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5093)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 相关作者:何治柯向东山曾国平李丽朱庆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荧光探针Ru(phen)^2(dppx)^2+测定H1N1禽流感病毒DNA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荧光探针Ru(phen)2(dppx)2+与ssDNA作用时无荧光或产生弱荧光,而与dsDNA作用时荧光增强的机理,将H1N1禽流感病毒ssDNA和与其完全互补的ssDNA'杂交形成dsDNA实现Ru(phen)2(dppx)2+对H1N1禽流感病毒DNA特定序列(5'-CTACCATGCGAACAATTCAACCGACACTGTT-3')的定量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测定H1N1禽流感病毒DNA的线性范围为9.3×10-10~7.4×10-8 mol/L,线性方程为y=3.3829x+8.3948,R2=0.9982,检出限为5.3×10-10 mol/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和选择好等优点.
- 曾国平向东山蔡金杖何治柯
- 关键词:荧光光谱
- 蛋白质自组装及分析应用
- 2014年
- 蛋白质分子自组装广泛存在于真核及原核细胞中,对维持生命体系正常运转、促进生命体进化至关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淀粉样纤维蛋白的基本特性、蛋白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的研究背景、原理及其在生物活性物质检测上的应用,并对蛋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分析、细胞成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 周鹏吉邢虎何治柯
- 金纳米粒子作探针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被引量:4
- 2011年
- 在PBS缓冲体系中,金纳米粒子与三聚氰胺形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强度显著增强,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强度(ΔIRRS)与三聚氰胺浓度成正比,由此建立了以金纳米粒子作光谱探针检测鲜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当三聚氰胺的浓度为3.3×10-8~4.7×10-7 mol/L时,其线性关系为:ΔIRRS=106.98C-28.279,R2=0.9971,检出限为2.7×10-8 mol/L.本方法金纳米粒子无需修饰,在体系中仅加入一定量的单链寡聚核苷酸(T10),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等特点.
- 曾国平向东山李丽何治柯
- 关键词:三聚氰胺金纳米粒子共振瑞利散射
- 巴比妥酸衍生物荧光增强法快速测定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被引量:5
- 2011年
-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三聚氰胺的方法.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三聚氰胺与巴比妥酸衍生物(DBA)形成稳定的氢键,使三聚氰胺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由此建立了巴比妥酸衍生物荧光增强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2.5~1250μg/L,检出限为7.5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06%,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62%.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大量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
- 黄晖向东山李丽李海刚曾国平何治柯
- 关键词:三聚氰胺荧光增强
- 基于荧光标记核酸探针及核酸染料SYBR GreenⅠ定量检测单链DNA被引量:8
- 2013年
- 建立了同步双色荧光定量检测单链DNA的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将荧光标记核酸探针的荧光猝灭,而当其与待测液中的目标DNA发生杂交反应,生成的双链DNA脱离氧化石墨烯而使得染料荧光得以恢复,同时生成的双链DNA与核酸染料SYBR GreenⅠ结合,使荧光增强。在优化条件下,目标DNA浓度在1×10"10~2×10"9mol/L范围内时,两种荧光染料的荧光强度之和与目标DNA的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的回归方程为y=63.388x+9.3862,R2=0.9954,检出限为85 pmol/L。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及选择性好。
- 郑爱华朱庆向东山何治柯
- 关键词:SYBR单链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