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0701050YZD)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徐瑚珊唐彬胡正国郭忠言武大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篇束流
  • 2篇终端
  • 1篇照射
  • 1篇照射剂量
  • 1篇束流强度
  • 1篇束流诊断
  • 1篇重离子
  • 1篇重离子加速器
  • 1篇湮灭
  • 1篇离子加速器
  • 1篇控制系统
  • 1篇加速器
  • 1篇飞行
  • 1篇飞行时间
  • 1篇氟化
  • 1篇氟化钡
  • 1篇IN-BEA...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胡正国
  • 3篇唐彬
  • 3篇徐瑚珊
  • 2篇赵铁成
  • 2篇章学恒
  • 2篇王建松
  • 2篇陈金达
  • 2篇徐治国
  • 2篇武大鹏
  • 2篇肖国青
  • 2篇毛瑞士
  • 2篇郭忠言
  • 2篇李强
  • 1篇宋海鸿
  • 1篇马朋
  • 1篇叶瑞平
  • 1篇郑建华
  • 1篇苏弘
  • 1篇陈若富
  • 1篇涂小林

传媒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用于浅层肿瘤重离子治疗的终端束流诊断控制系统被引量:1
2008年
设计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进行浅层肿瘤临床治疗试验研究中所使用的束流诊断安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束流强度监测及保护、剂量测量、扫描波形监测及保护3个部分。系统基于PXI系统及LabVIEW软件,给出了该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从系统建立时的多次测试结果以及实际临床治疗试验研究时的长期运行结果来看,该束流诊断控制系统在控制辐照剂量以及安全保护方面能够满足当前重离子加速器浅层肿瘤临床治疗试验的基本要求,为试验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毛瑞士肖国青赵铁成胡正国李强徐瑚珊徐治国章学恒唐彬涂小林郑建华宋海鸿詹文龙
关键词:重离子加速器束流诊断
重离子治癌终端的束流强度及剂量监测系统被引量:3
2011年
为实现重离子肿瘤治疗临床实验中对照射束流状态的实时监测,研制了束流强度及剂量监测系统,包括积分电离室、后续电流频率转换电路及LabVIEW数据获取处理三部分。利用闪烁体探测器和标准剂量计测试了系统的线性响应和得到剂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系统在束流临床照射流强范围内的线性响应好于90%,其实时反馈的临床照射剂量偏差小于5%。同时束流强度及剂量监测系统与安全控制系统相结合,保证束流照射状态满足临床照射的安全要求。
唐彬徐治国胡正国毛瑞士赵铁成苏弘武大鹏陈金达唐述文马朋孙志宇王建松李强徐瑚珊肖国青郭忠言
关键词:照射剂量
用于In-Beam TOF-PET的时间校正系统被引量:2
2011年
设计和构建了用于In-Beam TOF-PET时间校正的定时系统。该系统是由1对BaF2(φ40mm×45mm)晶体耦合到光电倍增管XP2020Q和标准核电子学插件构成。经测试,系统对511keVγ射线测量的最佳符合时间分辨达576ps。对光电倍增管、信号读取方式、定时放大器以及甄别器等对该定时系统时间分辨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从光电倍增管打拿级引出信号的读取模式的系统分辨率最佳;光电倍增管类型,尤其是它的上升时间和电子渡越时间对定时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光电倍增管的上升时间和电子渡越时间越短,其定时性能越好。系统的定时性能也与电子学插件的组合有关。
陈金达徐瑚珊陈若富胡正国唐彬武大鹏岳珂于玉洪章学恒孔洁叶瑞平王建松张雪荧郭忠言
关键词:飞行时间湮灭氟化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