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2-1002)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2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禾杨惠娟何芳丁辉邓小虹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市卫生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流动人口产妇住院分娩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住院分娩率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流动人口产妇住院分娩率提供依据。[方法]在海淀区3个乡卫生院的计划免疫日,对陪同孩子进行计划免疫的、属于调查对象的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630名流动人口产妇住院分娩率7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期产检次数、初查孕周、到医院产检次数、是否计划外妊娠和产妇文化程度影响住院分娩率。[结论]海淀区流动人口产妇住院分娩率远远低于海淀区户籍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要提高流动人口住院分娩率,需要对流动人口孕产妇、其丈夫和老乡进行相关教育,建立"平价分娩医院",严厉打击非法产前检查和非法接生。
- 张颖宋世琴沈汝冈王燕
- 关键词:流动人口住院分娩影响因素
- 流动人口孕妇社区管理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社区管理现状,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孕妇保健社区管理模式。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的城乡结合部5个社区,采用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了解现有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采用社区流动车,为686名流动人口孕妇提供免费卫生服务。结果研究地区妇幼保健人员数量不足,管理流动人口难度大,而社区计划生育部门网络健全。在社区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实施社区流动检查车服务形式,定期到社区为流动人口孕妇提供免费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各级政府应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必要的资金、人力投入,建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协作机制,使流动车持续发展下去。
- 沈汝棡王燕李禾杨惠娟何芳丁辉邓小虹肖珣刘钢
-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社区卫生服务
- 北京天坛医院20年间剖宫产率变化及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寻找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提高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分析1986—2005年20年间北京天坛医院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结果相对指征、绝对指征、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均在上升,社会因素上升的幅度最大,所占比例由1986—1990年间的16.29%上升到第三段34.58%。结论绝对指征剖宫产率上升是合理的,相对指征剖宫产率上升是不完全合理的,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上升是不合理的。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措施。
- 李燕蓉梁竹巍贾晓芳
-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社会因素
- 流动人口高危妊娠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我区流动人口高危妊娠发病率及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高危管理制度,确保母婴生命安全。方法根据2003~2005年在我区建册分娩的流动人口及户籍人口孕产妇回收的《母子保健健康档案》及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收流动人口《母子保健健康档案》1008册中,高危妊娠320例,高危发病率31.7%,高危因素前五位的分别为-不良孕产史、贫血、早产、妊娠高血压病、羊水因素。户籍人口孕产妇回收的《母子保健健康档案》1010册中高危妊娠301例,高危发病率29.8%,流动人口孕产妇中高危妊娠发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建册率及产检率,改善贫困孕产妇经济状况,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及健康教育,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更是降低死亡率的保障。
- 王桂凤
- 关键词:流动人口高危妊娠
-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被引量:13
- 2007年
- 何芳沈汝李禾杨惠娟
-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城市建设流动妇女男性青年
- 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王笑灵燕珊余丽苑
-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妇系统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预防控制措施
- 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救助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调查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限价救助标准及效果评价,探索流动人口贫困孕产妇分娩救助方法。为政府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三所试点医院分娩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分娩资料,选择接受基本服务项目并且住院阴道分娩费用≤1000元的275例产妇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孕期检查正常、阴道分娩费用>1000元的312例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分娩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分娩数2004年比2003年平均增加80.3%。研究组总费用平均为909.15元,对照组平均为2102.56元。研究组主要费用花在必须利用的医疗服务上。对照组费用增加主要是药费、床位费、治疗费。由于实施本研究规定的正常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及收费,三家医院产科及相关科室收入减少。结论:本项目实施的分娩服务项目及费用对贫困流动人口是可行的,对她们的经济负担影响不大,是可接受的。但救助对试点医院存在显著影响,而且医疗风险增加。所以要实现现行救助方式的可持续性,政府应予以医院补贴及政策支持。
- 杨惠娟沈汝李禾何芳丁辉邓小虹肖珣刘钢
-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医疗救助
- 血小板减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产后出血发病率,分娩总数2513例,产后出血为55例,并与1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产后出血发病率比较,及对血小板计数<20×10^9/L者于分娩前后的处理,治疗方法为,对血小板计数<20×10^9/L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结果我院同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8%,16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产后出血4例,占产后出血总数7.27%,与同期正常产妇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血小板均正常,无1例发生颅内出血,与同期新生儿颅内出血数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产后42d检查,患者及新生儿血小板均正常.结论妊娠期血小板严重减少(血小板<50×10^9/L)可能增加产后出血几率,但阴道分娩未增加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
- 邢风玲贾小芳冯力民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产后出血
- 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的母婴健康,减少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选择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的5个社区为研究组,对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系统的保健及社区综合管理干预研究。选择另外5个社区为对照社区。结果研究组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对照地区。孕产妇系统保健模式效果评价,研究组产前检查4次,对照组产前检查8次;两组的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阴道分娩费用≤1 000元,对照组>1 000元,两组母婴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保健和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保障流动人口母要健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 沈汝邓小虹杨惠娟李禾何芳丁辉肖珣刘钢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
- 北京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不同产前检查模式比较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在流动人口孕产妇中实施WHO产前检查新模式的可行性,为政府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城乡结合部5个二级医院,以2004年1~12月期间分娩的产检次数≤4次的孕产妇663人为研究组,产前检查≥8次的产妇658人为对照组,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对其中孕期检查正常、产前检查次数4次的流动人口孕产妇335人与孕期检查正常、产前检查≥8次的产妇331人进行分娩结局比较。结果影响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为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在京居住时间、产次等因素。WHO产前检查新模式效果评价显示,产前检查4次与产前检查≥8次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高危、产检次数少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实施WHO新产前检查模式,可以在有效提高其依从性的基础上,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
- 杨惠娟沈汝枫李禾何芳丁辉
-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