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05B05)
- 作品数:12 被引量:119H指数:6
- 相关作者:周纯武李静欧阳汉张仁知刘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致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影像及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28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行420例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63例肾癌患者行96例次经肾动脉介入治疗(部分例次经腰动脉介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和肾癌患者的介入治疗之和占同期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的2.0%。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8例次脊髓损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恶性肿瘤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肾癌经肾动脉、腰动脉介入治疗,脊髓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2%、2.1%,1例次具有右膈动脉侧支供血的肝癌对右膈动脉行TACE术时出现脊髓损伤。同期的其他介入治疗(如腹腔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无脊髓损伤。血管造影仅1例次(1/8)显示脊髓根动脉及脊髓前动脉,造影即刻至数小时出现脊髓损伤症状。使用大剂量激素、血管扩张剂、脱水剂、神经营养剂等治疗,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脊髓功能在0.5~3.5个月左右基本恢复。结论:恶性肿瘤经动脉介入治疗可导致脊髓损伤发生,血管造影脊髓根动脉及脊髓前动脉显示率低,术前及术中应以多种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率,术后积极治疗、尽早进行康复训练,脊髓功能可基本恢复。
- 许飞李忱瑞周纯武史仲华孙伟
- 关键词: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并发症脊髓损伤
- 64排螺旋CT结肠成像评价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被引量:23
- 2009年
- 目的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结肠成像(CTC)对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68例疑诊结直肠病变者进行CT扫描,其中91例有手术病理、增强CT扫描等完整资料,将影像诊断TN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TN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分期总准确率为92.31%(84/91),评价肿瘤浆膜外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57%(69/70)和85.00%(17/2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3%(69/72)和94.44%(17/18)。N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2.42%(75/91),评价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80%(36/41)和96.00%(48/5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4%(36/38)和90.57%(48/53)。结论64排螺旋CTC对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
- 刘媛周纯武张红梅蒋力明姜军王爽马霄虹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分期
- MRI对乳腺癌术前评估的价值:与X线摄影、超声比较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术前评估的价值,并与X线摄影、超声比较。方法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接受乳腺动态增强MRI、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8例,导管内癌伴局灶浸润3例,导管内癌2例,黏液腺癌合并广泛高级别导管内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其中病理报告局部多灶5例,导管内播散10例。将三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癌的检出、病变大小及范围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4.29%和82.86%。MRI对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和超声(P<0.05)。MRI、X线和超声检查对病灶大小评价与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0.87、0.70,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MRI、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对局部多灶及导管内播散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00%、80.00%、88.57%;66.67%、95.00%、82.86%;33.33%、95.00%、68.57%;其中MRI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摄影(P=0.042)和超声检查(P=0.000)。结论MRI在乳腺癌术前检出、病变大小及范围评估方面优于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
- 李静周纯武欧阳汉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X线摄影术超声检查
- 94例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3.0T MRI表现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3.0T 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形态、强化方式及时间-强度曲线(TIC)等MR影像特征。结果 94例乳腺癌包括11例导管原位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Ⅰ级、44例浸润性导管癌Ⅱ级、20例浸润性导管癌Ⅲ级及14例其他病理类型。导管原位癌全部为均匀强化,72.73%(8/11)病灶形态为沿导管、小叶分布的多发结节状、片状;浸润性导管癌Ⅰ级病灶TIC80.00%(4/5)为速升缓降型,60.00%(3/5)为分叶状,60.00%(3/5)均匀强化;72.73%(32/44)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病灶表现为分叶状及分叶状带毛刺,63.64%(28/44)为均匀强化,TIC59.09%(26/44)为速升缓降型、22.73%(10/44)为速升平台型;90.00%(18/20)浸润性导管癌Ⅲ级病灶表现为分叶状和不规则形,80.00%(16/20)为均匀强化和边缘强化为主,TIC50.00%(10/20)为速升缓降型、40.00%(8/20)为速升平台、速升缓降混合型。结论乳腺癌的MRI表现复杂多样,但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 张仁知周纯武欧阳汉李静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孤立性肺结节的灌注曲线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CT灌注曲线,评价CT灌注曲线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71例病例,男45例,女26例,年龄18~90岁,平均55.5岁。恶性58例,良性13例,行CT灌注成像,造影剂用量40ml,注射速度4ml/s。绘制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结果:恶性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为3种类型,I型:曲线升支较陡直,达峰值后,曲线缓慢下降,末端仍高于增强前密度;II型:曲线升支及降支均较陡直,降支降到一定程度后,持续在一个较平直的状态直至扫描结束;III型:曲线升支陡直,达峰值后,几乎没有降支,持续在较高的水平或继续缓慢上升。良性病灶的增强曲线表现为四种类型:I型:曲线上升及下降缓慢,整个曲线较低平,增强幅度小于10Hu;II型:曲线上升缓慢但幅度较大,降支明显;III型与恶性病灶的第二种增强方式相同;IV型与恶性病变的第三种曲线相同。结论:良恶性肺结节的CT灌注曲线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作用。
- 邢宁蔡祖龙赵绍宏聂永康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CT
- ^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T分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均于原发肿瘤切除术前行18F-FDG PET/CT和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由两名有PET/CT诊断经验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根据屏气CT和PET/CT图像对肿瘤行T分期。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和PET/CT的分期结果进行比较。T分期参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修订的第7版肿瘤分期手册标准。结果以手术病理分期为金标准,CT正确分期69例,PET/CT正确分期75例,CT及PET/CT的符合率分别为75.56%和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例为中央型肺癌合并肺不张,CT正确分期3例,PET/CT正确分期6例;5例同侧肺内转移,CT正确诊断2例,PET/CT正确诊断4例。结论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NSCLC原发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侵犯范围,是判断T分期的主要方法。18F-FDG PET/CT在区分中央型肺癌与肺不张、诊断肺内转移等方面较单独CT检查具有优势。
- 李蒙吴宁郑容刘瑛梁颖张雯杰赵平
- 关键词:18F氟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154例患者因肺部结节就诊而接受PET/CT检查,其中123例接受双时相PET/CT显像,全部患者先后接受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共发现171个结节。比较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PET/CT、胸部屏气螺旋CT以及采用SUVmax≥2.50作为恶性结节诊断阈值四种方法对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所有结果经过组织学、诊断性治疗或临床随诊证实。结果118个恶性结节SUVmax常规为4.51±3.06,53个良性结节SUVmax常规为2.07±1.30。四种方法中,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95.80%、81.10%、91.20%、0.77。结论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对肺结节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刘瑛吴宁郑容梁颖张雯杰李蒙赵平
- 关键词:肿瘤分期18F氟脱氧葡萄糖标准摄取值
- 乳腺实质密度对计算机辅助检测诊断乳腺癌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乳腺实质密度对计算机辅助检测(CAD)诊断乳腺癌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问确诊的271例乳腺恶性病变患者及随机抽取的238例正常对照者,依据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标准进行乳腺实质分型,乳腺x线片表现为1型或2型的定义为非致密型乳腺,表现为3型或4型的定义为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摄影采用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成像x线造影成像系统,常规采用头尾位和内外斜位投照。图像采集完毕后,数据传输到SenoAdvantage回放工作站,由CAD系统对病变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标记。对CAD在非致密型乳腺与致密型乳腺问的敏感性和假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271例乳腺恶性病变患者中,CAD总的敏感性为84.1%(228/271),致密型乳腺与非致密型乳腺之间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AD对肿块的敏感性为76.5%(186/243),对钙化的敏感性为79.1%(125/158),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7)。CAD对肿块的敏感性在致密型乳腺与非致密型乳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钙化的敏感性在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正常对照组中,致密型乳腺与非致密型乳腺间假阳性肿块标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假阳性钙化标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假阳性标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乳腺实质密度影响CAD对乳腺癌探查的敏感性,在非致密型乳腺与致密型乳腺间CAD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CAD的假阳性率在致密型乳腺中低于非致密型乳腺。对致密型乳腺中无钙化的早期肿块,CAD的探测有明显局限性。
- 杨开颜刘小娟翟仁友
- 关键词:乳房X线摄影术乳腺肿瘤
- 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多次TACE术(≥8次)后的肝功能改变、肝硬化CT分级及疗效。[结果]多次TACE后与第一次TACE前比较,Child-Pugh分级有显著性差异(Z=-4.415,P<0.001),肝硬化形态显著加重(Z=-6.323,P<0.001)。中位生存时间自第一次TACE术始为4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首次TACE术前肝癌BCLC分期(χ2=15.267,P<0.001),肝硬化CT分级(χ2=17.176,P<0.001),门脉瘤栓(χ2=3.388,P=0.049),碘油沉积类型(χ2=17.895,P<0.001)为生存率影响因素。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癌BCLC分期(χ2=7.646,P=0.006),肝硬化CT分级(χ2=12.609,P<0.001)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多次TACE术治疗肝癌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但会加重肝硬化。肝硬化CT分级结合Child-Pugh分级在评价TACE术后的预后和肝储备功能的变化上有重要价值。
- 许飞王永涛史仲华孙伟李忱瑞
-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功能肝硬化疗效
- 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术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检出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肠成像术(CTC)在检出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疑诊结直肠病变患者进行CT扫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DCBE)检查、结肠镜检查,将CT数据传至工作站后处理。获取CTC图像,将所得CTC、DCBE的检查结果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C检出病变的敏感度96.49%、特异度90.91%、准确率95.59%。DCBE检出病变的敏感度91.23%、特异度72.73%、准确率88.24%。两种检查对病变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6,P=0.319)。CTC检查直径≤5.0mm病变的敏感度80.95%、特异度86.96%、准确率84.09%。DCBE对直径≤5.0mm病变检出的敏感度57.14%、特异度69.56%、准确率63.64%。两种检查对直径≤5.0mm病变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9,P=0.422)。CTC检查直径5.1~9.9mm病变的敏感度91.67%、特异度100%、准确率94.12%;DCBE检出直径5.1~9.9mm病变的敏感度75.00%、特异度80.00%、准确率76.47%。两种检查对直径5.1~9.9mm病变检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1,P=0.374)。CTC、DCBE检出直径≥10.0mm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为100%。结论CTC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检出的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
- 刘媛周纯武张红梅蒋力明姜军王爽马霄虹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