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WW017)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江群蔡玉辉张敬马飞顾发良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霍普金斯生态诗歌被引量:1
- 2011年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杰拉德·霍普金斯(1844-1889)在世时的诗名并不大,但在其诗集于1919年首次出版后声名渐盛,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第一个高潮①,之后不断上升,尤其是在生态批评兴起之后,他的生态诗歌受到西方批评界的高度关注与推重.有人认为,霍普金斯是维多利亚时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环境诗人之一,可以称得上诗坛上的保罗·塞尚.他的诗歌和塞尚的作品一样都充满着对生物世界的爱,这种爱渗透到他诗行的每一个细节②.
- 蔡玉辉彭羽佳
- 关键词:生态诗歌
- “大地”与“人”的寓言叙事——乔治·梅瑞狄斯生态存在观的诗意表达被引量:1
- 2019年
- 英国维多利亚诗人乔治·梅瑞狄斯一生创作了许多自然诗。在诗歌《大地与人》的故事中,他借助寓言叙事独特的意义构造,巧妙植入了另一条有关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隐性叙事:从史前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两条叙事线索明暗相映、互为补充,共同揭示了人类文明须依附于大地方可存续的事实。诗人还借助隐喻,指出了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心态,他在诗中所表达的观点具有生态存在论的思想内涵。
- 宋庆文
- 关键词:自然诗寓言
- 灵活对等 辞气相副:《痴汉骑马歌》意译法析论被引量:1
- 2012年
- 晚清翻译家辜鸿铭在翻译实践中"中学西传"、"西学东渐"并举。本文以辜译《痴汉骑马歌》为译本,论析其"灵活对等、辞气相副"意译法的具体运用,兼及分析辜氏翻译思想、实践活动与翻译策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借此拓宽学界研究辜氏视角,并深化之。
- 马飞顾发良
- 关键词:辜鸿铭意译
- 文史交互叙事的实践与理念被引量:1
- 2016年
- 文史交互叙事源远流长,自古希腊至19世纪前期不绝如缕,从希罗多德的《历史》到《鲁滨孙漂流记》,都是文史交互叙事的例证。兰克等历史学家将文学性叙事排除出史学领域,但文史交互叙事在二战后的文化转向潮流中再现高潮,且受到伯克、怀特、格尔茨等众多新文化史学家的理论推动,以及一批微观历史叙事文本如《蒙塔尤》、《屠猫记》、《制作路易十四》等的支持。文学和史学表现与研究对象和叙事动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史交互叙事的恒久性,文学与历史学科属性的不同决定了文史叙事的差异性,对这种属性的不同认知导致了文史交互叙事的多样性与间歇性。
- 蔡玉辉
- 关键词:文学史学
- 卞之琳早期诗歌中抒情主体的泛化被引量:2
- 2012年
- 卞之琳早期诗歌中的抒情主体呈泛化特征。抒情主体的泛化是西方现代派诗歌及其理论东渐的结果,是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主体的泛化浸润着诗人含蓄内敛的性情旨趣,寄寓着主体多元的诗学指归,包孕着兼收"古""欧"诗歌精华、承继更新诗学传统的艺术追求,承载着新诗创作平民化、大众化和多重文化身份构建的价值诉求,蕴涵着"一""多"共存互生的哲学观念和模糊朦胧的美学理念,其内涵丰富而深邃,对中国新诗贡献巨大。
- 蔡玉辉
- 关键词:卞之琳早期诗歌抒情主体泛化
- 反讽性典故和特·斯·艾略特的“传统观”
- 2013年
- 反讽和典故是特·斯·艾略特诗歌的两大特色。在其早期诗歌中,艾略特将两者结合起来,采取"反讽性典故"的手法,将典故中的人物和情节与其早期诗歌中著名的反英雄人物斯威尼和普鲁弗洛克相关联、并置和对照,以古讽今。反讽性典故的创作手法与艾略特尊重传统又强调将过去和现在有机结合的传统观是一致的。
- 江群张敬
- T·S·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反英雄群像及认知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T·S·艾略特在早期两部诗集中创作了一系列的反英雄群像,分别是:性格反英雄、爱情反英雄、宗教反英雄和草根反英雄。它们集中体现了艾略特诗歌一贯的"信仰缺失"和"宗教拯救"的主题思想,具有西方社会转型时期人性焦虑无着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反英雄人物具有深厚的认知价值,包括文化与文明的反思与批判价值、揭橥社会弊端的价值和美学认知价值。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灰暗的"前荒原世界",为《荒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艾略特中期诗歌中更多反英雄人物的粉墨登场设好了铺垫。
- 江群
- 关键词:信仰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