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F12-162-9-00)
-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颜红王世成李国琛王莹张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大豆油中掺混地沟油的FTIR定量分析模型被引量:11
- 2013年
- 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了地沟油掺混比例的衰减全反射(ATR)定量分析模型。分别采集大豆油、地沟油和二者不同掺混比例的红外光谱图,应用TQ化学计量学分析软件,对不同光谱的采集方式,不同化学计量学处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对光谱区域,光谱的预处理方法,主成分因子数进行筛选。依据预测效果确定了最佳的预测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9,定标均方差(RMSEC)为4.31、预测均方差(RMSEP)为5.55。本法可用于地沟油鉴别的初期检测。
- 王世成王颜红龙婕玲李国琛李波
- 关键词:大豆油地沟油ATRPLS
- 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鉴别地沟油中的氧化成分被引量:17
- 2014年
- 采用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APCI-MS)方法,分析了食用油脂和地沟油的甘油三酯(TAG)组成。采用C18色谱柱,乙腈-丙酮为流动相,梯度洗脱,APCI正离子模式检测。应用本方法检测了15个地沟油和11个食用油样品,结果表明,地沟油中存在三亚油酸甘油酯(LLL)、二亚油酸单油酸甘油酯(LOL)、二亚油酸单亚麻酸甘油酯(LLnL),二油酸单亚油酸甘油酯(OOL)等甘油三酯的5种亚油酰基氧化产物。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建立了地沟油和正常食用油的判别模型,实现了正常食用油和地沟油区分,模型正确判别率96.2%。在判别模型中,含有亚油酸环氧化物的TAG分子对判别贡献率较大,该类化合物可作为地沟油区别于正常油脂的标志成分。
- 王世成范津杉王颜红李国琛张红王莹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地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