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4084)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邓承继祝洪喜段红娟员文杰李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篇橄榄石
  • 2篇镁橄榄石
  • 2篇粉体
  • 2篇复合粉
  • 2篇复合粉体
  • 1篇碳化硅
  • 1篇碳热还原
  • 1篇炭黑
  • 1篇热还原
  • 1篇热力学
  • 1篇热力学研究

机构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祝洪喜
  • 2篇邓承继
  • 1篇张美杰
  • 1篇顾华志
  • 1篇李君
  • 1篇员文杰
  • 1篇段红娟
  • 1篇卫迎锋

传媒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碳热还原镁橄榄石合成MgO-SiC复合粉体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对碳热还原镁橄榄石合成MgO-SiC复合粉体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合实验,分析了反应的中间过程,对合成粉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热力学分析表明:当T=1923 K时,所形成的产物,从容易到困难排序依次为:MgO+SiC,MgO+Si,MgO+SiO,Mg+SiC,Mg+Si,Mg+SiO,Mg+SiO2;增大惰性气体流速,降低CO的分压,可以降低镁橄榄石解构温度。在不同氩气流量下的实验证明,增大氩气流量,促进了镁橄榄石的碳热还原反应,有益于MgO-SiC复合粉体的合成。以镁橄榄石与炭黑物质的量比为1∶5配料,混合均匀后,在氩气保护下,在气体流量分别为100 mL/min,300 mL/min,500 mL/min时,1650℃保温3 h合成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合成的物相,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物相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MgO为八面体,SiC为条形。过程分析表明,碳还原镁橄榄石生成MgO和SiO,是合成复合粉体的重要中间过程。
段红娟祝洪喜邓承继员文杰李君
关键词:碳热还原镁橄榄石热力学
镁橄榄石和炭黑为原料合成MgO-SiC-C系复合粉体被引量:1
2010年
以湖北宜昌镁橄榄石细粉与炭黑为原料,分别以4种质量比混合均匀,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在200 MPa压力下压制成20 mm×20 mm试样,置于110℃干燥箱中干燥24 h,然后在高温管式气氛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氛,分别在1 550℃1、600℃1、650℃和1 700℃保温3 h烧成.对烧成的试样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原料中Fe2O3杂质经高温烧成后转变为FeSi;不同试样经不同温度烧成后都含有少量的MgAl2O4和SiO2;烧成温度与炭黑含量是影响MgO-SiC-C复合粉体合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当烧成温度为1 600℃,镁橄榄石细粉与炭黑原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5%、20.5%和74.5%、25.5%时,能够比较好地合成MgO-SiC-C系复合粉体.
卫迎锋邓承继祝洪喜张美杰顾华志
关键词:镁橄榄石碳化硅炭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