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0125312)

作品数:30 被引量:307H指数:12
相关作者:郑强宋义虎沈烈章明秋胡洪国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理学
  • 11篇化学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乙烯
  • 7篇聚乙烯
  • 7篇高密度聚乙烯
  • 5篇炭黑
  • 5篇纳米
  • 4篇动态流变行为
  • 4篇模量
  • 4篇复合材料
  • 4篇高分子
  • 4篇HDPE
  • 3篇导电性
  • 3篇低模量
  • 3篇动态粘弹性
  • 3篇氧化硅
  • 3篇有机硅
  • 3篇碳纳米管
  • 3篇硫化
  • 3篇纳米管
  • 3篇二氧化硅
  • 3篇分子

机构

  • 31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4篇杭州之江有机...

作者

  • 31篇郑强
  • 7篇宋义虎
  • 6篇章明秋
  • 6篇沈烈
  • 6篇胡洪国
  • 4篇杜淼
  • 4篇李文春
  • 4篇陈春荣
  • 4篇陶小乐
  • 3篇刘歆洁
  • 3篇上官勇刚
  • 3篇周剑锋
  • 3篇彭懋
  • 3篇林薇薇
  • 3篇吴刚
  • 2篇曹艳霞
  • 2篇董琦琼
  • 2篇徐博
  • 2篇陈永良
  • 2篇孙晋

传媒

  • 13篇高等学校化学...
  • 5篇高分子学报
  • 5篇高分子材料科...
  • 5篇功能材料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7篇2006
  • 12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丙烯合金PP-c的晶相结构及形态被引量:13
2005年
用偏光显微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聚丙烯合金PP c的结晶形态.发现PP -c的晶相结构中不仅存在α-晶型聚丙烯(α- PP ) ,也存在着β-晶型聚丙烯(β-PP) .计算了不同乙烯含量PP c的结晶度和β- PP含量.表明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β- PP的含量增加,而PP- c的结晶度下降.通过与同等熔融结晶条件下等规聚丙烯(iPP)的结晶形态相比较,发现乙烯组分含量的增加,改变了球晶的生长状况,降低了PP- c晶相的晶体完整性.
上官勇刚郑强彭懋
关键词:聚丙烯合金晶相结构广角X射线衍射Β晶型球晶整性
EPDM受热氧化与动态流变行为被引量:25
2005年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高温氧化与动态粘弹响应之间的关系.在熔体状态下,EPDM的动态粘弹行为随温度升高而改变,呈现出非均相结构的流变响应特征;加入复合抗氧剂后,EPDM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呈现均相体系的流变响应特征.这些结果表明,流变响应特征的改变与受热导致EPDM熔体氧化进而引起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低频区域粘弹函数对EPDM结构变化具有敏感响应,2 0 0~2 2 0℃可明显观察到受热氧化导致EPDM结构的生成.
曹艳霞郑强杜淼
关键词:EPDM动态流变行为热氧化复合抗氧剂温度升高相结构
聚氯乙烯/炭黑导电复合体系的压阻行为被引量:8
2005年
研究了聚氯乙烯/炭黑(PVC/CB)导电复合体系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压阻行为,发现CB含量对电阻-机械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当CB含量低于渗流阈值时,PVC/CB复合材料呈现PPC效应;而高于渗流阈值时,呈现NPC效应.在渗流阈值附近,单轴压缩可诱导NPC效应的出现,或者抑制PPC效应.
徐文武宋义虎周剑锋郑强章明秋
关键词:聚氯乙烯炭黑
由改进的BSW模型研究SEEPS嵌段共聚物的动态黏弹行为被引量:3
2005年
研究了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EPS)熔体的黏弹行为,求解了一些特征黏弹参数.并用改进的BSW模型模拟了松弛时间谱,给出了弹性体SEEPS最长的松弛时间(τmax).用时温叠加原理得到的储能模量(G′)-频率(ω)曲线在低ω区域出现了明显的“第二平台”.我们认为,平台的出现是由于SEEPS长链分子缠结所致.其中,PS硬段为缠结点,对大分子链的运动产生拓扑限制作用.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可用WLF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很好地模拟移动因子(αT)随温度的变化,黏流活化能(Ea)为127.88kJ/mol.计算得到的平台模量(GN0)为5.646×104Pa,缠结分子量(Me)为49634.
王万杰郑强郁秋明
关键词:SEEPS动态黏弹行为苯乙烯嵌段共聚物W模型BS储能模量
短碳纤维填充HDPE复合体系的渗流网络与压阻行为被引量:8
2004年
研究了短碳纤维 ( Short carbon fiber,SCF)填充高密度聚乙烯 ( HDPE)导电复合体系的渗流 ( Percola-tion)与压阻行为 ( Piezoresistive behavior,PRB) ,发现 SCF经物理接触而形成的导电网络是复合材料导电的根源 .体系的压阻行为呈现浓度依赖性 .受压时 SCF间隙的减小与渗流网络的局部破坏 -重建过程随填料浓度、载荷大小和力学循环次数的变化而变化 ,导致 PRB表现为电阻负压力系数 ( NPC)、电阻正压力系数( PPC)或两者兼有的现象 .讨论了体系 PRB的稳定性 ,发现由于 HDPE基体的塑性永久形变 ,电阻 -时间基线随着压缩循环的进行而发生漂移 。
周剑锋宋义虎郑强吴刚沈烈
关键词:短碳纤维高密度聚乙烯稳定性导电材料
低模量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9
2005年
制备了不同低模量高延伸率室温硫化有机硅密封材料,并考察了扩链剂类型和用量、固化温度和时间对材料性能和交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酰胺型扩链剂效果明显;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硫化对力学性能不利。30°С硫化7天交联度可达到80%以上,各种力学性能均可达到使用要求。
陈春荣郑强胡洪国刘歆洁林薇薇陶小乐
关键词:有机硅密封材料低模量扩链剂交联度
LDPE/EVA/蒙脱土熔融插层纳米复合体系稳态剪切流变行为被引量:9
2004年
 用平行板和毛细管流变仪测定并研究了具有剥离结构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熔体的稳态剪切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蒙脱土含量较低的复合物熔体,在低剪切速率下,即出现剪切变稀现象;而在较高剪切速率下,填充物浓度对体系熔体的剪切粘度影响较小;与基体树脂相比较,蒙脱土的加入,使其熔体的非牛顿指数降低,粘流活化能略有增加。
杨红梅郑强徐博
关键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多相多组分高分子体系动态流变学研究
根据动态流变学基本理论,介绍多相多组分高分子体系动态流变学行为,评述动态流变学方法在研究粘弹性、多组分体系相行为及功能材料特性的最新进展,认为动态流变学方法是研究其体系形态与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
郑强
关键词:粘弹性
HDPE氧化交联与动态流变行为被引量:35
2004年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 ( HDPE)熔体在 2 0 0℃的动态流变行为 ,比较了空气、氮气及加入抗氧剂 B2 1 5情况下体系动态粘弹行为的差异 .研究表明 ,在空气环境中 ,HDPE在低频区域出现特征粘弹行为 .随着测试前热处理时间的延长 ,动态储能模量 ( G )明显增加 ,在低频率 ( ω)区域 lg G ~lgω关系呈现平台特征 .同时损耗角 tanδ变小并出现极大值 .在氮气环境中 ,上述特征粘弹行为存在但不明显 .在加入抗氧剂的条件下 ,特征粘弹行为完全消失 .这些现象归因于高温下
吴刚郑强江磊宋义虎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HDPE动态流变行为高温
PMVS/SiO_2复合体系中粒子表面处理对动态粘弹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The dynamic viscoelastic behavior of polysiloxanes filled with ultrafine SiO 2 has become ever-lasting important due to its unique properties. In present article, the influence of SiO 2 treated with silane coupling agent bis(3-triethoxysilyl)tetrasulfane(TESPT) on dynamic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uncured polymethylvinylsiloxane(PMVS)/ultra fine-silica(SiO 2) composit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 advanced rheometric expansion system(AR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25 ℃, strain(γ) from 0.01% to 100% and frequency(ω) from 0.01 to 100 rad/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reated SiO 2 particles leads to the frequency-dependent storage modulus(G′) which approaches linear viscoelastic behavior in the lower frequency region. Based on an examination of the dynamic viscoelastic behavior and TEM observation, we owe these characteristics to improved dispersion of SiO 2 particles in the polymer matrix due to their surface-treatment as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case. On the other hand, dynamic viscoelastic behavior sensitively reflects the dispersion of SiO 2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from 100 to 500 nm, which further evidence the promotion of filler dispersion induc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TESPT.
陈春荣郑强胡洪国
关键词:二氧化硅动态粘弹性高分子材料溶液共混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