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2012)

作品数:36 被引量:392H指数:11
相关作者:郑子成李廷轩张锡洲何淑勤孔祥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水土保持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4篇土壤
  • 10篇玉米
  • 8篇团聚体
  • 8篇紫色土
  • 7篇坡耕地
  • 7篇耕地
  • 6篇土壤团聚体
  • 5篇设施土壤
  • 5篇灌水
  • 4篇有机碳
  • 4篇生长期
  • 4篇土壤侵蚀
  • 4篇径流
  • 4篇耕作
  • 4篇产沙
  • 3篇地表糙度
  • 3篇地形
  • 3篇盐渍化
  • 3篇玉米生长
  • 3篇玉米生长期

机构

  • 36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四川省水土保...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四川省烟草公...
  • 2篇四川省林业调...
  • 1篇什邡市农业局

作者

  • 36篇郑子成
  • 29篇李廷轩
  • 10篇张锡洲
  • 10篇何淑勤
  • 6篇孔祥东
  • 5篇宫渊波
  • 4篇秦凤
  • 4篇林超文
  • 3篇王永东
  • 3篇金伟
  • 3篇吴漩
  • 3篇颜奕华
  • 3篇杜磊
  • 3篇罗键
  • 3篇王勇
  • 2篇刘涛
  • 2篇李玮
  • 2篇刘敏英
  • 2篇何晓玲
  • 2篇尹忠

传媒

  • 1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5
  • 17篇2014
  • 10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索和了解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及碳固持能力。【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植茶年限为15 a、22 a、30 a和50 a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结果】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团聚体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碳含量增加,最大值主要集中于<0.25 mm、0.5—0.25 mm团聚体中,而团聚体微生物量碳含量则随粒径减小而先增加再减小,最大值分布于5—2 mm团聚体中,团聚体中各组分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随团聚体粒径减小而减小;随植茶年限的延长,团聚体中总有机碳含量增加,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先降低再增加,植茶22 a时含量最低,而水溶性有机碳、可矿化碳和微生物量碳则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植茶30 a时含量最高,且团聚体中各组分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均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壤团聚体总有机碳以及各个碳组分含量均为0—20 cm土层大于20—40 cm土层,而土壤团聚体各组分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均为20—40 cm土层大于0—20 cm土层。【结论】较小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较强,土壤有机碳固持能力存在临界植茶年限;0—20 cm土层碳汇效应较20—40 cm土层强。
郑子成刘敏英李廷轩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微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微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微团聚体含量随粒级的减小而减小;>0.05 mm和0.05~0.01 mm粒级微团聚体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增大,而0.01~0.005 mm、0.005~0.001 mm和<0.001 mm粒级微团聚体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少;(2)茶园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微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而增加;随植茶年限的延长,各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增加;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3)微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以>0.05 mm粒级为主,0.05~0.01 mm粒级次之,0.005~0.001 mm粒级最少.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0.05 mm粒级微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呈减小的趋势,0.05~0.01 mm粒级微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呈增加的趋势,而其它粒级的微团聚体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在植茶21~23 a达到最大值.
吴铭郑子成李廷轩罗键樊西凌代莉
关键词: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
高磷对矿山生态型水蓼磷富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土培试验,以磷富集植物矿山生态型水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磷条件下(P 800 mg/kg)矿山生态型水蓼4周、8周、12周的磷富集特性,为利用矿山生态型水蓼提取土壤或水体中过量的磷,防治磷的非点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高磷处理下,矿山生态型水蓼根干重在4周、8周、12周时分别为不施磷处理的4.50、8.12、3.17倍;茎干重分别为不施磷处理的6.83、11.47、15.14倍;叶干重分别为不施磷处理的5.77、10.49、7.11倍。矿山生态型水蓼生物量在12周达到最大,增加幅度明显高于非矿山生态型。2)高磷处理下,矿山生态型水蓼各器官磷含量明显高于不施磷处理,且随着生长期延长逐渐降低。矿山生态型水蓼磷富集系数均大于1,且在高磷处理下高于非矿山生态型。各生长期下,矿山生态型磷迁移率均大于50%,且在高磷处理下分别为不施磷处理的1.21、1.21、1.20倍。矿山生态型水蓼地下部与地上部磷积累量在12周时,分别达到9.76、105.12mg/plant,DW,为非矿山生态型的2.29、3.29倍。3)矿山生态型水蓼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在8周时达到峰值,在4周和8周时表现为高磷处理大于不施磷处理且显著高于非矿山生态型(P<0.05)。而植酸酶活性随生长期延长逐渐降低,在12周时表现为高磷处理大于不施磷处理且高于非矿山生态型。表明在高磷处理下,矿山生态型水蓼对磷具有较强的吸收和积累能力,是一种理想稳定的磷富集材料。
叶代桦李廷轩张锡洲郑子成余海英
关键词:生态型生长期酸性磷酸酶植酸酶
不同坡度下玉米季坡耕地地表径流中磷素流失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和微小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紫色土零散坡耕地玉米季坡耕地地表径流中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坡度越大,坡面产流时间越早,产流量越大。各坡面的产流时间均在苗期最早,抽雄期最晚。20°坡面产流量最大,是10°坡面的1.4-2.0倍,是15°坡面的1.3-1.6倍,产沙量是10°坡面的14.3-19.7倍,是15°坡面的3.8-6.0倍。地表径流中磷素流失总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径流中磷素流失以可溶性磷为主,其中可溶性磷占总磷的比例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65%以上。
郑子成何淑勤尹忠李廷轩何晓玲
关键词:地表径流可溶性磷颗粒态磷玉米
不同坡度下紫色土地表微地形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被引量:48
2015年
为了揭示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地表微地形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该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从地表糙度角度出发,结合多重分形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不同坡度条件下紫色土地表微地形变化特征,探讨了地表微地形变化与土壤侵蚀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雨强为1.5 mm/min,历时为40 min降雨条件下,10°、15°和20°坡面地表相对高程的变化量分别为-11.66、-3.52和-5.61 mm,仅20°坡面地表初始低洼部位被径流贯通形成细沟;各坡面地表糙度均有所减小,且表现为15°>10°>20°,其中10°和15°坡面不同坡位地表糙度均较雨前减小,20°坡面下坡地表糙度较雨前增大,不同坡度全坡面地表糙度均较雨前减小;2)地表微地形具有一定的多重分形特征,10°和15°坡面雨后多重分形参数广义分形维数跨度、奇异指数跨度和多重分形谱高差均较雨前增大,微地形空间分布差异增大,且地表变得圆润,20°坡面与之相反;3)随坡度增大,地表径流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且地表糙度变幅越小的坡面,地表产流量越高,而侵蚀产沙量则随坡度的增大显著提高(P<0.05)。研究成果为揭示水蚀过程中地表微地形变化的本质和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
郑子成秦凤李廷轩
关键词:地形土壤坡度微地形紫色土
不同耕作方式对紫色土侵蚀及磷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研究川中丘陵区紫色土零散坡耕地在玉米成熟期由降雨引发的水土流失及磷素流失特征,为该区坡耕地养分流失预测评价、防治以及协调区域土地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和微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玉米成熟期,对平作、顺坡垄作及横坡垄作3种耕作方式的地块进行人工降雨,降雨强度为1.7 mm.min-1,历时40 min。研究人工降雨对地表侵蚀、壤中流量及其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顺坡垄作地表侵蚀量及磷素流失量均最大,其壤中流及磷素流失最小;横坡垄作地表侵蚀量及磷素流失量最小,而壤中流损失较大。不同耕作方式下壤中流总量虽然较地表径流少,但是其磷素含量却很高,总磷浓度均达到了0.2 mg.L-1,约为地表径流的1.3倍。【结论】紫色土零散坡耕地不易采用顺坡垄作,横坡垄作能很好的控制土壤侵蚀,但在日常耕作管理中需注意对垄的修复保护。在整个侵蚀过程中3种耕作方式的径流损失及磷素流失均以地表损失为主,径流中磷素以可溶性磷流失为主。
何晓玲郑子成李廷轩
关键词:玉米耕作方式紫色土土壤侵蚀磷素流失
退耕植茶对川西低山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土壤有机碳库能够有效地表征土壤的固碳容量,研究川西低山丘陵典型退耕植茶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对认识退耕植茶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乡不同退耕年限的茶园(2—3年、9—10年、16—17年)为研究对象,选取邻近耕地为对照,分析退耕植茶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密度的影响,并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土壤有机碳库、碳库管理指数与退耕年限的关系。【结果】退耕植茶地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相比,退耕植茶16年后,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5.67%、5.67%和0.78%,土壤总有机碳密度亦在该年限显著增加。退耕植茶地土壤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平均增幅是总有机碳的23倍,土壤活性有机碳密度在0—40 cm土层的增幅表现为退耕植茶16—17年(平均182.26%)>9—10年(平均177.74%)>2—3年(平均132.74%)。0—10 cm和0—20 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密度分别占0—40 cm剖面的30%和50%以上。退耕植茶地土壤非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密度的变化趋势与总有机碳较为一致。与对照相比,退耕植茶2—3年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最高,且表现出一定的表聚现象,但差异不显著,表明活性有机碳的有效率对土层的变化不敏感。随着退耕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先下降后上升,但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在退耕植茶16—17年达到最大值。0—1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较大,说明表层和深层碳库均具有一定的固碳效应,且退耕植茶对表层碳库的影响尤为明显。【结论】随着退耕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均有所增加。退耕植茶16年后,土壤0—40 cm剖面上总
李玮郑子成李廷轩王永东
关键词: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库碳库管理指数
紫色土区坡耕地壤中流磷素流失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研究紫色土坡耕地玉米生长季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壤中流磷素流失以可溶性磷素流失为主,横坡垄作壤中流磷素流失最多,远远高于其它2种措施。壤中流TP和DTP平均浓度大小依次为:横坡垄作>顺坡垄作>平作。横坡垄作壤中流TP总量最大是平作和顺坡垄作的3.2倍和3.1倍,其壤中流DTP磷素流失总量也最严重,是平作的3.5倍,顺坡垄作的2.9倍。(2)不同坡度之间壤中流浓度在玉米生育期的苗期和抽雄期呈现出较大差别,坡度越大,地表径流带走的磷素越多,壤中流总磷越小。(3)坡耕地上合理的耕作措施对磷素流失的调控具有一定作用,但有别于其它类型坡耕地,横坡垄作并不是一种综合效益很好的耕作方式,相比而言平作控制水土流失及磷素流失效果更好。
何淑勤宫渊波郑子成
关键词:紫色土坡耕地壤中流磷流失
玉米生长期土壤抗剪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5
2014年
采用野外实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各生育期土壤抗剪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期推进,0-5cm土层土壤抗剪强度持续增加,于成熟期达最大;5-10cm和10-15cm土层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在抽雄期达最大;15-20cm土层抗剪强度总体较大。玉米对0-5cm 、5-10cm和10-15cm土层土壤抗剪强度的增强效应较好,其增强率在抽雄期最高。抗剪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呈线性函数关系,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含根量、根长和根系体积等根系参数与土壤抗剪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抗剪强度增强值与0-1mm根长增加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抗剪强度随玉米生育期推进逐渐增强,含水率、容重和玉米根系对土壤抗剪强度具有较大影响,采用一定耕作和水保措施增加土壤表层含水率和容重,同时选取含0-1mm根径较多的玉米品种对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郑子成张锡洲李廷轩金伟林超文
关键词:紫色土玉米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的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5年
为弄清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对植茶年限的响应特征,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植茶16、23、31、53 a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均随粒径的减小而升高,且主要分布于<0.25 mm粒径团聚体,分别为444.40~566.98 mg·kg-1和0.80~1.22 mg·kg-1;随植茶年限的延长,各粒径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含量均逐渐升高,且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对全氟和水溶态氟的贡献率分别有48%~73%和46%~70%来自>5 mm粒径团聚体。随植茶年限的延长,>5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全氟和水溶态氟的贡献率均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植茶23 a时最高,可达68%~73%,而其他粒径团聚体则呈相反的趋势。不同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全氟和水溶态氟的保持和供应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全氟和水溶态氟有向小粒径团聚体富集的趋势。随植茶年限的延长,土壤团聚体全氟和水溶态氟逐渐增加呈表聚特征,其中<5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全氟和水溶态氟的累积作用在植茶23 a后更为明显。因此,在茶园生产管理上,应注意植茶23 a后茶园0~20 cm土层水溶态氟含量的变化,以降低土壤氟进入茶叶的风险,服务于茶叶产品质量安全。
殷佳丽郑子成李廷轩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全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