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B44B03)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5
相关作者:董俊德张燕英凌娟陈蕾王道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珊瑚礁
  • 4篇固氮
  • 3篇环境因子
  • 2篇多样性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群落
  • 2篇微生物
  • 2篇固氮菌
  • 2篇固氮微生物
  • 2篇保护区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珊瑚
  • 1篇上升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环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海南省海洋开...
  • 3篇海南省海洋与...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凌娟
  • 6篇张燕英
  • 6篇董俊德
  • 5篇陈蕾
  • 5篇吴瑞
  • 5篇王道儒
  • 4篇张偲
  • 4篇龙丽娟
  • 4篇王友绍
  • 3篇黄小芳
  • 2篇潘虎
  • 1篇黄晖
  • 1篇郑新庆
  • 1篇李涛
  • 1篇蔡创华
  • 1篇丁翔宇
  • 1篇林立
  • 1篇邓超

传媒

  • 5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与研究展望被引量:10
2014年
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对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海南珊瑚礁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吴瑞王道儒
关键词:珊瑚礁生物多样性
一株珊瑚礁-海草床复合生态系统固氮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8
2010年
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部分珊瑚礁退化后逐渐演替为以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为优势种的海草床群落,采用选择性无氮培养基从泰来藻植株的根际,分离得到一株固氮菌,编号为G33-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及固氮基因nifH的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以周生鞭毛运动,呈直杆状,菌落圆形,半透明乳白色,比较湿润,有光泽,直径约1mm,低凸,光滑,边缘比较整齐。最适培养条件为:氯化钠浓度25‰,生长温度为37°C,起始pH值为8。与成团泛菌标准菌株(ATCC27155TM)相比较,在碳源利用、精氨酸双水解、苯丙氨酸脱胺酶、鸟氨酸脱胺酶、以及生长温度和盐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以16SrDNA为基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成团泛菌属Pantoeaag-glomeransWAB1870进化距离最近,相似性大于99%。此外,利用乙炔还原法对固氮活性进行测定,其具有较高的固氮活性,达299.16nmolC2H2/(mL.h)。
凌娟董俊德张燕英蔡创华王友绍张偲
关键词:固氮菌RDNA
2008年夏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根据2008年8月15日—2008年9月7日南海北部调查期间所获得的网采浮游植物资料,对该海域的4个断面共计13个站位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多样性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关系等基本状况。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53属169种(含变种和变型),主要以暖水性、广温性和广布性种为主,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ceae)37属114种,占总种数的67.4%,甲藻门(Pyrrophyta)12属50种,占总种数的29.6%,蓝藻门(Cyanophyta)2属3种及金藻门(Chrysophyta)2属2种等。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18.06×104cells/m3,其中硅藻丰度平均值为55.72×106cells/m3,甲藻丰度平均值为0.81×106cells/m3。调查区域内的优势种包括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柔弱菱形藻(Nitzschia delicatissima),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和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藻类为聚类分析(UPMGA)将站点大致上分为4个生态区(珠江口生态区,吕宋海峡区,琼东上升流区和18°N断面区),结果表明,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比较相近的站点具有较高的群落结构组成相似性。
凌娟董俊德张燕英王友绍邓超林立陈蕾李涛龙丽娟
关键词:南海北部浮游植物聚类分析
三沙市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被引量:3
2013年
文章介绍了三沙市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工作建议。
吴瑞王道儒
关键词: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保护
海南三亚后海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9
2015年
分别采用鹞式调查法和断面监测法调查了海南三亚后海海域珊瑚的物种多样性、覆盖率、病害和补充量等指标,利用健康指数(CI)评估了后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初步分析了影响该区域珊瑚礁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后海海域造礁石珊瑚54种,覆盖率达到50%以上,珊瑚病害及死亡率低,珊瑚补充量高达4.5个·m^-2,CI值介于1.87-2.27,表明后海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非常健康。分析认为:后海海域浅水区域存在的海草床和大型藻类,以及珊瑚礁区高密度的植食性动物和夏季上升流的存在是该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原因。海草和海藻将陆源污染物过滤吸收,确保进入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水质良好;数量众多的植食性动物(如魔鬼海胆Diadema setosum等)调控了大型藻类和珊瑚之间的竞争关系,保证大型海藻不会威胁到珊瑚的健康生长;而后海海域夏季上升流的出现使得该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不会受到高温的影响,不会产生热白化现象。这样,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保证了后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
李元超杨毅郑新庆陈石泉
关键词:海洋生物后海珊瑚海草上升流
发展海洋特别保护区 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2014年
我国海南省三沙市海域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目前面临岛礁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的侵权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海洋主权的行使和海洋资源的利用。因此,三沙市大力发展海洋特别保护区,对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促进海洋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吴瑞王道儒
关键词: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权益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文章对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并借鉴几年来三亚珊瑚礁保护区依托"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开展多层次的保护行动及所取得的成效,提出加强资源监测、保护区共建、社区共管和公众意识教育的建议。
吴瑞丁翔宇王道儒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三亚湾壮实鹿角珊瑚组织内共附生固氮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以海南省三亚鹿回头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中一种常见的壮实鹿角珊瑚(Acropora robusta)为研究对象,用PCR-RFLP方法研究其组织内共附生固氮微生物固氮酶nifH基因的多样性;用TaqⅠ和HinfⅠ这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所获得的196个阳性克隆子进行RFLP分析,得到24个不同的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units),文库覆盖率为87.65%.利用Clustal W与Mega软件对nifH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聚成了3大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绿菌门(Choloria),大部分的文库序列(70.83%)与变形菌门的α亚簇和β亚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α-变形菌簇占66.67%,是本文库中的优势种;次优势类群为厚壁菌门,占整个文库OTUs的16.67%;绿菌门仅占12.5%.此外,在这株珊瑚样本中获得的24个克隆子中有13条nifH基因序列与它们最相近序列的相似性小于97%.综上结果表明该壮实鹿角珊瑚组织内的共生固氮菌的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而且还可能含有大量未被培养的新的固氮基因.
陈蕾张燕英董俊德凌娟潘虎张偲龙丽娟
关键词:固氮菌PCR-RFLP多样性
三亚湾珊瑚礁海域蓝藻群落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对三亚湾春季表层和底层蓝藻群落的空间分布差异和蓝藻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蓝藻丰度进行了计数,其结果显示,表层蓝藻丰度范围为0.70×104-2.37×104cells/mL;底层蓝藻的丰度范围为范围是0.99×104-1.81×104cells/mL.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多元统计学分析.DGGE图谱结果显示三亚湾表层和底层的蓝藻群落结构的组成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有些条带在同一站位的表层和底层都有出现而有些条带只存在于该站位的表层或者底层.表层和底层群落中的普遍存在蓝藻种都是Synechococcus或Synechococcus-like species(56.2%);此外,还有Chroococcidiopsis (6.3%),Cyanobium (6.3%)和Unclassified cyanbacterium (31.2%).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与表层和底层蓝藻群落结构组成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是不同的,其中与表层蓝藻群落结构组成显著相关的是叶绿素Chla,生化需氧量,硝酸盐和磷酸盐(P〈0.05),而与底层蓝藻群落结构组成显著相关的是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磷酸盐(P〈0.05);环境因子对三亚湾表层和底层蓝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差异的解释程度可分别达99.3%和58.3%.
凌娟张燕英董俊德王友绍黄晖陈蕾黄小芳龙丽娟张偲
关键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聚球藻
海草床生态系统固氮微生物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4
2012年
海草床生态系统是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其海草附着物中包括许多固氮微生物,通过生物固氮提供该生态系统"新"氮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氮对初级生产力的限制。通过对近些年来固氮活性的测定方法、固氮群落组成以及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较全面地分析了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固氮微生物研究现状,并在次基础上对海草床固氮微生物的系统研究进行了展望。
凌娟董俊德张燕英王友绍龙丽娟陈蕾黄小芳潘虎张偲
关键词:固氮生物研究方法环境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