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2DFG91380)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4
相关作者:程丽华毕学军刘长青陈洪斌戴晓虎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二级出水
  • 5篇出水
  • 4篇污水
  • 2篇厌氧
  • 2篇酸钠
  • 2篇污泥
  • 2篇消毒
  • 2篇氯酸
  • 2篇氯酸钠
  • 2篇次氯酸钠
  • 1篇低碳源
  • 1篇低碳源污水
  • 1篇毒效
  • 1篇毒性
  • 1篇厌氧污泥
  • 1篇厌氧污泥床
  • 1篇厌氧污泥床反...
  • 1篇厌氧消化
  • 1篇遗传毒性
  • 1篇预处理

机构

  • 5篇青岛理工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毕学军
  • 5篇程丽华
  • 3篇陈洪斌
  • 3篇刘长青
  • 3篇戴晓虎
  • 2篇李辰
  • 1篇张栋
  • 1篇陈伟华
  • 1篇戴翎翎
  • 1篇王雨
  • 1篇赵文涛
  • 1篇何群彪
  • 1篇刘晓静
  • 1篇杨唐
  • 1篇谈兴
  • 1篇李晓帅
  • 1篇张静
  • 1篇李璐瑶
  • 1篇孙杰

传媒

  • 4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4年
总结了低碳源污水的主要脱氮策略(外加碳源、优化进水策略、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除磷策略(外加碳源、分段进水、生物强化除磷等)以及同步脱氮除磷对策(反硝化除磷、分段进水等)。指出改进现有工艺充分利用进水碳源、外加其他富含有机碳的废物资源、开发寻求碳源需求低的新型脱氮除磷工艺、结合实时在线控制优化系统运行是提高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除磷效率的较佳途径。
张静陈洪斌
关键词:N脱氮除磷反硝化除磷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用于黑水预处理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对黑水进行厌氧预处理,探讨了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条件对黑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转化规律和产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预处理对黑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良好,总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在80%左右,悬浮性化学需氧量、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分别在90%和40%以上.在HRT为10~30 h,总化学需氧量容积负荷率为1.0~2.4 kg· m-3 ·d-1条件下,水温主要影响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除温度外,截留悬浮物水解酸化的另一限制因素是进水溶解性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研究认为,采用UASB反应器厌氧预处理黑水的HRT不应低于30 h、水温为30℃左右,该条件下总化学需氧量、悬浮性化学需氧量、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1%、91.6%和42.1%,厌氧预处理的出水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质量浓度比提高到0.60.
陈洪斌陈伟华李辰戴晓虎
关键词: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水温
曝气对正渗透膜分离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分离性能及膜污染问题是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应用的关键。为了考察正渗透分离过程中曝气在膜分离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实验室规模的正向渗透实验装置研究了曝气量及曝气方式对膜分离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正渗透分离过程中对膜表面进行适量的曝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膜的污染、增加膜通量;且连续曝气的效果最佳,其次为间歇曝气,无曝气的系统最差。当曝气量均为4 L/min时,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较无曝气条件下的膜通量分别可提高5.5%和2.4%。曝气造成的气体分子运动会影响水分子从原料液向汲取液一侧的渗透,但总体上,适当的曝气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膜污染和提高膜通量。
杨唐程丽华谈兴毕学军
关键词:二级出水曝气膜通量膜污染
居住区生活污水AO-MBR处理与回用
中国许多地区的居住区生活污水回用难以长期应用,再生水的水质和感官不佳是主要原因。本文采用"AO-MBR结合活性炭过滤、紫外线氯消毒"的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居住区生活污水,分别以冲洗厕所和景观用水为目标,考察再生水的水质状况和...
陈洪斌戴晓虎李辰何群彪
关键词:灰水中水回用
文献传递
污水深度处理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二氯乙腈的生成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消毒过程中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问题,以二氯乙腈(DCAN)为研究对象,采用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消毒的过程中,次氯酸钠投加量、消毒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等4个因素对DCAN生成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对DCAN的生成具有较大影响。随着次氯酸钠投加量的增加,DCAN的生成量随之增加;当反应时间达到3.5h时DCAN的生成量达到最大值,此后DCAN的含量开始缓慢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DCAN的生成量随之增加;偏酸性条件下DCAN的生成量高于偏碱性条件。
王雨程丽华毕学军刘长青
关键词:二级出水次氯酸钠消毒消毒副产物
FeCl_3混凝处理对再生水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的影响
2016年
针对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的生态安全问题,以青岛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对象,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利用发光细菌毒性实验及蚕豆根尖微核实验等检测方法,分析了FeCl_3混凝处理前后再生水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混凝处理出水的发光细菌毒性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说明适量投加FeCl_3可降低出水的急性毒性,但过量的铁离子会增加出水的急性毒性;水样经浓缩后发光细菌毒性增加,但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毒性增加幅度趋缓。投加混凝剂之后出水的遗传毒性增加,且混凝剂投加量越高,遗传毒性作用越显著;经浓缩后,水样的遗传毒性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
程丽华刘晓静董瑞欣毕学军
关键词:二级出水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发光细菌混凝
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产甲烷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5年
污泥的厌氧消化技术是实现污泥稳定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然而污泥的单独厌氧消化技术存在一些弊端,如有机质转化效率低、停留时间长、沼气产量低等,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则可以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增强系统稳定性与产气性能。介绍了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的协同效应,重点阐述了碳氮比(C/N)、有机负荷率、温度、p H值等因素对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的影响,并对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李晓帅张栋戴翎翎赵文涛戴晓虎
关键词:污水厂污泥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
粉煤灰协同石灰法处理城市中水实验研究
2014年
针对单纯石灰软化法存在的污泥处理难等问题,开展了粉煤灰协同石灰技术处理城市中水,并回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研究,考察了投加粉煤灰对处理出水水质、污泥沉降速率、污泥脱水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粉煤灰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还可以加快污泥絮体沉降速率、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从而有利于化学污泥的处理处置。
孙杰程丽华毕学军刘长青
关键词:碱度石灰粉煤灰
次氯酸钠对二级出水的消毒效果及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研究了次氯酸钠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粪大肠菌群的灭活效果及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当其投加量达到4 mg/L时,可确保消毒出水中的粪大肠菌群数量控制在103个/L以下,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另外,次氯酸钠对二级出水具有较好的氧化脱色效果,并对水中残余氨氮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可进一步提升二级出水水质;而且,采用次氯酸钠消毒还能够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可能性、增强出水的生物稳定性。
程丽华李璐瑶毕学军刘长青
关键词:二级出水粪大肠菌群色度生物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