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A058)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代建鹏杨兴林更多>>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中的三个痼疾
- 2013年
- 随着文本解读的兴起,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三个老问题:脱离语境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诠释不足以及从当代现实出发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主要目标不再是照着说而是接着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反思中国的马哲形成史研究以找到接着说的可靠支点。
- 代建鹏
- 关键词:历史语境
- 宗教、理性与国家: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 2012年
- 宗教、理性与国家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三个基本概念,宗教观、理性观与国家观构成了马克思这一时期思想的基本框架,其中,理性观是核心。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结构中,宗教是超验的,理性是先验的,国家是经验的,三者的矛盾表明马克思的理性主要是一种总体性,具有思辨性、二元性和神秘性。这使得马克思的理性世界观与理性国家观陷入困境与危机之中。
- 代建鹏杨兴林
-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莱茵报》总体性
- 回到马克思三题——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方法论
- 2012年
-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由于未能明确确立研究对象,在方法论上陷入困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对前苏联研究的这一方法论不足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断努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通过文本解读成功实现了研究方法论的转换。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文本解读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有许多具体的理论问题亟待解决。
- 代建鹏
- 关键词:方法论《回到马克思》文本解读
-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共同创作《神圣家族》
- 2012年
-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问题的重要坐标。《神圣家族》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共同撰写《神圣家族》,即追问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撰写《神圣家族》时思想为什么能达成一致。深入考察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可以发现,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为二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动力,而对人民的同情与尊重则始终是二人思想发展的根本指引。
- 代建鹏
- 关键词:《神圣家族》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人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