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1030)

作品数:19 被引量:192H指数:8
相关作者:马全林靳虎甲张德魁刘有军刘世增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植物
  • 5篇群落
  • 4篇枸杞
  • 4篇黑果枸杞
  • 3篇石羊河下游
  • 3篇土壤
  • 3篇土壤种子库
  • 3篇种子
  • 3篇种子库
  • 3篇荒漠
  • 3篇荒漠区
  • 3篇固沙
  • 2篇演替
  • 2篇油蒿
  • 2篇沙蒿
  • 2篇腾格里沙漠
  • 2篇种子萌发
  • 2篇物种
  • 2篇先锋植物
  • 2篇萌发

机构

  • 16篇甘肃省治沙研...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甘肃省荒漠化...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马全林
  • 9篇张德魁
  • 7篇靳虎甲
  • 5篇刘有军
  • 4篇刘世增
  • 3篇刘克彪
  • 3篇陈芳
  • 3篇李发明
  • 3篇吴春荣
  • 2篇朱国庆
  • 2篇李得禄
  • 2篇何明珠
  • 2篇刘虎俊
  • 2篇王继和
  • 2篇李亚
  • 2篇胡小柯
  • 2篇袁宏波
  • 2篇王辉
  • 2篇石学刚
  • 1篇卢琦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经济林研究
  • 2篇Journa...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甘肃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果枸杞的抗逆性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浅析被引量:1
2017年
逆境是影响植物体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而抗逆性则是植物对自身所处逆境产生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本文在简述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对干旱、盐胁迫等逆境下产生的生理响应的基础上,分析了黑果枸杞在抗逆性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干旱区存在的环境科学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了建议。
石学刚刘世增刘克彪满多清
关键词:抗逆性生理生化黑果枸杞LYCIUM
Carbon storage in a wolfberry plantation chronosequence established on a secondary saline land in an arid irrigated area of Gansu Province,China被引量:1
2018年
Carbon(C) storage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or its relevance to agricultural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Afforestation can increase C storag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offset CO_2 emission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 benefits of planting wolfberry(Lycium barbarum L.) on the secondary saline lands in arid areas, we conducted a case study on the dynamics of biomass carbon(BC) storage and soil organic carbon(SOC) storage in different-aged wolfberry plantations(4-, 7-and 11-year-old) established on a secondary saline land as well as on the influence of wolfberry plantations on C storage in the plant-soil system in an arid irrigated area(Jingtai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The C sequestration and its potential in the wolfberry plantations of Gansu Province were also evaluated. An intact secondary saline land was selected as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wolfberry planting could decrease soil salinity, and increase BC, SOC and litter C storage of the secondary saline land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in the first 4 years after planting. The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C storage values in the intact secondary saline land(control) accounted for only 1.0% and 1.2% of those in the wolfberry plantations,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intact secondary saline land, the SOC storage values in the 4-, 7-and 11-year-old wolfberry plantations increased by 36.4%, 37.3% and 43.3%, respectively, and the SOC storage in the wolfberry plantations occupied more than 92% of the ecosystem C storage. The average BC and SOC sequestration rates of the wolfberry plantations for the age group of 0–11 years were 0.73 and 3.30 Mg C/(hm^2·a),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C and SOC storage between the 7-year-old and 11-year-old wolfberry plantations, which may be due in part to the large amounts of C offtakes in new branches and fruits. In Gansu Province, the C storage in the wolfberry plantations has reached up to 3.574 Tg i
MA QuanlinWANG YaolinLI YinkeSUN TaoEleanor MILNE
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动态遥感监测被引量:5
2011年
植被盖度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本研究以1987、2003和2008年3期TM影像为基本信息源,通过NDVI植被指数估算植被盖度,对腾格里沙漠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定量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87-2008年研究区低盖度植被区面积逐步减少而高盖度植被区面积逐步增加,区域植被恢复效果明显;此外,通过对1987-2003年和2003-2008年两个阶段的植被盖度等级面积转化对比分析,区域内植被恢复的面积所占比率从1987-2003年的13.54%增加到2003-2008年的18.86%,表明植被恢复具后效性,其生态效益的发挥是一个逐步增强的过程。
陈芳马全林张德魁刘有军靳虎甲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植被恢复遥感监测植被指数
固沙先锋植物沙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在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沙漠地区,研究了固沙先锋植物沙米在不同生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沙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沙米适宜在流动沙丘与半流动沙丘上生长,在沙丘固定过程(沙化土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沙米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马全林张德魁金红喜陈芳刘有军靳虎甲
关键词:种子萌发土壤种子库
文献传递
四种生长调节剂对黑果枸杞嫩枝扦插成苗的影响被引量:39
2014年
为了对黑果枸杞优良种质资源和个体进行无性繁殖,在智能日光温室内,以嫩枝为试材,研究了NAA、ABT、IBA、NAA+IBA不同质量浓度的4种生长调节剂溶液对嫩枝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4种调节剂溶液对嫩枝扦插成活率、新枝高生长量、根系生长量、生根数影响差异极显著,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成苗分枝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质量浓度对成苗分枝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4种生长调节剂溶液及对照按照促进嫩枝扦插苗成活率、平均新生枝生长量和新生根生长量的效果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NAA、NAA+IBA、ABT、IBA、对照。最佳处理为NAA 300 mg/L,成活率为84%,平均新生枝长12.4 cm,平均新生根长4.5 cm;其次为NAA 400 mg/L,成活率为76%,平均新生枝长10.3 cm,平均新生根长4.2 cm。成活率和新生枝生长量、新生根生长量呈正相关,和新生枝数量、新生根数量呈负相关。扦插苗为混合生根,以皮层生根为主。
刘克彪李爱德李发明
关键词:黑果枸杞生长调节剂嫩枝扦插成活率
石羊河下游白刺灌丛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被引量:22
2013年
白刺灌丛(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在石羊河下游存活面积最大的天然植被类型,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群落的结构和数量特征可为该区白刺群落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白刺灌丛生长及其生境状况,在石羊河下游选择了初期发育、稳定、衰退、严重衰退的群落,研究了各演替过程中各阶段的群落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群落盖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各演替阶段群落的相似性特征。结果表明,从初期发育阶段到稳定阶段的群落物种数量明显减少,而从稳定阶段至严重衰退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是逐渐增加的。在整个演替过程中,1年生植物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至严重衰退阶段时1年生植物所占的比重高达80%。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盖度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也不相同,5—10月群落盖度的平均值为稳定阶段>初期发育阶段>衰败阶段>严重衰败阶段。各演替阶段多样性Simpson、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5—10月均呈现波动变化特征,Simpson、Shannon-Wiener指数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初期发育阶段>严重衰退阶段>衰退阶段>稳定阶段,而均匀度Pielou指数为衰退阶段>严重衰退阶段>稳定阶段>初期发育阶段。各演替阶段群落之间的相似性均较低,演替序列越相近,相似性系数越高。
靳虎甲马全林何明珠贾晓红刘有军张有佳李发鸿
关键词:白刺群落特征
民勤荒漠区霸王群落植物生态位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运用Simpson生态位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民勤荒漠区霸王群落两大分布区的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进行计算,从生态位角度分析霸王群落内各物种对资源的利用状况,揭示霸王群落的结构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两大分布区建群种均为霸王,霸王的生态位宽度较其他物种都要宽;建群种霸王与猫头刺、沙生针茅相互之间的重叠度指数相对较高,猫头刺、沙生针茅与霸王相互间对资源利用竞争激烈,对群落的结构共同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不一定和其他物种有大的重叠指数,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和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度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说明植被在演替进化的过程中对资源利用分化严重,环境资源存在着高度的空间异质性。
李亚李得禄朱国庆吴春荣胡小柯李发明
关键词:生态位霸王生态位宽度
3种枸杞的枝系构型特征比较
2016年
以引自甘肃临夏的宁杞1号和民勤青土湖的黑果枸杞以及野生枸杞为研究对象,应用枝系构型理论与方法对三者的枝系构成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3种枸杞的分枝长和分枝角从1级到3级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逐步分枝率(SBR)呈增大趋势;2)生境对野生枸杞与宁杞1号、黑果枸杞的枝径比(RBD2∶1)和逐步分枝率(SBR1∶2)影响显著,但对三者的枝径比(RBD3∶2)和总体分枝率(OBR)的影响不显著;3)野生枸杞对恶劣的环境有更好的适应策略,而在同一生长环境中,黑果枸杞较宁杞1号更占优势。
石学刚刘世增
关键词:宁杞1号黑果枸杞
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对水分和钠盐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8
2014年
为了探明黑果枸杞种子在不同水分和钠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通过模拟硫酸盐盐渍化土壤溶液渗透势和阴离子组成,研究了黑果枸杞种子在PEG-6000不同渗透势溶液和不同钠盐(Na CI、Na2SO4、Na HCO3、复合钠盐)溶液中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随着PEG溶液渗透势的逐渐减小,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均逐步降低,溶液渗透势适宜值、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0.24、-0.97、-1.69 MPa,说明水分胁迫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和明显的抑制作用。除低浓度的Na2SO4溶液(0.2%~0.4%)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外,以Na CI、Na2SO4、Na HCO3溶液处理黑果枸杞种子,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明显的降低趋势,但溶液浓度和降低幅度值各不相同,以复合钠盐溶液处理的黑果枸杞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十分弱的“S”型降低,其萌发浓度的适宜值、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0.18%、1.42%和2.66%,不同的盐分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效应不同;用相同浓度不同钠盐处理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造成的盐害率为Na HCO3〉Na Cl〉复合盐〉Na2SO4。
刘克彪张元恺李发明
关键词:黑果枸杞水分胁迫盐分胁迫发芽势发芽指数
乌兰布和沙漠沙蒿与油蒿群落的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被引量:20
2012年
沙蒿与油蒿群落均是我国最典型的沙地植被类型,在沙漠地区发挥了重要的生态防护作用,掌握其分布、组成及其数量特征对沙漠化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调查研究表明,沙蒿与油蒿群落是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的沙地植被类型,其中沙蒿群落多分布于沙漠中东部、南部和东北部,而油蒿群落仅分布于沙漠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其群落类型可划分为沙蒿群落、油蒿群落、沙蒿+油蒿群落、沙蒿+沙竹群落、沙蒿+花棒+沙拐枣群落、油蒿+白刺群落、沙蒿伴生群落和油蒿伴生群落;群落的物种组成比较简单,其中沙蒿群落共有9科21属22种,油蒿群落共有10科35属37种。草本植物是沙蒿与油蒿群落的主体,所占总物种数的比例均超过70%;Simpson、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高,反映了沙蒿与油蒿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与沙蒿群落相比,油蒿群落物种丰富度、单位面积个体数、盖度、Simpson和Shannon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于沙蒿群落,而群落相似性显著低于沙蒿,说明乌兰布和沙漠油蒿群落较沙蒿群落具有更丰富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更具保护和人工促进潜力。研究结果可为乌兰布和沙漠沙蒿、油蒿群落的保护及人工促进提供理论基础,对区域沙漠治理物种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马全林郑庆中贾举杰袁宏波张德魁丁峰张锦春魏怀东靳虎甲刘有军孙涛王继和
关键词:沙蒿油蒿群落类型生活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