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2006]63) 作品数:5 被引量:20 H指数:2 相关作者: 洪峰 喻仙 曾奇兵 杨鋆 张爱华 更多>> 相关机构: 贵阳医学院 复旦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氟砷污染对暴露人群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氟和砷对暴露人群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6年选择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村152例氟砷联合暴露者以及位于交乐村约13 km无高氟高砷暴露史59例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尿氟、尿砷及骨代谢效应指标尿羟脯氨酸(UHYP)和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骨强度指数(STI).结果 氟对UHYP、UNTX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9.785、4.225,P均〈0.01),对STI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183,P〉0.05).砷对UNTX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660,P〈0.05),对UHYP、STI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2.012、0.183,P均〉0.05).氟、砷的交互作用对UNTX有统计学意义(F=2.429,P〈0.01),但氟、砷交互作用对UHYP和STI无统计学意义(F=1.218、1.001,P均〉0.05).结论 氟可影响胶原代谢及骨吸收,砷主要影响骨吸收.氟砷混合暴露时对骨吸收影响较显著.对氟、砷暴露人群进行健康监测时,UNTX可作为评价氟砷污染致暴露人群骨代谢交互作用的生物学标志. 曾奇兵 刘云 张爱华 洪峰 杨鋆 喻仙关键词:氟 砷 环境暴露 氟砷污染对暴露人群骨代谢交互作用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氟砷对暴露人群骨代谢的交互作用。方法 2009年选择贵州省清镇市流长乡198例氟砷联合暴露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尿氟、尿砷及骨代谢效应标志尿羟脯氨酸(UHYP)和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骨强度指数(STI),以尿氟(UF)、尿砷(UAs)分组。结果 UNTX含量(26.82 nmol/mmol Cr)在低氟低砷水平低于氟、砷单独作用水平之和[(8.97+20.91)nmol/mmol Cr],UNTX含量(45.19、54.79 nmol/mmol Cr)在低氟高砷、高氟低砷水平高于氟、砷单独作用水平之和[(20.51+20.91)、(8.97+33.68)nmol/mmol Cr)],且氟、砷对NTX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砷对UHYP、STI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暴露水平下,氟、砷对NTX在低氟低砷水平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在低氟高砷、高氟低砷水平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氟、砷对UHYP、STI不存在交互作用。 曾奇兵 喻仙 杨鋆 洪峰关键词:氟 砷 骨代谢 氟砷致骨代谢损伤生物暴露限值基准剂量法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基准剂量法探讨燃煤氟砷污染致暴露人群骨代谢损伤的生物暴露限值,为预防氟砷暴露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提供骨损害方面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BMDS Version 2.1.2软件计算氟砷暴露人群尿氟、尿砷的基准剂量(BMD)及其可信限下限(BMDL)。结果氟、砷混合暴露引起骨代谢损伤的尿氟BMD及BMDL分别为1.96mg/gCr、1.32 mg/gCr;尿砷BMD及BMDL分别为120.11μg/gCr、94.83μg/gCr。结论建议氟、砷混合暴露引起暴露人群骨代谢损伤尿氟和尿砷的生物暴露限值分别为1.32 mg/gCr和94.83μg/gCr。 曾奇兵 刘云 洪峰 杨鋆 喻仙关键词:砷 慢性暴露 骨损伤 燃煤氟砷致骨代谢损伤的生物暴露限值初探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燃煤氟砷致暴露人群骨代谢损伤的生物暴露限值(BEL)。方法2009年选择贵州省清镇市流长乡198例氟砷联合暴露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检测尿氟、尿砷及骨代谢效应标志尿羟脯氨酸(UHYP)和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骨强度指数(STI)。应用BMDSVersion2.1软件计算燃煤氟砷致骨代谢损伤的尿氟、尿砷基准剂量(BMD)及其可信限下限(BMDL)。结果氟、砷混合暴露引起骨代谢损伤的尿氟BMD及BMDL范围分别为0.68—1.35mg/g Cr和0.57~1.11mg/g Cr;尿砷BMD及BMDL范围分别为8.36~18.77μg/gCr和7.12-15.40Cs/gCr。结论建议燃煤氟砷混合暴露引起骨代谢损伤的生物暴露限值,尿氟为0.57mg/gCr,尿砷为7.12μg/gCr。 曾奇兵 喻仙 杨鋆 洪峰关键词:氟 砷 燃煤砷污染地区砷中毒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燃煤砷污染对人群肾脏的损害作用、剂量-反应关系以及砷致肾功能损害的生物接触限值。[方法]以临床诊断并复查的燃煤型砷中毒患者122例为调查对象,无砷污染区居民123例为对照。检测尿砷(uAs)作为砷接触剂量,以尿β_2-微球蛋白(uβ_2-MG)、尿白蛋白(uALB)、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为肾损害的效应指标,并计算uAs的基准剂量(BMD)及其下限值(BMDL)。[结果]①砷中毒患者uAs、uβ_2-MG、uNAG、uAL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uAs与各肾功能指标间呈正相关,存在明显剂量一反应关系。②以uβ_2-MG、uNAG和uALB为效应指标时,uAs的BMD与BMDL分别为11.45μg/mmol Cr与8.90μg/mmol Cr、13.26μg/mmol Cr与10.43μg/mmol Cr、9.54μg/mmol Cr与7.48μg/mmol Cr。[结论]长期砷接触可引起人体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混合性损伤;砷接触与肾损害问存在明显剂量-反应关系;砷致肾功能损害的uALB生物接触限值为7.48μg/mmolCr;uALB可作为评价砷接触人群肾功能改变的敏感生物指标。 洪峰 张爱华 金泰廙关键词:煤 砷 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