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E0326)
- 作品数:26 被引量:377H指数:13
- 相关作者:于继来朱涛陈宁汤奕郝文波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东北电网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交流支路和节点联合电气剖分的功率损耗分摊问题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不同种类的电力网络损耗分摊方法对相同的具体问题往往难以求得相同的分析结果。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方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存在分歧和不统一,处理问题时考虑的条件和因素各有侧重,导致方法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论缺陷,使应用效果难以一致。基于对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思考,提出损耗分摊问题的本质是电气分析、问题存在具有伴随网络状态的唯一解、检验分摊结果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电力网络的电气原理和电气规律的观点。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通过对支路损耗功率分摊3类特殊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提出支路损耗功率分摊一般性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求解方法。对策与方法的理论核心是交流支路和节点的联合电气剖分,剖分结果完全满足电力网络的各种基本电气原理和电气规律。通过算例说明所提方法的电气正确性,为寻找损耗分摊问题的唯一解、进一步论证非线性与损耗分摊问题解的存在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分析手段。
- 于继来柳焯
-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剖分电力市场
- 基于有功无功联合调整的动态潮流被引量:28
- 2005年
- 提出了一种新型潮流算法,可同时考虑无功功率的区域平衡以及系统负荷变化所产生的净加速功率,并通过有功和无功的联合调整以获得更合理的潮流结果。计算过程取消了常规潮流算法定义的节点类型,使所有节点均参加有功和无功迭代,避免了人为确定节点类型对潮流分布的不良影响。最后通过IEEE30节点系统将所提算法与常规潮流算法、动态潮流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改善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布。
- 余小燕于继来
- 关键词:电力系统动态潮流
- 负荷分配问题的最陡增/减变量对寻优法被引量:3
- 2005年
- 机组的经济目标函数以多段或二次项系数小于零的单段二次函数表示时,负荷分配问题就呈现出非凸、非线性特性,给高效求取全局最优解或具有较高性能的局部最优解带来了较大困难。该文提出了一种最陡增/减变量对寻优法,此方法每次迭代过程只有两个变量(变量对)发生变化,其中一个增大,另一个进行同等量值的减小,增/减的步长按照一定的规则动态控制,并确保满足约束条件;同时,从原目标函数关于增/减变量对的偏导数和最小的变量对中动态地选择变量对,以确保每次迭代都能够按照使原目标函数最陡下降的变量对方向进行。此方法可快速求得凸二次规划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和非凸二次规划问题的局部最优解。进一步地,该文结合问题的特点引入一种简捷的进化策略,使最陡增/减变量对寻优法在进化规划的框架下获得了能够求得非凸二次规划问题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方法快速寻优的优点。算例表明,该文方法和策略为非凸二次规划负荷分配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分析工具。
- 初壮于继来
- 关键词:局部最优解非凸二次规划二次项系数进化规划函数表
- 电力系统振荡模态的矩阵束辨识法被引量:52
- 2007年
- 利用广域测量系统(WAMS)提供的数据进行电力系统振荡模态的在线辨识,对于及时监测系统的阻尼情况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如何利用测量数据构造矩阵束并进行电力系统振荡模态辨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不同测点提供的系统响应数据快速检测出不同振荡模态的振荡频率、阻尼系数、振荡幅值和相对相位等有关信息。利用辨识出的模态信息,可以在线监测大规模电力系统阻尼薄弱区域并及时发现故障发生区域。EPRI-36节点仿真算例和某省网实际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矩阵束方法能够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振荡模态,并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是一种适于在线应用的振荡模态信息辨识方法。
- 王宇静于继来
- 关键词: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低频振荡
- 电力系统电压态势预警等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被引量:22
- 2005年
- 及时准确地掌握电压态势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电压态势预警等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阐述了5条电压态势评估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故障、非故障和环境因素定义了三组特征指标子集,分别构建了各自的第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第二级评判模型构建的第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反映所有特征指标对电压态势预警等级的贡献。最后结合实际系统说明了电压态势预警等级的具体形成步骤,显示了所提方法简便、实用、易于操作的优点,能够合理反映系统的电压态势。
- 刘宝柱朱涛于继来
-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模糊综合评判预警
- 交流支路和节点的联合电气剖分被引量:24
- 2007年
- 交流支路和节点的联合电气剖分对于正确掌握源流定量供求信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电气剖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细则;分别针对交流支路和节点的特殊构成情形与一般构成情形,提出了交流支路和节点的联合电气剖分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电力网络节点多个不同源流在交流支路中如何流动和在相关交流节点内如何交换的问题,为全面解决电力网络的电气剖分问题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持。
- 于继来汤奕
- 关键词:电力网络交流支路
- 基于电力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的联络线功率调控方法被引量:7
- 2008年
- 为公平有效地实施联络线功率调控,提出了一种联络线调控方法。该方法由两个调整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根据关联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的调节容量和联络线功率偏差信息,确定送、受端网络中的机组调整对象;第二阶段基于电力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法确定相关机组的功率调整因子实施联络线功率偏差调控,通过对送、受端网络中与联络线关联路径链的剖分,定量获得在某一网络状态下与联络线关联的源流实际利用情况和相互之间的供求路径电气信息,从而进一步获得送、受端电网中相关机组集合的功率调整因子。文章在确定功率调整因子时充分考虑了机组是否需要在非AGC机组辅助调节情况下修正调整因子。根据联络线功率偏差情况及功率调整因子可进行相关机组调节。最后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整方法是可行的。
- 朱涛易善军于继来
- 关键词:互联系统电气剖分
- 兼顾系统调频需求的分布式风电分散自治调控策略被引量:18
- 2008年
- 越来越多的风力发电将分布在配电系统中,它们无法像常规电源一样由输电网调度中心集中调度和控制,通常需要采用分散自治的调控方式。然而,风电机组完全不顾输电系统的运行需求充分自治,会在某些方式下导致系统运行状态恶化。因此,需要研究风电机组新型调控策略,使充分自治转变成能够兼顾系统某些特殊运行需求的有限自治,配合系统渡过难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能够兼顾系统调频需求的分布式风电机组分散自治调控策略,该策略根据风电机组运行信息和系统频率将风电机组调控区划分为并网控制区、正常调控区、异常调控区、紧急调控区和脱网控制区五类,并给出了异常调控、紧急调控和故障调控三种新的调控模式。算例表明:风电机组能够较好地根据系统调频需求,在最大可用输出功率范围内调整自身输出功率,一定程度上给予系统积极的支持。
- 陈宁于继来
- 关键词:风力发电调频分布式自治
- 配电网中风电有功负荷分配方法被引量:8
- 2008年
- 在现有风电系统运行导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配电系统风电有功负荷分配方法,以使风电更好地配合系统运行。该方法以馈线终端为控制单元,当系统频率出现偏差时,由馈线终端制定负荷分配方案,并向配电馈线中的各风电机组下发分配指令。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相关规定和风电运营商的经济利益,并根据系统频率和风电容量比重对风电系统有功负荷分配的条件进行判定。此外,还针对不同自动化水平的配电馈线,制定了不同的分配方案,即自动化水平不高时的按风电机组容量比例的分配方案和自动化水平较高时的按馈线潮流分布的分配方案。2种方案均能够较好地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算例表明,所述风电有功负荷分配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陈宁于继来
- 关键词:配电网风力发电调频电气剖分馈线
- 基于交流支路和节点联合电气剖分的节点电气量分配原则被引量:4
- 2007年
- 比例共享原则是目前最具权威和最常用的界定节点电气量分配关系的基本原则,许多学者将它视为研究其它若干问题的理论基础。然而,研究表明,此原则对电力网络分析而言并不完备,由此原则分析获得的结论在不同场合并不完全一致。针对此现状,从交流支路和节点联合电气剖分的角度对节点电气量分配关系进行论证,并对比例共享原则的不完备性进行分析,指出单纯由比例共享原则分析获得的结果在不同场合并不完全一致的原因。结论表明,节点电气量的分配关系虽满足比例共享原则,但仅限于分析节点上的电气交换关系,对交流支路及交流电力网络源流间的电气交换关系,则需从交流支路和节点联合电气剖分的关系入手进行。
- 于继来柳焯
-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网络电气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