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06017)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海清刘瑞来雷声宏韩静陈秀娟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武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聚乳酸
  • 1篇多孔支架
  • 1篇多孔支架材料
  • 1篇酸酯
  • 1篇碳酸酯
  • 1篇热致相分离
  • 1篇热致相分离法
  • 1篇相分离法
  • 1篇聚己内酯
  • 1篇聚碳酸
  • 1篇聚碳酸酯
  • 1篇聚碳酸酯(P...
  • 1篇己内酯
  • 1篇蜂窝
  • 1篇FIGURE
  • 1篇BREATH

机构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武夷学院

作者

  • 3篇刘海清
  • 2篇刘瑞来
  • 1篇刘敏
  • 1篇李志军
  • 1篇李凯娜
  • 1篇陈秀娟
  • 1篇刘俊劭
  • 1篇韩静
  • 1篇雷声宏

传媒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聚乳酸蜂窝状多孔膜的形成与控制被引量:18
2012年
以单一组分聚L-乳酸(PLLA)为成膜材料,利用水辅助法制备了聚乳酸(PLLA)蜂窝状多孔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多孔膜形貌.研究溶剂、溶液浓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所成多孔膜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湿度环境和具有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是制备蜂窝状多孔膜的必要条件.溶剂的挥发性是形成规整蜂窝状孔结构的关键因素.环境相对湿度由43%增加到91%,PLLA多孔膜的孔径由(1.75±0.24)μm增加到(11.50±1.43)μm,且孔呈现六边形的蜂窝状结构.扫描电镜断面和AFM表明:膜表面形成了深度约为1.8μm的单层孔结构.通过控制溶液浓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来控制膜的表面形貌及其所成蜂窝状孔的大小.最佳的成膜条件为溶剂CH2Cl2,湿度75%RH,温度34℃,浓度3 wt%.讨论了蜂窝状多孔膜的形成机理.
刘瑞来韩静陈秀娟雷声宏刘海清
关键词:聚乳酸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孔支架材料被引量:4
2012年
以聚乳酸(PLLA)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四氢呋喃(THF)和1,4-二氧六环(DOX)二元组分为溶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多孔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溶质组成、溶液质量分数、淬火温度及时间等条件对多孔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的聚合物溶液(VTHF∶VDOX=1∶1)在-50℃淬火2h,所得多孔支架材料由纤维组成,孔隙明显.
李凯娜刘敏李志军刘海清
关键词:热致相分离聚乳酸聚己内酯多孔支架
Breath Figure法制备聚碳酸酯(PC)蜂窝状多孔膜被引量:3
2013年
以单组分聚碳酸酯(PC)为膜材质,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下,利用Breath Figure法在玻璃基板上成功制备了蜂窝状孔结构的聚碳酸酯多孔膜。研究了溶剂、溶液浓度和湿度对所成多孔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所制得的孔结构规整,排列均匀紧密,孔径大小为(3.30±0.19)μm,而以三氯甲烷为溶剂只能得到孔径大小不均且无紧密排列的孔。环境湿度从43%增加到91%,孔径大小由(2.28±0.63)μm增加到(9.07±1.42)μm,且湿度与孔大小基本上呈现一阶线性关系,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直线斜率为0.15μm/%,即在此体系中湿度每增加1%,所形成的孔大小增加0.15μm。
刘瑞来刘俊劭刘海清
关键词:聚碳酸酯BREAT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