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6A304)

作品数:15 被引量:113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发生燕云仲周玲莉薛南冬陈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污染
  • 4篇污染土
  • 4篇污染土壤
  • 2篇等温吸附
  • 2篇动力学
  • 2篇养猪废水
  • 2篇土壤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微波
  • 2篇污染控制
  • 2篇吸附动力学
  • 2篇黄淮
  • 2篇黄淮平原
  • 2篇废水
  • 1篇淀粉
  • 1篇淀粉黄原酸酯
  • 1篇淀粉接枝
  • 1篇淀粉接枝丙烯...
  • 1篇多环芳烃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嘉兴学院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浙江清华长三...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中信建筑设计...
  • 1篇武汉市规划设...

作者

  • 3篇谭军
  • 3篇朱湖地
  • 3篇薛南冬
  • 3篇周玲莉
  • 3篇韦晓燕
  • 3篇燕云仲
  • 3篇李发生
  • 3篇陈静
  • 2篇韩宝禄
  • 2篇杨兵
  • 2篇王贝贝
  • 2篇章北平
  • 2篇王琳玲
  • 2篇朱丽华
  • 2篇丛鑫
  • 2篇钟振兴
  • 2篇欧阳玉霞
  • 1篇陆晓华
  • 1篇周茜
  • 1篇陆谢娟

传媒

  • 2篇环境化学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净水技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嘉兴学院学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线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式检测器测定鸡粪中红霉素残留被引量:4
2014年
将在线固相萃取( online SPE)与高效液相色谱( HPLC)-通用型电喷雾检测器( CAD)结合,建立了集约养殖业常用抗生素红霉素的分析方法。5.0 g鸡粪样品与硅藻土混合后,置于34 mL萃取池中,以热水为萃取剂,在70℃、10.4 MPa条件下,用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样品中的红霉素。利用双三元液相色谱仪,采用在线富集进样方式,经Acclaim 120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分离后,用CAD进行检测。红霉素在21~20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为6.3μg/kg,加标回收率为79.2%~87.5%。
周茜陈满堂朱丽华丁耀彬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红霉素快速溶剂萃取
双酚A对纳米二氧化钛理化特性及其DNA损伤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纳米二氧化钛(nano-Ti O2)应用领域广泛,由于其对有机物或生物分子有吸附作用,二者相互反应,对各种细胞可能产生与nano-Ti O2单独作用时不同的毒性作用。为探讨双酚A(BPA)对nano-Ti O2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BPA和nano-Ti O2联合暴露对人胚肝L-02细胞的DNA损伤效应。用不同缓冲液,测定不同浓度的BPA(0、0.1、1、10 mol·L-1)对不同浓度nano-Ti O2(0、0.1、1、10 mg·L-1)的粒径、表面电位和吸附能力的影响;然后测定不同浓度BPA和nano-Ti O2联合暴露对人胚肝L-02细胞DNA双链断裂、DNA损伤关键修复酶h Msh2基因(h Msh2)、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和DNA依赖蛋白激酶复合物催化亚基(DNA-PKcs)的m RNA表达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缓冲液中,随着BPA浓度的增加,nano-Ti O2粒径增加,表面电位上升,在细胞培养液DMEM中这一变化趋势最为明显;但在不同缓冲液中nano-Ti O2对BPA的吸附能力无明显差异。单独nano-Ti O2暴露不引起DNA双链断裂,对DNA损伤修复关键酶的表达也无明显影响,但nano-Ti O2可加重BPA的DNA双链断裂效应。与相应剂量的BPA单独染毒组比较,nano-Ti O2与BPA混合染毒组的细胞DNA双链断裂损伤加重(P<0.05),h Msh2、MGMT和DNA-PKcs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上述研究结果显示BPA可促进nano-Ti O2团聚,但团聚的nano-Ti O2仍可吸附BPA。单独nano-Ti O2暴露无DNA损伤作用,但nano-Ti O2可加重BPA的DNA双链断裂效应。其中h MSH2、MGMT和DNA-PKcs都参与2种污染物联合暴露所致的DNA损伤修复。
刘燕婕张艳红吕斌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双酚A理化性质DNA损伤
硝基酚、六氯苯污染土壤的微波修复被引量:8
2013年
以典型有机污染物4-硝基酚(4-nitrophenol,4-NP)和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HCB)污染土壤为处理对象,采用高效吸收微波且保温性能良好的碳化硅材料制成圆柱状装土容器,研究以微波为热源、碳化硅为热传导材料的微波修复设备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该设备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30 min内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有机物的去除不仅是由于碳化硅被加热后的热传递效应,且透过容器的部分微波也可直接作用于污染土壤.实验考察了微波辐照时间、污染物初始浓度、土壤量及含水率、敏化剂等因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辐照时间、土壤量和含水量显著影响土壤升温行为和污染物去除率,而污染物初始污染浓度对去除率影响较小.与马弗炉加热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微波加热修复技术在土壤的升温速率及有机物去除率方面均有显著优势.
王贝贝朱湖地胡丽唐振邦陈静王琳玲陆晓华
关键词:碳化硅微波设备4-硝基酚六氯苯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吸附铜离子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极限黏度表征。考察了pH、接触时间、Cu2+初始浓度对产物吸附Cu2+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在pH=6时,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对水溶液中的Cu2+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且与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吻合,化学反应为吸附控制步骤。
韦晓燕谭军欧阳玉霞范举红刘锐
关键词: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铜离子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联合与低剂量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5年
目前抗生素已成为一类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物,它在环境中呈"混合-持久-低剂量"的暴露特征。因此,研究抗生素毒性效应,特别是它的联合毒性以及低剂量下毒性兴奋效应,对抗生素污染物生态风险的评价极其重要。以抗生素联合毒性的研究进展为主线,重点概述了抗生素二元混合物的急性和慢性联合毒性研究,指出了抗生素混合物间存在相互作用,它们的联合毒性并非表现为简单的加和或独立效应,且抗生素急性-慢性联合表现出的毒性效应也存在差异;发现了不仅单一抗生素具有Hormesis效应,低剂量抗生素二元混合物也具有Hormesis作用。但目前低剂量抗生素二元混合物对微生物的毒性兴奋效应研究较少,其毒性兴奋效应的预测和评价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期为环境中抗生素的联合生态研究和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方淑霞王大力朱丽华石恬恬秦孟楠林志芬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联合毒性
缺氧-好氧生物工艺对土霉素的降解行为研究
2017年
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工艺对养猪废水中高含量的COD、NH_4^+-N和土霉素(OTC)进行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驯化完成后,A/O工艺对养猪废水中COD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和81%以上。当养猪废水中OTC投加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1 mg/L和1 mg/L时,缺氧池对OT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3%~81%和94%~97%,好氧池仅为6.2%~16.1%和1.1%~2.8%,这说明缺氧微生物降解是OTC去除的主要途径。同时,进水中质量浓度0.1 mg/L的OTC对A/O生物工艺的运行没有任何影响,而进水中质量浓度1 mg/L的OTC能够显著地抑制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但是2种含量的OTC对COD去除没有任何影响。
钟振兴杜威吴晓晖陈王伟李佳章北平
关键词:缺氧-好氧工艺土霉素养猪废水生物降解
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制备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了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ISX).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氢氧化钠用量、二硫化碳用量、淀粉交联度对ISX去除金属离子能力的影响,得出了制备ISX的最佳条件为:10g沉降积32mL的交联淀粉,二硫化碳用量为交联淀粉用量的25%,质量浓度25%的NaOH用量为淀粉用量的15%,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32℃,在此条件下合成的ISX对铜离子(含Cu2+30mg/L)的去除率为99.58%.
宋婷胡叶莉张竹玲何川胡荣荣韦晓燕谭军孙萍刘锐
关键词: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交联淀粉酯化
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和来源被引量:16
2013年
对黄淮平原224个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7种重金属(As、Cd、Cr、Hg、Ni、Pb和Zn)浓度进行了调查,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并用相关性、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8、0.17、79.0、0.04、35.3、25.3和73.8 mg·kg-1.与黄淮平原的土壤背景值相比,调查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低污染水平,这与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的结果一致.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除Cd和Hg的污染存在中等潜在生态危害风险外,其他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平原的农田土壤中Cr、Ni和Zn主要来自于工业烟尘沉降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As、Cd和Pb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磷肥和有机肥的大量施用,而Hg可能来自于母质淋溶.
周玲莉薛南冬杨兵李发生丛鑫燕云仲刘博
关键词:重金属黄淮平原生态风险主成分分析
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风险及来源被引量:27
2012年
对227个黄淮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致癌风险和来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15种PAHs被普遍检出,各单体检出率在23.3%~100%之间(苊烯未检出).土壤中PAHs总量(∑PAHs15)为33.44~1246μg/kg,平均值为152.4±166.2μg/kg,且以4环及4环以上PAHs为主,其中16.7%的样品中PAHs含量达到了污染水平(〉200μg/kg),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PAHs含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黄淮平原农田土壤7种致癌性PAHs毒性当量浓度(TEQBap)占总毒性当量浓度的98.27%,其中苯并(a)芘(Bap)潜在致癌风险最大.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汽油、柴油高温燃烧、以及煤和秸秆燃烧.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含量与∑PAHs15及PAHs单体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有机质是影响PAHs在土壤中含量、空间分布及归趋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玲莉薛南冬李发生韩宝禄丛鑫李慧颖燕云仲
关键词:多环芳烃农田土壤致癌风险土壤有机质
CI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效果及菌群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实验采用连续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CI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CIBR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取自污水处理厂的接种污泥与驯化完后CIBR中活性污泥的菌群组成结构。结果表明,CIBR能高效处理模拟生活污水,COD、NH_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9%、94.9%、83.1%和71.2%;在门级菌群中,接种污泥和CIBR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种均为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但在属水平上,两个生物系统中好氧菌、兼性菌、反硝化菌、氨氧化菌、亚硝氮氧化菌和聚磷菌在种类和相对丰度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与运行工况和进水水质不同有关。
钟振兴兰雄丁兴辉陆谢娟章北平
关键词:CIBR模拟生活污水高通量测序活性污泥菌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