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9-04)

作品数:13 被引量:125H指数:7
相关作者:强小科徐新文方小敏符超峰陈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岩石
  • 5篇岩石磁学
  • 4篇盆地
  • 4篇黄土
  • 4篇黄土高原
  • 3篇粘土
  • 3篇气候
  • 3篇红粘土
  • 3篇磁化率
  • 2篇岩石磁学性质
  • 2篇伊犁盆地
  • 2篇粒度
  • 2篇湖相沉积
  • 2篇磁学特征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第三纪
  • 1篇形成环境
  • 1篇岩石磁学特征
  • 1篇早第三纪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兰州大学
  • 4篇长安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徐新文
  • 6篇强小科
  • 5篇方小敏
  • 4篇符超峰
  • 4篇赵辉
  • 4篇陈艇
  • 3篇孙玉芳
  • 3篇宋友桂
  • 3篇昝金波
  • 2篇苗运法
  • 2篇李传想
  • 2篇敖红
  • 1篇孙有斌
  • 1篇安芷生
  • 1篇滕晓华
  • 1篇戴霜
  • 1篇王永莉
  • 1篇白艳
  • 1篇杨胜利
  • 1篇艾莉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粉尘沉积的岩石磁学空间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查明末次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粉尘沉积的岩石磁学空间特征,对取自黄土高原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4个末次冰期以来黄土剖面的全新世古土壤(S_0)和马兰黄土(L_1)样品进行岩石磁学研究。结果显示,各剖面样品中磁性矿物均以磁铁矿为主,不同程度的含有磁赤铁矿和赤铁矿。S_0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含量高,磁晶粒度相对更细,高矫顽力矿物比例少;L_1中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含量减少,高矫顽力磁性矿物(如赤铁矿)含量相对增多,磁晶粒度更接近于多畴(MD)。空间上,黄土高原磁赤铁矿的含量由西北向东南增加,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由西北向东南减少,磁性矿物的平均粒径由西北向东南减小。磁化率增强受气候因素和源区输入物质的双重控制,磁化率的增强程度有西北向东南增加。
强小科孙玉芳陈艇高新勃赵辉徐新文
关键词:黄土高原岩石磁学
天山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被引量:5
2013年
天山北坡海拔2400-2700rn不同高度的地貌面上分布有大片风成黄土,是详细研究我国西北内陆极端干旱区形成演化过程和中亚内陆黄土岩石磁学性质与物源物质、气候条件相互关系的理想材料。通过对天山北坡沙湾县东湾镇清水河第6级阶地黄土剖面进行采样、高精度的磁化率及其他岩石磁学参数的测量分析,发现天山黄土的磁学性质主要为低矫顽力的亚铁磁性矿物(如磁铁矿和磁赤铁矿)所主导,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沉积序列明显不同。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天山黄土磁化率的影响微弱,而来自源区的粗颗粒磁铁矿含量的增加是天山地区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影响机制。磁化率和粒度自0.8Ma以来逐渐增加和变粗的趋势,可能是对亚洲内陆中更新世以来干旱化过程的响应。
滕晓华张志高彭文彬昝金波方小敏
关键词:黄土磁化率岩石磁学
晚渐新世以来中国黄土高原风成红粘土序列的发现:亚洲内陆干旱化起源的新记录被引量:42
2010年
亚洲内陆荒漠的扩张影响了环境改善及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亚洲内陆干旱化成为古气候研究热点,其起始年代始终是这一研究的焦点问题.中国黄土高原晚新生代风成黄土和红粘土沉积作为研究亚洲内陆干旱化的理想载体,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本文对黄土高原西部庄浪钻孔654m的岩芯进行了磁性地层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庄浪岩芯记录了25.6~4.8Ma的连续磁极性变化序列,主要由高分辨率的风成红粘土序列构成,最早的风成红粘土出现于25Ma,表明亚洲内陆干旱化至少在晚渐新世已经出现,这为研究晚渐新世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质记录.
强小科安芷生宋友桂常宏孙有斌刘卫国敖红董吉宝符超峰吴枫卢凤艳蔡演军周卫健曹军骥徐新文艾莉
关键词:黄土高原磁性地层晚渐新世
中国黄土沉积物的磁性增强机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黄土沉积物很好地记录了第四纪以来丰富的地磁场和古气候信息,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回顾近年来中国黄土沉积物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总结黄土沉积物磁性增强的主导机制,并提出黄土研究中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如成土作用、埋藏、浅育化作用等对剩磁记录的影响和磁学信息的分离等。
徐新文强小科符超峰赵辉陈艇
关键词:成土作用
伊犁盆地黄土分布、年代及粉尘来源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结合野外考察对处于西风区的伊犁黄土的分布、年代和粉尘来源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探讨了伊犁盆地黄土堆积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伊犁黄土主要分布在山前丘陵和高阶地上,这些地貌部位堆积厚度最大,黄土沉积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明显;已有的剖面年代学研究表明伊犁黄土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与新疆其它地区黄土开始大范围堆积的时间大体一致,但还可能有比中更新世更老的黄土存在;粒度分布和矿物表面形态特征表明伊犁黄土可能是近源物质与远源粉尘沉积作用叠加的结果,不同地区黄土在堆积过程所受到动力条件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伊犁黄土中粘土组分可能主要来自中亚荒漠和伊犁河中、下游地区,西风带来的粉尘对伊犁盆地不同地区黄土的贡献率不同。
李传想宋友桂王乐民
关键词:伊犁盆地黄土粒度
不同气候带内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孢粉记录的环境对比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位于非季风区的柴达木盆地、过渡区的临夏盆地两个早更新世典型湖相沉积剖面孢粉记录的研究,揭示出早更新世柴达木盆地地带性植被整体以疏林草原/草原为主,临夏盆地早期为柏疏林草原后演变为针叶林/针叶林草原而后又演变为疏林草原;已有的季风区黄土高原孢粉资料表明三门古湖早期为疏林草原后演变为松林/针阔混交林,泥河湾古湖为针叶林后演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明早更新世时自西向东湿润程度增加,并且各地气候都较现在湿润,暗示着当时存在较强的东亚夏季风.
吴福莉方小敏苗运法董铭
关键词:早更新世湖相沉积孢粉生态环境
塔里木盆地风积物表土磁学特征及其与物源物质、气候条件的关系被引量:7
2011年
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土壤磁化率与气候的温湿程度(温度和降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目前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软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导致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磁化率作为一个夏季风代用指标在该区得到广泛应用.但相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比较成熟的岩石磁学研究来说,目前对主要由西风带所控制的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表土岩石磁学性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控制该区表土岩石磁学性质的主要原因也还不是十分清楚.为进一步理解不同气候、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磁化率与气候的关系,对塔里木盆地及其南缘49个风尘堆积表土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土样品的岩石磁学性质主要由来自源区的粗颗粒软磁性矿物所控制,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其影响非常有限.其中,沙漠样品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都表现为最低值,主要由富含软磁性矿物的颗粒含量较少所造成.亚砂土和黄土样品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均高于沙漠样品,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有明显减小的趋势,来自源区的粗颗粒软磁性矿物的含量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昝金波方小敏聂军胜杨胜利宋春晖戴霜
关键词:表土磁化率塔里木盆地岩石磁学
甘肃西山坪遗址岩石磁学性质及其研究意义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对甘肃西山坪遗址剖面样品进行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热磁分析、非磁滞剩磁和等温剩磁等一系列岩石磁学实验测试,分析环境磁学参数特征变化,试图探讨西山坪遗址研究意义,为今后深入研究该沉积序列蕴含的古环境记录提供了岩石磁学基础.结果表明:西山坪遗址剖面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主要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高矫顽力磁性矿物赤铁矿含量极其有限,越向剖面表层,强磁性矿物含量逐渐增加.磁性矿物颗粒表现出黄土的典型特征,以单畴、准单畴为主,含有一定量的超顺磁颗粒,颗粒度越向剖面表层越细.从物源上看,遗址沉积物主要来自近源的黄土风尘堆积,主要是风成堆积,并混合大量人类活动信息,给今后综合研究岩石磁学与人类活动特征的关系有一定借鉴意义.
李续彬强小科符超峰徐新文李鹏孙玉芳
关键词:岩石磁学
新疆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方法,对伊犁盆地昭苏剖面黄土和古土壤形成环境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伊犁古土壤层中>30μm、>40μm和>63μm等粗粒径组分含量较黄土层稍高,尤其是>63μm组分更为显著;伊犁古土壤形成时期,西风环流较强,导致古土壤层中存在大量粗颗粒的近源堆积物,气候存在突变性,是一个环境变化不稳定的时期;而黄土堆积时,西风较弱,气候变化相对稳定;古土壤形成时期虽降水相对较多,但气候较冷,导致其风化成壤作用并不强,而黄土堆积时降水与古土壤形成时期相当或者较少,但由于气候总体较为温暖,风化成壤作用相对较强。不同时期水热组合形式及其各自权重不同均会对伊犁黄土和古土壤风化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李传想宋友桂
关键词:伊犁盆地黄土古土壤粒度地球化学形成环境
黄土高原西部红粘土岩石磁学性质及其指示的亚洲内陆中中新世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12年
对黄土高原西部序浪红粘土进行详细岩石磁学分析表明,沉积物磁性由磁铁矿和赤铁矿主导,并且含有一定量的磁赤铁矿。中中新世大暖期红粘土中磁铁矿、磁赤铁矿含量显著升高;中中新世大暖期前后红粘土中的磁铁矿含量相对较低,赤铁矿相对含量较高,但并未显示较强的磁赤铁矿信息。磁性矿物的整体粒径表现为以SP,SD和PSD颗粒为主,MD颗粒较少。庄浪红粘土磁化率在16.5~13.8Ma出现峰值,与当时的夏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成壤作用较强造成的亚铁磁性矿物相对含量增加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中中新世大暖期,综合庄浪岩石磁学特征以及陆地和海洋的其他证据可以推测当时东亚冬、夏季风可能同时增强。
赵辉强小科敖红徐新文孙玉芳陈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