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765)
- 作品数:6 被引量:127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鑫钢王韬杜启云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噬重金属离子功能微生物的驯化及电镜表征
- 2008年
- 介绍了噬重金属离子混合微生物的培养、驯化流程。对重金属离子驯化后的功能微生物进行SEM、TEM表征:经驯化后,微生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但适应性个体数量明显增加,且细胞结构,表面形态均发生显著变化。球状菌和丝状真菌紧密共生,大量球状菌附着于丝状真菌构成的网状结构上。
- 王韬李鑫钢杜启云
- 关键词:驯化SEMTEM
- 电-生物反应塔处理含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水被引量:2
- 2008年
- 经Cd2+、Pb2+及Zn2+驯化所得的功能混合菌,在陶瓷小球表面挂膜后置于电-生物反应器内。在间歇实验中,Pb2+和Zn2+的最佳处理电压在3~4V之间,而Cd2+在4.5~5.5V之间。吸附60min时,Pb2+和Zn2+达到了平衡,Cd2+在120min时达到平衡。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3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连续实验开始15h后,反应器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达到稳定。同间歇处理废水方法相比,连续流程去除的重金属离子总量大大增加,但达到平衡的时间较长,且处理效果较差。
- 王韬李鑫钢杜启云
-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
- 噬酚功能微生物的驯化及SEM电镜表征被引量:3
- 2008年
- 介绍了噬酚混合微生物的培养、驯化流程,对苯酚驯化后的功能微生物进行SEM表征.结果表明,经高浓度苯酚驯化后,微生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但适应性个体数量明显增加,且细胞结构、表面形态均发生显著变化;球状菌和丝状真菌紧密共生,大量球状菌附着于丝状真菌构成的网状结构上.
- 王韬李鑫钢杜启云
- 关键词:苯酚驯化SEM
- 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3
- 2008年
- 论述了物理方法、生化法、高级氧化法等工艺方法治理含酚废水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王韬李鑫钢杜启云
- 关键词:苯酚废水物理方法降解生化法高级氧化法
-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9
- 2008年
- 介绍了治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物理法、物理化学法、普通化学法、生化法及电化学法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电一生物耦合法处理该类废水的最新趋势;指出将不同治理技术加以耦合,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优点、取长补短,并尽量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将是该类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 王韬李鑫钢杜启云
- 关键词: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物理法生化法电化学法
- 用阴极放大的电-生物膜固定床反应塔处理含Zn^(2+)废水
- 2007年
- 经Zn2+驯化所得的功能混合菌,在陶瓷小球表面挂膜后置于电-生物反应器内.考察该反应器在间歇实验与连续实验过程中对于Zn2+的去除效果,并对吸附时间、Zn2+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值等实验条件对Zn2+吸附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间歇实验中,当Zn2+初始质量浓度较高时,吸附很快达到饱和,吸附率随之下降,低初始质量浓度下生物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未达到饱和,对吸附率影响不大;pH值在7~9范围内时,吸附效果最好;连续实验进行44 h后,出水口处重金属离子吸附率达到了稳定;同间歇处理废水方法相比,连续流程处理的重金属离子总量大大增加,但达到稳定平衡所需时间较长,处理效果较差.
- 王韬李鑫钢杜启云
- 关键词:废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