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80792)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莫冬传吕树申何振辉邹冠生丁楠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双通道平板环路热管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铜为主要壳体材料,纯水为工质,制作了双通道平板环路热管,并对其在不同方位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双通道平板环路热管的蒸发器温度在功率变化中都可以迅速反应到相对稳定的值;其两个通道的传热特性基本一致;方位对蒸发器温度的影响在小功率时较大,大功率时变小;其在顺重力(水平且冷凝器在蒸发器上方)时的传热性能最好,蒸发器温度最低;若要求蒸发器温度低于90℃,各个方位都可以稳定传热360 W热量以上;冷凝管道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此双通道平板环路热管的传热量还可更大.
- 莫冬传邹冠生潘亚宏吕树申
- 关键词:平板双通道环路热管
- 空间两相环路热控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被引量:5
- 2012年
- 针对两种典型的两相环路热控系统——毛细力驱动的平板型环路热管和机械泵驱动的两相环路热控系统(硅微条探测器控温系统,TTCS)展开讨论,分析其工作原理,介绍地面测试实验系统,使用SINDA/FLUINT和Maltab/Simulink软件分别建立其动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平板型环路热管和TTCS均存在启动问题;平板型环路热管运行时可能有较严重的稳定性问题,而TTCS的稳定性相对较高;重力对平板型环路热管的性能有较大影响,TTCS受重力的影响不大;双通道平板型环路热管可以比单通道环路平板型环路热管有更优异的传热性能,而TTCS的双辐射器结构可以有良好的流量和热量自调节能力.在选择两相环路热控系统时,需考虑热源的分布特点、寿命要求、控温要求以及系统尺寸和质量等因素,这两种两相热控技术未来可交叉借鉴、优势互补.
- 莫冬传吕树申何振辉
- 关键词:环路热管动力学
- 双通道平板型环路热管的传热特性被引量:6
- 2012年
- 以铜为主要材料、超纯水为工质研发了双通道平板型环路热管。分别在双通道环路热管的两根液管上安装阀门,通过阀门的开关,实现双通道平板型环路热管和单双道平板型环路热管的互相转换。通过实验,发现双通道平板型环路热管的传热性能比单通道平板型环路热管要好。在热源的加热量为30W时,蒸发器温度的降幅可达10℃。在不同的功率下,双通道环路热管比单通道环路热管总热阻的下降幅度在20%以上。但双通道平板型环路热管的总热阻与单通道平板型环路热管相比,降幅并没有达到50%,这是由于采用双通道的形式,只能减小通道压降造成的热阻以及冷凝热阻,但不能减小蒸发器热阻。
- 莫冬传邹冠生丁楠吕树申
- 关键词:环路热管双通道电子冷却
- 相变蓄冷换热器的优化设计被引量:6
- 2015年
- 针对某间歇剧烈放热的设备,设计了一套某带相变蓄冷换热器的泵驱两相环路热控系统,并对相变蓄冷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经过比较,拟采用石蜡与膨胀石墨的混合物为相变材料(PCM),在大大提高材料热导率时,又可保持较大的相变潜热。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应尽量避免PCM的融化距离过深,同时应优先减小外管壁与PCM间的接触热阻。相变蓄冷换热器的最优管间距与蓄冷时间、冷凝传热系数和接触表面传热系数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相变蓄冷器的最优管间距选为30 mm.通过动态模拟,可以得到相变蓄热换热器内不同时间的温度分布,确认所设计的相变蓄冷换热器可以满足要求,并为储液器的设计提供了相变蓄热换热器内不同时间的空泡率。
- 莫冬传吕树申何振辉
- 关键词:换热器相变材料高热流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