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5SG011-018)
-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佳川孟宪丽曾勇黄雷雷曾瑾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现状被引量:8
- 2010年
- 从偏头痛动物模型的造模机制、造模方法、观察指标以及模型特点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经典的偏头痛动物模型,以期为今后偏头痛基础研究或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指导。
- 李佳川孟宪丽曾勇
- 关键词:偏头痛动物模型
- 中药防治偏头痛的药效研究思路探讨被引量:8
- 2010年
- 结合偏头痛的病因病机,首次系统提出中药防治偏头痛的药效研究思路。认为在进行偏头痛的相关药效学设计时,应根据药物的组方特点,从现代医学对疾病病因病机的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方剂的传统功效和主治研究来确定偏头痛的药效研究思路,从"神经-血管-血液"多方面探讨药物的治疗作用是很有必要、更为全面的。
- 李佳川孟宪丽张艺
- 关键词:偏头痛药效学
- 头风愈滴丸对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头风愈滴丸对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颅窗法观察正常小鼠软脑膜微循环,然后经小鼠尾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0.1ml/10g复制软脑膜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头风愈滴丸对小鼠软脑膜微动脉、微静脉管径的变化以及每视野毛细血管交叉网点数目的变化。结果头风愈滴丸各剂量组能明显的增加微动脉管径及毛细血管网交叉点数目,且微静脉管径也有一定的增加,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头风愈滴丸能明显改善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该作用可能是其防治偏头痛发生的机制之一。
- 曾勇李佳川孟宪丽黄雷雷
- 关键词:头风愈滴丸软脑膜微循环小鼠
- 头风愈滴丸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头风愈滴丸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体外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实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致小鼠体内血栓偏瘫实验,观察头风愈滴丸对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头风愈滴丸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头风愈滴丸能对抗胶原蛋白-肾上腺素混合诱导剂引起的血栓形成,减少动物死亡数并使偏瘫恢复正常。结论:头风愈滴丸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 李佳川孟宪丽黄雷雷陈小睿曾瑾
- 关键词:头风愈滴丸血小板聚集抗血栓
- 头风愈滴丸对偏头痛动物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头风愈滴丸对偏头痛动物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硝酸甘油偏头痛动物模型、利血平致低5-HT化偏头痛动物模型,观察头风愈滴丸对不同偏头痛模型动物脑组织相关神经递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对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模型,头风愈滴丸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脑组织中DA的含量,升高脑组织中5-HT、NE的含量;对利血平致低5-HT化小鼠偏头痛模型,头风愈滴丸能明显升高模型小鼠脑组织中5-HT的含量。结论:头风愈滴丸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纠正相关平衡失调,缓解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从而改善偏头痛的症状。
- 曾勇李佳川孟宪丽
- 关键词:头风愈滴丸偏头痛5-HT
- 头风愈滴丸对脑血流及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头风愈滴丸对动物脑血流及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CBI-80008通道多普勒血流计记录麻醉家兔颈内动脉血流的变化,BIOPAC十六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血压、心电图及心率的变化;通过高K+致离体大鼠颈总动脉环痉挛模型,观察药物对血管舒缩功能的变化。结果:头风愈滴丸在给药后各时间点(10、30、60、120min)均能显著地增加麻醉家兔的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指数,而对动物的心率及心电图无明显影响;离体血管实验表明头风愈滴丸各剂量组能明显对抗高钾刺激对大鼠离体颈总动脉环的收缩作用,提高其相对收缩抑制率,且无内皮依赖性。结论:头风愈滴丸能明显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促进脑部供血,其作用可能是防治偏头痛发生的机理之一。
- 李佳川孟宪丽黄雷雷陈晓睿缪舒益曾瑾
- 关键词:头风愈滴丸脑血流血管舒缩功能
- 白芷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使用及质量控制被引量:5
- 2007年
- 邹文莉马逾英郭丁丁高颖吕强王娜
- 关键词:白芷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