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CA090455)
- 作品数:7 被引量:330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卫军王文君胡晓玲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教学中技术应用价值取向的思考被引量:3
- 2010年
- 文章在分析教学中技术应用论争典型观点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描述了信息技术作用下教学时空、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发生的巨大变革。
- 王卫军王文君
-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被引量:66
- 2012年
- 在对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选择与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采用的周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阶段、层次、方式三个实践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应该关注信息时代教师知识体系和能力构成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对教师知识体系的研究,TPACK框架指出了新的研究视角,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是技术知识与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融合后产生的一类特殊的知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知识要求。教师能力的构成应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这一核心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包括六种子能力: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体现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及从内外两个方面不断促进。
- 王文君王卫军
-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TPACK教师专业发展
-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171
- 2012年
- 文章通过分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特殊性,指出了影响其发展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教师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宏观策略、中观策略和微观策略。认为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政策的保障、教育改革的引导、学校组织的支持、教师成长的动力是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宏观策略,即外部环境条件;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网络在线相结合、技术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相结合是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中观策略,即方法论;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知识积累、以教学实践为主的应用迁移、以协作教学为主的对话交流是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直接动力,即微观策略。
- 王卫军
-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
- 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分析被引量:39
- 2012年
- 参照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理论分析,本文对大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由信息化教学能力基础、一般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能力三个层次构成,而各个层次又分别包含了相应的子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基础包括智力基础与技术基础;一般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信息化设计能力、信息化操作能力及信息化监控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能力则指信息化教学学术能力。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大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途径。
- 胡晓玲
- 关键词:大学教师
- 从媒体理论的变迁分析教育媒体的发展被引量:4
- 2012年
- 文章从分析媒体理论与技术、社会、人的制衡关系出发,通过梳理媒体的时空偏倚认识、媒体的感官偏向认识、媒体的情境偏向认识、媒体的演化补偿认识、媒体失控的担忧认识等,探讨了教育媒体的演进与发展。
- 王卫军
- 关键词:媒体理论教育媒体
- 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趋向被引量:27
- 2012年
-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话题。文章分析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变革的诉求、变革的视角和变革的趋向。指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变革的脉络是形成能力标准,变革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并由"单一性能力作用"向"多元化能力作用"转变,由"个体性能力作用"向"群体性能力作用"转变,由学校教学中形成能力向社区、网络扩散,由"直接性能力发挥"向"间接性能力作用"转变,由"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转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走向项目行动的国家化支持、能力发展的一体化导向、培训参与的多元化合作、培训需求的灵活性选择和能力评价的标准化推动。
- 王文君王卫军
-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 信息化教学能力:挑战信息化社会的教师被引量:52
- 2012年
- 信息技术使教学发生令人瞩目的变化,信息化社会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由六种信息化教学子能力构成。走向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明显的复合性、关联性、情境性和发展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以将其描述为关注应用期、学习模仿期、迁移融合期、智慧创造期,在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发展侧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起始点是信息化教学情意的建立,最终指向是信息化教学智慧的创造。
- 王卫军
-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