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BK0272)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彭晓英周朴华张良波蒋道松周双德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盾叶薯蓣
  • 4篇薯蓣
  • 3篇原球茎
  • 3篇球茎
  • 3篇类原球茎
  • 1篇芽诱导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皂苷
  • 1篇皂苷元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植物
  • 1篇试管
  • 1篇薯蓣皂苷
  • 1篇薯蓣皂苷元
  • 1篇组织化学定位
  • 1篇苷元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结构

机构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南省林业科...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篇周朴华
  • 4篇彭晓英
  • 3篇张良波
  • 3篇蒋道松
  • 2篇周双德
  • 1篇王晶莹
  • 1篇刘衍芳
  • 1篇赵黎明
  • 1篇彭尽晖

传媒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盾叶薯蓣类原球茎发育的形态解剖学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为探讨盾叶薯蓣类原球茎形态建成的发育机理及植株移栽成活率高的原因,对盾叶薯蓣离体培养条件下形成类原球茎的形态发生过程进行形态学和石蜡切片组织学观察,并与不定芽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类原球茎是由愈伤组织中致密的卵圆形胚性细胞团分化出芽原基和鳞片叶,随后出现初生增厚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维管束原),其类原球茎形态建成。不定根的发生为内起源,其维管组织与类原球茎的维管组织相连接,故移栽成活率高。而不定芽为愈伤组织表面的胚性细胞分裂产生的分生细胞团分化而来,其不定根通常发生在茎基部形成的愈伤组织表面,故不易成活。
彭晓英周朴华张良波蒋道松周双德
关键词:盾叶薯蓣类原球茎不定芽
盾叶薯蓣类原球茎的细胞结构及薯蓣皂苷的组织化学定位被引量:2
2009年
为揭示盾叶薯蓣类原球茎发育的细胞学基础和薯蓣皂苷在各离体培养繁殖体中的分布,应用石蜡切片技术、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制片技术及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制片观察结果显示:盾叶薯蓣类原球茎是由多层鳞片叶包裹的致密小球体,从外至内由周皮、基本组织和分散在基本组织中的维管束组成,初生增厚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是其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愈伤组织和类原球茎中均有薯蓣皂苷的分布,而表皮栓质化的愈伤组织和生根类原球茎中薯蓣皂苷的含量相对较多。
彭晓英周朴华蒋道松王晶莹赵黎明
关键词:盾叶薯蓣细胞结构薯蓣皂苷元类原球茎
盾叶薯蓣类原球茎的离体诱导及快繁体系的建立被引量:7
2010年
为解决盾叶薯蓣离体培养中试管苗移栽困难的难题,以盾叶薯蓣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离体诱导出类原球茎并建立了类原球茎微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致密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4mg/L+KT0.6mg/L+蔗糖3%;类原球茎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为:MS+6-BA4.0mg/L+KT1.0mg/L+蔗糖6%;类原球茎生根培养基:1/2MS+NAA 0.3mg/L+IAA 0.8mg/L+活性炭0.3%+蔗糖1.5%。经该途径诱导得到的生根类原球茎植株经炼苗后移栽的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彭晓英周朴华张良波彭尽晖周双德
关键词:盾叶薯蓣正交设计类原球茎
盾叶薯蓣试管株芽的诱导被引量:20
2005年
以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试管植株为材料,选取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转接到株芽诱导培养基上15d后,原茎段基部开始产生株芽突起,30d后每一茎段可产生3-5个已生根的株芽,株芽诱导率为100%,株芽诱导数为180个/40株,其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株芽形成的适宜培养条件:温度为26±2℃,光照时间14hd-1,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适宜培养基组成为:MS+6-BA4.0mgL-1+IBA1.0mgL-1+蔗糖6%-9%+活性炭0.5%+琼脂7%。离体诱导的盾叶薯蓣试管株芽能直接发育为新植株,为盾叶薯蓣的快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彭晓英周朴华张良波蒋道松刘衍芳
关键词:盾叶薯蓣药用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