有45个,GmKAB1在进化树中的位置与Glyma20g19000最近;GmKAB1编码蛋白为稳定的可溶性蛋白,具有2个保守结构域,多个磷酸化位点,表明在受到低钾胁迫后该基因编码的β亚基与α亚基结合调控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对大豆从根部获取钾离子可能起着关键作用。
朱晓玲郝青南陈海峰王程陈李淼沙爱华陈水莲周蓉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
大豆对SMV SC-3株系的抗性遗传和QTL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为研究大豆对SMV抗扩展的遗传机制,以中豆29×中豆3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人工接种SC-3株系。以病情指数为抗性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该RIL群体对SC-3株系的抗性遗传符合B-2-3遗传模型,即抗性由2对等加性主基因控制,加性效应为-9.78,主基因遗传率为97.65%。在3个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抗性相关QTL,表型贡献率为10.80%~13.41%。
郭丹丹陈海峰杨中路单志慧朱晓玲陈水莲周新安周蓉
关键词:大豆SMVQT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