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01046) 作品数:5 被引量:29 H指数:3 相关作者: 何向明 王莉 李建军 欧阳明高 高剑 更多>>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宜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硫化聚丙烯腈 被引量:2 2012年 在一定温度下,有机聚合物会与硫(s)单质发生脱氢硫化反应,生成导电聚合物一一硫复合材料,这类材料以导电高分子为主链,能够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S-S基团则以化学键连接在主链上,这样一来,大部分S元素在放电时仍在正极材料附近,进而确保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赵鹏 王莉 李建军 高剑 姜长印 万春荣 何向明关键词:硫化反应 正极材料 聚丙烯腈 电池 导电聚合物 导电高分子 锂离子电池LiFeO_2基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2年 LiCoO2是目前商品锂离子电池中最广泛应用的正极材料,然而其价格昂贵且对环境有害,促使人们研究开发新型正极材料。由于Fe是地球上最丰富且无毒的金属,具有与LiCoO2相似岩盐结构的LiFeO2研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综述了LiFeO2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制备与性能,展望了LiFeO2基锂离子电池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李建刚 罗晶 李建军 王莉 何向明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V_2O_3系PTC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1年 PTC陶瓷材料是一种在基础科学和应用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用途的电子材料,可被用于自动调节加热器、温度传感器、保护和延时开关等工业产品。与其他PTC陶瓷材料相比,V2O3系PTC陶瓷材料在常态下有比较低的电导率和大的通流能力,其PTC效应来源于金属-绝缘体相变诱发的体效应,相变中没有晶体结构的变化,可用作过电流保护。通过改变掺杂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V2O3系PTC陶瓷材料会发生顺磁金属相和顺磁绝缘相的相变,这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由电子强关联作用引起的莫特转变,因此V2O3系PTC陶瓷材料可以为许多理论模型和实验手段提供一个检验平台。相对于其他PTC材料,V2O3系陶瓷材料的PTC效应来源于一种体效应,其PTC特性不受电压和频率的影响。由于相变过程中有电导的变化,可以作为导电材料来改善高温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简单介绍了PTC陶瓷材料的研究背景及分类,总结了V2O3系PTC陶瓷材料的产生机制、主要特点、影响因素和制备方法,并展望了V2O3系PTC陶瓷材料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张兆刚 陈敏 李建军 赵晨辰 赵成明 何向明关键词:PTC陶瓷材料 相变 掺杂 钠离子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13年 钠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性能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储能领域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本文阐述了钠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对钠离子电池研究的正负极材料、电解质的制备以及其电化学性能作了概述性讨论。正极材料有氧化物型、聚阴离子型;负极材料有碳基材料、钛基材料和合金负极材料等;电解液有有机溶剂电解液和凝胶聚合物电解液,并分别阐明了各种材料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指出了这类高效钠二次电池体系有可能逐渐替代锂离子电池,并指明了现阶段发展钠离子的主要问题是不同体系材料的相互匹配。 叶飞鹏 王莉 连芳 何向明 田光宇 欧阳明高关键词:钠离子电池 正极 负极 电解质 磷基可逆储锂材料研究 <正>随着全球能源与环境危机加剧,新型能源及其应用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1,2]。电池作为电能存储装置,在能源存储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高能电池,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及储能电池的理想电源... 王莉 孙文婷 李建军 郭建伟 何向明关键词:红磷 锂离子电池 复合材料 文献传递 锂硫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2年 目前,就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而言,从镍氢电池的80wh/kg到锂离子电池的150Wh/kg,再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180Wh/kg,科学家不断地把电池的能量密度推向更高的水平。 赵鹏 王莉 杨聚平 李建军 高剑 何向明 欧阳明高关键词:锂硫电池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能量密度 动力电池 镍氢电池 科学家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paration of CNTs-doped LiFe1-xMgxO4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1.Introduction Many kinds of cathode materials used in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 Keqiang Ding~(1,2),Haitao Jia~2,Li Wang~(1*),Xiangming He~1 1 Institute o f Nuclear & New Energy Technology,Beijing Key Lab of Fine Ceramics,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16,P.R.China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