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7001)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晓锋何凌燕冯凝刘芮伶袁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有机气溶胶
  • 2篇气溶胶
  • 2篇夏季
  • 2篇挥发
  • 1篇大运会
  • 1篇亚微米颗粒
  • 1篇有机物
  • 1篇正矩阵
  • 1篇深圳大运会
  • 1篇夏季大气
  • 1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 1篇矩阵
  • 1篇化学组成
  • 1篇挥发性有机
  • 1篇挥发性有机物
  • 1篇半挥发性
  • 1篇PM1
  • 1篇大气挥发性有...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何凌燕
  • 3篇黄晓锋
  • 1篇陆思华
  • 1篇袁斌
  • 1篇邓彦阁
  • 1篇曾立武
  • 1篇刘芮伶
  • 1篇冯凝
  • 1篇宫照恒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夏季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的半挥发性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热扩散管TD(Thermal Denuder)与高分辨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 F-AMS)联用法,于2013年6—7月对华北地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香河的大气PM1(亚微米颗粒物)及其组分〔OM(有机质)、SO42-、NO3-、NH4+、Cl-〕进行连续在线观测,并实现了PM1不同化学组分半挥发性特征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ρ(PM1)平均值为(47.9±47.3)μg/m3,其中OM贡献最大,达到38.2%〔ρ(OM)占ρ(PM1)的比例,下同〕,之后依次为SO42-(33.7%)、NH4+(13.8%)、NO3-(12.3%)、Cl-(2.0%).在PM1的各化学组分中,NO3-和Cl-的MFR(质量剩余分数)值最低(约0.40),表明二者的半挥发性最高,当温度为50℃时,约60%的NO3-或Cl-进入气相中;SO42-的半挥发性最低,在50℃时仍有约90%的质量剩余;而OM和NH4+的半挥发性居中.NO3-的半挥发性受大气PM1污染水平的影响,50℃时其半挥发性随着ρ(PM1)的增加而升高.当温度从50℃升至200℃时,残留有机气溶胶的O/C(原子数比)从0.47增至0.60,说明半挥发性组分多为氧化态较低的有机化合物.此外,真空动力学粒径在60~2 000 nm的颗粒物在不同粒径段表现出相近的半挥发性.大气PM1半挥发性的定量分析结果可为全面认识大气颗粒物的物化性质及污染机理提供数据,也有助于空气质量模型的完善.
黄聪妮黄晓锋王少霞邵世云王晓飞曾立武何凌燕
关键词:半挥发性有机气溶胶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在线测量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及来源研究——以深圳夏季为例被引量:17
2012年
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分析技术在近些年才有突破性发展.为了解深圳大气中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和NMHCs的组成和浓度的演变规律与来源特征,2011年夏季在深圳利用先进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技术对①生物质燃烧示踪物、②生物源排放挥发性有机物、③芳香烃类以及④含氧挥发性有机物等4类VOCs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观测.结果显示,深圳OVOCs和NMHCs浓度水平普遍高于国外,且本地甲苯、甲醇和异戊二烯有较强排放,它们的浓度分别为(3.86±5.85)、(16.06±13.88)和(0.75±1.12)ppbv(parts per billion by volume:10-9),主要受本地的溶剂使用挥发以及夏季高温高日照的影响;不同类VOCs有不同的月际变化,但大部分VOCs浓度5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分析表明这是气象条件和排放源源强变化的综合作用结果;通过研究OVOCs的日变化曲线发现OVOCs不仅来源于一次源的排放,还源于NMHCs的二次转化,其中甲醇和丙酮可能还源于生物质燃烧,乙醛和MEK还受生物源排放的影响;最后结合反向轨迹发现深圳夏季源于洋面的气团对苯乙烯和C9芳香烃的传输作用较大,源于内陆的气团对MEK、乙醛和甲苯的传输作用较大,而甲醇、丙酮、苯等主要受本地源排放的控制.
刘芮伶黄晓锋何凌燕袁斌陆思华冯凝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
基于高分辨质谱在线观测的2011深圳大运会前后PM_1化学组成与粒径分布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利用先进的高分辨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于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前后(2011年8月3日~9月22日)对深圳市区大气亚微米细粒子(PM1)化学成分和粒径分布进行了在线测量.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PM1质量浓度平均为51.1±32.6gm3,其中有机物占颗粒物总质量的37.9%,硫酸盐为37.1%,铵盐11.9%,黑碳6.6%(由一台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单独测量),硝酸盐5.8%,氯化物0.6%.观测期间各成分(除黑碳外)的粒径分布峰值位于真空动力学粒径550nm附近,而有机物在较小粒径范围(100~200nm)仍有较多质量分布,显示出本地一次源的明显贡献.基于高分辨有机质谱计算得到的有机气溶胶的平均元素组成为:碳34.0%、氢53.2%、氧12.0%和氮0.8%(原子个数百分比),对应的OM/OC(有机物与有机碳质量比)平均值为1.66±0.16.采用正矩阵因子解析(PMF)模型对有机气溶胶高分辨质谱进行因子解析,得到三类有机气溶胶:HOA(还原态有机气溶胶),SV-OOA(半挥发氧化态有机气溶胶)和LV-OOA(低挥发氧化态有机气溶胶),分别占有机物总量的31.3%,39.8%和28.9%,说明二次有机气溶胶(以SV-OOA和LV-OOA之和代表)是有机气溶胶的主体部分.结合气团来源分析不同时段PM1化学组成和粒径分布特征表明,大运会召开期间PM1质量浓度水平比整个观测期间的平均值低60.7%,是气团来自洋面等有利气象条件和黄标车限行等污染源控制措施的综合作用结果.
宫照恒薛莲孙天乐邓彦阁何凌燕黄晓锋
关键词:化学组成粒径分布有机气溶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