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Y20060093)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谢文霞黄河夏君慧董海欣张劲军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眩晕
  • 3篇颈性
  • 3篇颈性眩晕
  • 3篇腹针
  • 1篇眩晕患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ET-1
  • 1篇针灸
  • 1篇证治
  • 1篇中医
  • 1篇中医分型
  • 1篇颈性眩晕患者
  • 1篇腹针治疗
  • 1篇TCD
  • 1篇CGRP
  • 1篇CGRP水平
  • 1篇ET
  • 1篇辨证
  • 1篇辨证治疗
  • 1篇传统针灸

机构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夏君慧
  • 3篇黄河
  • 3篇谢文霞
  • 2篇叶天申
  • 2篇张劲军
  • 2篇董海欣
  • 1篇陈勇
  • 1篇杨建荣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腹针与传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腹针组与传统针灸组,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疗效的对比,在不同时间点(针灸5次后与针灸10次后)进行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虽然腹针组的有效率高于传统针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从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的积分的改善情况的对比,P<0.01,腹针组症状改善优于传统针灸组;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有效率看,眩晕症状的改善,腹针组快于传统针灸组,而后伸不适却是传统针灸组改善快于腹针组。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颈性眩晕时同样有效,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
谢文霞董海欣叶天申张劲军夏君慧黄河
关键词:眩晕腹针传统针灸
腹针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比较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5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成气血亏虚组、肝肾阴亏组、痰湿阻滞组3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积分的改变情况与观察每个患者治疗前后TCD数值的改变。结果:观察3组患者的有效率,气血亏虚组最高、痰湿阻滞组最低,两组对比P<0.05,具统计学意义;从积分的改变来看,3组组内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对比都具统计学意义;观察治疗前后TCD检测数据,发现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加快患者,治疗后血流明显减慢,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减慢的患者治疗后血流明显增加,治疗前后对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颈性眩晕都有效,尤以气血亏虚型为佳;腹针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谢文霞董海欣叶天申张劲军夏君慧黄河
关键词:眩晕腹针中医分型TCD
腹针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浆ET-1 CGRP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腹针灸治疗对颈性眩晕患者的血浆ET-1、CG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4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进行腹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积分评估、血浆ET-1、CGRP水平变化的对比、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统计。结果:发现治疗前后积分评估显著升高,血浆ET-1水平显著下降;血浆CGRP水平显著升高;CGRP/ET-1的比值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提高,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可能通过对ET-1与CGRP的水平的调整,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机理之一。
谢文霞杨建荣陈勇夏君慧黄河
关键词:眩晕腹针ETCGR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