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X010)
-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曾建平刘诗贵丁玲黄以胜杨学龙更多>>
- 相关机构:井冈山大学同济大学闽南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态人”何以可能被引量:6
- 2013年
- "生态人"是在人性的自我反思和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而产生的,融生态意识、生态智慧、生态行为于一体的一种新的人的范式。这是一种对接生态时代的更高境界的人性假设,具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功利主义的渗透和消费主义的盛行给"生态人"的培育提出了巨大的困境,为此要变革思维方式,确立生态思维;要变革消费方式,践行低碳消费。
- 曾建平黄以胜
- 关键词:生态人人性假设生态消费伦理
- “生态人”何以可能
- "生态人"是在人性的自我反思和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而产生的,融生态意识、生态智慧、生态行为于一体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为准则,以人的生态性存在为目标的一种新的人的范式。她是一种对接生态时代的更高境界的人性假设,具有...
- 曾建平黄以胜
- 关键词:生态人人性假设生态消费伦理
- 文献传递
- 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消费-生态”悖论被引量:1
- 2014年
- 对于消费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维度认为劳动异化和需要的异化最终导致了消费的异化,而消费异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物的无限占有,从而异化从"物"最终走向了"人"自身。他们从政治经济学维度认为,在资本运行过程中,生产为消费创造产品,消费为生产创造主体;分配是产品消费的前提,消费是实现分配的最终环节;交换是实现消费的媒介,消费是完成交换的目的,从而探讨了"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他们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充分肯定消费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反对以奢侈消费为主要形式的过度消费挥霍财物,浪费资源,认为适度消费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 曾建平
- 关键词:恩格斯生态伦理消费伦理
- 社会转型时期的诚信与道德建设被引量:3
- 2013年
- 道德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道德及其总体性原则是否具有坚定信念,一方面有赖于人们对社会成员能否共同遵守具体性道德规范的相互信任。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的深刻变迁对诚信的两个方面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并由此引发了道德问题。当前的道德问题表现在两个相互强化的方面,即总体性道德原则的缺失与沦丧,以及具体性道德规范、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的错位与混乱。道德建设的核心与重点在于诚信建设,而诚信建设又必须以正确揭示当前的利益格局和生存样态为前提。
- 曾建平邹平林
- 关键词:社会转型诚信道德建设
- 消费取向偏颇的伦理批判
- 2013年
- 我国社会业已存在的奢侈浪费之风,正在无声无息地腐蚀着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物质和精神"大厦",必须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除浪费性消费外,当前在我国居民消费中还存在着享受型消费、一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合理的、畸形的消费取向,需要进行相应的伦理批判和价值调节。
- 杨学龙
- 关键词:偏颇伦理审视
- 论宰食动物的道德限度
- 2017年
- 人们围绕动物权利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人类中心主义、契约论否认动物权利;而动物福利派与动物权利派都承认应该给动物权利,虽然两者对动物权利的范围持不同观点。现在,动物的法律权利已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中得到全面保护,动物拥有道德权利的观点亦为多数人所接受。动物享有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同样作为法律与道德主体的人则负有不侵害动物权利的义务,这些义务中最基本的内容则是"不伤害"。即使在特殊情况下某些伤害动物的行为不可避免,伤害动物也只能是仅具备较弱合理性的被允许的行为而非人对动物享有的道德权利。肉体或精神的折磨、生命或自由的剥夺都会对动物造成伤害,虐待、圈禁与宰杀则是人伤害动物常见的行为方式。在不伤害原则之下,人们还能否宰食动物?激进环境主义者认为,宰食动物的道德限度首先要求放弃肉食、奉行素食主义。温和环境主义者认为,激进主义者的主张是一种天真的理想,无法被人所认同,也无法为人所实践,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必须尊重人类进化史,必须尊重人类发展规律,必须循序渐进。在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使之符合动物保护需要的问题上,既被认同又能实践的现实方案是:不以残暴方式饲养、宰食动物,包括不宰食法律禁止宰食的动物、不虐杀动物、普遍实行人道屠宰方式、对工厂化养殖做出严格限制。
- 曾建平叶国平
- 关键词:动物权利
- 消费生态化趋向与大学生消费道德被引量:3
- 2012年
- 当前消费生态化呈现五大趋向:"合度"——适量消费,"合宜"——绿色消费,"合道"——文明消费,"合味"——多元消费,"合是"——本真消费。而大学生中所存在的盲目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不当消费行为与这种趋向背道而驰,这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健全、社会认同、信仰构建等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而,大学应当以消费生态化的趋向来引领和指导大学生的消费,要宣传正确的消费观念、营造合理的消费文化,提高学生的消费能力,使之形成适应消费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道德习惯。
- 曾建平
- 关键词:消费道德大学生
- “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审视被引量:2
- 2012年
- 消费的伦理目的在于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幸福。市场经济时代,参与消费更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必要保障。然而,消费主义的全球范围内的辐射与接收,"消费—生态"悖论也迅速在世人面前拉开帷幕,使得消费对人幸福的感受呈现出边际递效应。"消费—生态"悖论的实质其实在于消费链上制度伦理的缺失。
- 丁玲
- 关键词:消费主义制度伦理
- 企业推进消费文明的路径探索
- 2012年
- 应对"消费—生态"悖论,缓解生态危机,促进消费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企业应提高企业家和员工的生态道德素质,加强企业伦理建设,从而牢固树立生态消费理念,践行"合度"、"合宜"、"合道"的客观要求,实现经济合理性、生态合理性、伦理合理性的价值诉求,遵循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实施绿色、低碳的生态化模式,推进消费文明的发展。
- 刘诗贵
- 关键词:企业生态伦理
- 消费方式异化的伦理辨析
- 2013年
- 生态文明时代对人类的消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对各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进行学理上的深层反思和实践上的根本性变革。当前我国消费方式异化的主要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奢侈型、攀比型、无力型。从伦理学角度看,这些异化的消费方式都是人类与自然相对立、主体与客体相颠倒、手段与目的相背离、欲望与理性相冲突的结果。在消费问题上,如果缺失道德批判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社会关系的疏远、人与人关系的淡化。因此,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将不断变化的消费方式置于道德批评的视域才能保持健康积极的方向,在理性的指引下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文明消费。
- 曾建平杨学龙
- 关键词:异化道德批判伦理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