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GXNSFAA019059)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陆祖军李云飞于晓宇刘祎黄金清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教育部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突变体
  • 2篇热法
  • 2篇桉树
  • 2篇微量热
  • 2篇微量热法
  • 2篇微生物
  • 2篇量热
  • 2篇量热法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1篇多样性
  • 1篇药敏
  • 1篇药敏检测
  • 1篇叶面
  • 1篇叶面肥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营养化
  • 1篇蔗地
  • 1篇整合子

机构

  • 9篇广西师范大学
  • 8篇教育部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陆祖军
  • 6篇李云飞
  • 4篇于晓宇
  • 3篇刘祎
  • 2篇黄金清
  • 1篇杨林林
  • 1篇庾太林
  • 1篇李玉燕
  • 1篇李飞龙
  • 1篇黄永兰
  • 1篇武杰
  • 1篇史舟芳
  • 1篇刘晓娟
  • 1篇张樾

传媒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利用剩余活性污泥制备氨基酸叶面肥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与方法:优化热酸水解法制取剩余活性污泥中蛋白质及利用蛋白质制取氨基酸的条件,并利用制得的氨基酸螯合微量金属元素合成氨基酸叶面肥。结果:利用热酸水解法制取剩余活性污泥中蛋白质的最优条件为温度120℃、反应时间5h、酸碱度为2mol/L盐酸;在酸碱度为6mol/L盐酸条件下,由蛋白制取氨基酸的最优条件为温度120℃、反应时间5h;另外,利用1.5g纯化的氨基酸与微量金属元螯合生成1.9g氨基酸叶面肥。结论:利用剩余活性污泥制备氨基酸叶面肥的得率受到诸如反应温度、时间、酸碱度等条件的影响;粗氨基酸的纯化得率对最终氨基酸叶面肥的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史舟芳刘祎刘晓娟张樾黄梓燚李云飞
关键词:污泥氨基酸叶面肥
产酸克雷伯氏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给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基础,以pWEB^(TM)质粒构建产酸克雷伯氏菌KO108基因组文库,克隆数目为1 329个。通过EcoRⅠ酶切分析随机挑取的20个文库克隆的重组质粒,结果显示所有质粒均有8.2kb载体条带同时含有外源DNA,且外源DNA的带型并不相同,这表明所构建的KO108基因组文库中插入的外源DNA随机性较好。分析外源DNA电泳条带的大小,结果显示克隆的外源DNA片段最小约为25kb,最大约为50kb,平均大小估算为40kb,文库克隆容量约52Mb,证明该基因组文库包含基因组任意一个基因的概率为99.8%,是KO108基因组覆盖率的5倍。该文库的构建为产酸克雷伯氏菌功能基因克隆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江绍锋黄金清于晓宇李云飞陆祖军
关键词:基因组文库库容
会仙湿地水体百草枯污染及其固定/转化率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微量热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会仙湿地上覆水、周边居民饮用水百草枯污染状况,同时测定百草枯对湿地底泥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及对百草枯(0~120μg/g)的固定/转化率。结果表明,居民饮用水尚检测不出百草枯,但湿地上覆水已检出(1~16.8μg/kg);相同实验条件下,微生物热功率生长曲线表现出相似性,均出现第二指数生长期;只有120μg/g(干土)者使微生物生长曲线明显往后推移;外加入的百草枯的转化率为52%~55%(96h),意味着通过淋溶冲刷至流动水体中的量高达40%~50%。研究结果说明,百草枯对会仙湿地区域中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建议将百草枯纳入附近水质指标检测范围。
蓝运华江绍锋龚有丽李云飞夏樱花陆祖军
关键词:百草枯微量热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桉树林地与甘蔗地微生物热代谢活性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微量热法被用于分析连续种植桉树Eucalyptus granddis×E.uophylla、甘蔗的地块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于雨季和旱季分别从接壤的种植桉树、甘蔗地块采集土壤样品(样地大小10m×10m,各采500g),加入含5.0mg葡萄糖和5.0mg硫酸铵的0.6mL溶液的1.2g土壤样品被用于微量热法实验,温度设定为28℃;另外,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也被测定,用于共同反映土地经营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1)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甘蔗连续种植地土壤内发酵型细菌为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但桉树林地只有雨季时发酵型细菌占优势;(2)与甘蔗连续种植地相比,桉树林地的土壤密实度较低,土壤微生物组成和代谢活动的季节性波动程度较高;(3)相对于桉树,甘蔗的连续种植对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
杨林林江绍锋于晓宇夏樱花蓝运华陆祖军
关键词:微量热法土壤微生物桉树甘蔗
会仙湿地底泥可培养微生物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平板涂布法分离会仙湿地底泥可培养原核微生物,共获得65个分离株,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和系统聚类分析显示,它们分属4个门,12个属,24个种,包括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Fictibacillus属、Lysinibacillus属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放线菌门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变形菌门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泛菌属Pantoea、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以及拟杆菌门的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分离株中芽孢杆菌属的菌株占53.85%,为优势菌群,其在有机物含量高的条件下会大量繁殖,与湿地富营养化特征相吻合;分离的微生物中含10株4种条件致病性菌,占分离株的15.38%,有机砷耐受菌株30株12种,占46.15%,表明该生态环境已被人为活动严重影响。此外,还分离获得对农药五氯硝基苯(PCNB)耐受性在300 mg/L以上的菌株1株,它们的出现与当地农药与化肥的滥用有着直接关系。
阮楚晋潘丽霏刘洁刘祎肖咪云陆祖军
关键词: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富营养化耐药性
产酸克雷伯氏菌游动性减弱突变体的筛选
2017年
以产酸克雷伯氏菌KO108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转座子突变体文库,筛选获得2株游动性显著降低的突变菌株,并以转座子mTn5gusA-pgfp21构建突变体库,利用地高辛生物标记gfp基因序列作为探针,Southern杂交验证突变体库的质量,根据杂交条带判断mTn5gusA-pgfp21转座子插入染色体的拷贝数,以反向PCR获取未知序列,通过基因组学分析预测游动性相关基因。结果表明:产酸克雷伯氏菌KO108具Kan抗性标记、GUS活性、GFP遗传标记的突变体库可由两亲结合经转座子mTn5gusA-pgfp21转座突变获得;随机选择100株突变体进行游动性筛选,仅获得2株游动性显著降低的目标菌株MA和MD;MA、MD与KO108差异显著(P<0.05),而MA和MD之间没有显著差异;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MA和MD的转座子mTn5gusApgfp21为单插入,且插入位点所在的酶切片段大小不同;经反向PCR、测序、序列分析,发现MA突变基因为醌类氧化还原酶(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NQR)基因簇的NqrA,MD突变基因为LPS脂多糖生物合成基因簇基因;生长曲线检测显示KO108和MA、MD无显著差异;菌膜检测发现MD与KO108、MA有一定差异,但KO108与M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以Biolog ECO检测KO108和MA、MD的碳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MA和MD 72h后仍然不能利用羧酸类碳源D-半乳糖酸γ-内酯和2-羟基苯甲酸。
江绍锋黄金清于晓宇李云飞蓝运华陆祖军
关键词:突变体
对菌根分泌物强趋性产酸克氏菌突变体的筛选被引量:3
2014年
体积分数0.01%和0.001%的桉树油悬浮液与苗期桉树-彩色豆马勃菌根、桉树根、彩色豆马勃菌Pisolithus tinnctorius分泌物对随机突变的产酸克氏菌Klebsilla oxytoca进行趋性筛选,得到1株较野生株对桉树-彩色豆马勃菌菌根分泌物趋向性强1~2倍的突变株菌株TR-M30-1.该菌株为建立桉树-彩色豆马勃菌-产酸克氏菌三元互利共生体系提供了材料.
于晓宇江绍锋蓝运华夏樱花李云飞陆祖军
关键词:桉树菌根分泌物趋性
白颈长尾雉圈养种群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被引量:2
2014年
对白颈长尾雉圈养条件下的38个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及PCR检定,并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指纹法(ERIC)剔除各个样品的重叠分离株,检测获得的170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Ⅰ型整合子携带率及其可变区抗性基因,结果显示:(1)来自白颈长尾雉的分离株对实验用的9种抗生素的抗性比率和多重耐药性远高于环境源和人源者(来自白颈长尾雉的分离株100%耐受3种及以下的抗生素,而环境源者为50.7%,人源者66.7%);(2)来自白颈长尾雉的分离株的Ⅰ型整合子携带率(92%)高于环境源(87%)和人源(78%);(3)来自白颈长尾雉和来自人的大肠杆菌分离株的Ⅰ型整合子可变区抗生素抗性基因检出率相同(36%),但高于环境源(24%);(4)携带Ⅰ型整合子的分离株对实验用的抗生素的抗性百分率一般高于不携带者,只有个别种类抗生素这种差异为非显著性差异;(5)Ⅰ型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的基因为3类,即aadA、dfrA和未知功能的orfF;aadA、dfrA的频率相同;3类基因均以基因盒形式存在,分别是dfrA17-aadA5、dfrA12-ofrF-aadA2、dfrA12-aadA2。
庾太林陆祖军李飞龙武杰黄永兰李玉燕
关键词:白颈长尾雉圈养大肠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一株产酸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检测被引量:3
2015年
采集崇左市江门林场10年桉树林地土壤并从中分离自生固氮菌,通过常规细菌鉴定、16SrRNA基因可变区(V1~V3区)序列测序及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确定其种属,并利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测定其耐药性,结果表明:从所采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自生固氮菌KO108,提交到Genbank获得登陆号为KM460926.1,与GenBank中产酸克雷伯氏菌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99%以上;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相似值分别为0.509和0.610,大于0.5,因此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属于肠杆菌科Enterbateriaceae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呋喃妥因、链霉素、头孢曲松、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敏感;对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多粘菌素、青霉素G、四环素、红霉素耐药。本实验所获得菌株可作为基因改造的工程菌,为林业生产中的固氮微生物的改造和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江绍锋李云飞蓝运华刘祎陆祖军
关键词:药敏检测分子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