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75011-44007)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志宏董学文陈诚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人类审美是怎样从无到有的——对新实践美学及实践美学的解析与提问被引量:5
- 2006年
- 新实践美学和实践美学的审美发生理论都是以哲学方法取代科学实证方法,消解了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都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以意识性的哲学概念为物质性的审美发生的原点;都将现代人类的知觉混同于动物的知觉,不能解释为审美所必需的形式知觉力的发生和作用。认知科学美学认为:审美发生要以人类智能的高水平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现代人类特有的形式知觉力的形成为决定性的主体条件。审美情感、审美价值、审美属性都依据这一条件而发生。
- 李志宏
- 关键词:审美发生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
- 当前文艺意识形态学说主要论争焦点概略述评被引量:1
- 2006年
- 当前关于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论争,主要围绕着这样几个问题进行:文艺的本性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还是文化哲学;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特定社会性质的还是普泛的;是以审美性包容意识形态性还是以意识形态性支撑着审美性;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时,是“意识形态说”更有利还是“社会意识形式说”更有利。
- 李志宏
- 关键词:文艺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论
- 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意识形式——兼析所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被引量:23
- 2006年
- 称为“文艺学第一原理”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不符合文学实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纯审美论”及文学“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在事实上并无二致。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是与“物质形态”相对应的,也不是表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一个分支或种类。它表示的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意识的整体样态,其意义在于表明意识形式的社会与阶级性质。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可以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不等于意识形态本身。
- 董学文李志宏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论意识形态性审美
- 三十年来文学本体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被引量:4
- 2008年
- "文学本体论"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来,并很快成为研究的热点。关于"文学本体"的论争非常活跃,出现了诸如"形式本体论"、"生命本体论"、"实践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实践存在论"等主张。需要澄清的是,文艺学研究领域的上述诸种本体论,只是对哲学"本体论"的简单套用,事实上是非"本体论"的,是"本体论"的泛化。回顾和反思三十年来"文学本体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本体论"及"文学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 董学文陈诚
- 关键词:文学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命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