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12Z1463)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新杨文峰李星敏卢玲赵文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陕西省气象局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数据发布被引量:9
- 2010年
-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Watershed Allied Telemetry Experimental Research,WATER)是在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开展的大型航空、卫星遥感和地面同步观测试验。在试验加强观测期结束两年之际,试验数据集正式发布,实现了发展多尺度、多分辨率、高质量并最终完全共享的综合数据集的目标。本文是"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数据专栏的序言,概述了试验数据信息系统的意义、数据集的构成、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措施和流程,以及数据共享政策。我们热情邀请国内外同行在内陆河水文与生态研究、定量遥感研究等多方面使用该数据集,共同推进其广泛应用。
- 李新李小文李增元
- 关键词:黑河流域数据共享数据质量控制
- 基于能量平衡的蒸散遥感估算模型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用遥感技术估算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的实际蒸散,并将估算的蒸散与参考作物蒸散进行比较。【方法】以陕西关中渭北地区2008-06-23和09-05的NOAA-18卫星遥感资料以及该地区的气象资料为供试数据,利用能量平衡单层模型,计算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的潜热通量及蒸散,并将蒸散估计值与参考作物蒸散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能量平衡单层模型中参数的反演途径直接影响着蒸散的反演精度,蒸散与植被指数的分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蒸散的变化与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结论】根据下垫面特征建立的、物理意义清楚的基于遥感和气象资料的能量平衡单层模型,更适合区域实际蒸散的估算。
- 杨文峰李星敏卢玲
- 关键词:蒸散能量平衡
- 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 4:流域观测系统被引量:11
- 2010年
- 数字化的流域观测系统是数字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首先介绍了水循环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的最新进展,以及航空遥感在流域观测中的重要作用。②介绍了对于流域观测系统的构想。认为流域观测系统应兼顾陆面过程、水文、生态观测的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监测与控制试验并重,地面与遥感配合,重视采样设计,重视新兴观测手段,与信息系统和模型高度集成,科学目标导向,模型需求驱动。③黑河流域观测系统由位于流域上中下游不同景观带的野外研究站、综合观测试验以及气象水文业务化观测网络组成,在流域内先后开展了HEIFE实验、金塔试验和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④介绍了对于流域观测系统的进一步构想:增强遥感观测能力是关键,集成遥感、地面观测和模型模拟才能更好地定量估计水循环,流域观测系统应和信息系统、综合模型等共同构成流域科学研究的信息基础设施,更好地为流域科学服务。
- 李新程国栋马明国肖青晋锐冉有华赵文智冯起陈仁升胡泽勇盖迎春
- 关键词:数字流域遥感无线传感器网络黑河流域
- 基于遥感技术的两种区域蒸散估算方法的应用比较被引量:8
- 2011年
- 蒸散发的估算在区域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NOAA/AVHRR卫星资料、常规气象观测站和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能量平衡单层模型和蒸散系数模型估算了陕西关中渭北生长季的潜热通量。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出蒸散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间的密切关系;造成这两种模型估算蒸散结果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估算过程中部分参数取值的差异,二是由于各模型物理过程对下垫面差异的敏感程度不同。
- 李星敏杨文峰卢玲
- 关键词:遥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