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FX076)
- 作品数:36 被引量:200H指数:9
- 相关作者:宋彬龄熊瑛子郭树理董金鑫熊英灼更多>>
-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俄罗斯系统性使用兴奋剂事件述评被引量:15
- 2017年
- 因俄罗斯运动员大规模系统性使用兴奋剂事件,各国际体育组织对俄罗斯相应的体育组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对这类处罚的申诉,国际体育仲裁院表现出对各国际体育组织自治权的充分尊重,但对国际残奥会处罚的处理却有违比例原则。研究认为,在因系统性使用兴奋剂给予体育组织团体处罚时,在个人参赛资格例外条款的设置上,应采取更灵活、更能有效保障运动员个人权益的做法,只要由运动员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未使用兴奋剂即可。这次事件提示国际体育组织应给予举报人充分的权益保障、改革对运动员辅助人员和所在团队的处罚措施、完善样本分析前程序的质量管理制度、改革反兴奋剂机构的管理体制。
- 熊英灼
- 关键词:体育法比例原则
- 国际体育组织委员资格处罚纠纷仲裁案例述评被引量:5
- 2014年
- 国际体育仲裁院负责解决与体育相关的纠纷,其中也不乏国际体育组织委员资格处罚纠纷案例。运用文献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介绍了近年来发生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选举违规案和国际足球联合会官员"贿赂"案共3起,归纳和总结了这些仲裁实践对体育法和体育仲裁理论的发展。研究认为,国际体育仲裁院对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委员资格处罚上诉案件具有管辖权,可通过重审纠正体育组织内部裁决的程序瑕疵,维护上诉人的平等权利;国际体育仲裁院的庭审证据规则突出表现为以被上诉方提供优势证据为主导的共同举证规则和充分体现仲裁庭自由裁量的采证规则;国际体育仲裁院尊重体育组织的自治权,但仍需继续发挥监督、制约职能以防止体育组织权力滥用,并及时提出建议以完善体育组织的规章,从而促进仲裁裁决的客观、公正,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
- 黄世昌
- 关键词:国际奥委会仲裁国际足联
- 中国运动员廖辉国际体育仲裁案件述评被引量:6
- 2015年
- 2012年国际体育仲裁院裁决中国运动员廖辉的禁赛期从4年缩减至2年。该案反映出国际体育仲裁院在反兴奋剂案件中所坚持的一贯实践:应适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来解决反兴奋剂规则间的冲突,格式条款的解释应有利于相对方运动员。此外,该案对协调反兴奋剂规则之间不同的处罚标准以及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启示意义。
- 张霞
- 关键词:国际体育仲裁院
- 国际体育仲裁院上诉仲裁程序的公正之维——基于公众仲裁反传统性的考察被引量:6
- 2013年
- 公众仲裁与传统民商事仲裁有着鲜明的区别,按照传统方式规制公众仲裁会产生许多不公正的问题。公众仲裁已经出现了一些旨在加强弱势一方程序权利、提高程序公正的保障措施。国际体育仲裁院上诉仲裁程序与公众仲裁具有同样的反传统性,较传统民商事仲裁程序对公正性的需求更多,但近年来国际体育仲裁院更强调对效率的追求,忽视了对公正的保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建议国际体育仲裁院在仲裁规则中加入有利于促进仲裁公正的条款、扩大裁判者矫正正义的裁量权、设立国际体育仲裁院观察机构。
- 宋彬龄
- 关键词:体育仲裁公正
- 从陈美案看操纵比赛的证据认定问题被引量:7
- 2016年
- 国际体育仲裁院最近推翻了国际滑雪联合会对业余滑雪运动员、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陈美操纵比赛的4年禁赛处罚,但仲裁裁决维持了取消她索契冬奥会参赛资格的处罚。该案反映出在操纵比赛案件证据认定问题上,国际体育仲裁院所坚持的一贯立场:应适用各体育组织的内部规则处理操纵比赛案件,尤其是在证明标准的适用问题上。陈美案仲裁裁决再次凸显了体育自治的重要意义。该案还明确了"放心满意"的证明标准在操纵比赛案件中适用的正当性,并释明了该证明标准的具体适用方法。在操纵比赛的案件中,有条件地适用严格责任的证明责任原则应当具有一定可行性。
- 郭树理曾琰媚
- 关键词:体育仲裁证明标准严格责任国际体育仲裁院体育法学
- 先例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律适用中的指引作用探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采用对比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国际体育仲裁中先例对法律适用的影响,有利于我国构建和发展自己的体育仲裁制度。由于国际体育领域相对独立,且存在着层级分明的结构化组织形式,在争议仲裁实践中高度依赖先例的指引作用,来维持行业秩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先例主要在仲裁庭进行法律适用的自由裁量空间中发挥指引作用;国际体育仲裁中不存在"遵循先例原则"的一般性约束,先例是由仲裁庭选择性援引的;先例的指引作用在法律适用的条文性依据不足时突显出来;体育争议是否为商事性质不影响仲裁庭对先例的重视;仲裁庭组成是否具有普通法系背景不影响个案是否会选择援引先例;中国未来的体育仲裁机制应重视发挥先例的指引作用,形成自己的体育仲裁先例体系。
- 杨秀清
- 关键词:体育仲裁法律适用
- 兴奋剂检测中的未成年人权利保护问题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兴奋剂检测本身就有侵权的风险,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较弱,对未成年人进行的兴奋剂检测更容易发生侵权,但我国并没有特别的法律、法规对此问题加以规制。对兴奋剂检测的规制应该在宪法的框架下进行,兴奋剂检测属于搜查行为,应符合宪法对搜查的要求。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的兴奋剂检测应当设置一些特殊的保护机制,如适当成年人介入制度、侵权信息记录制度、多部门的合作制度等,并设立专门的未成年运动员权益保护机构。我国应重视兴奋剂检测的侵权危险,在法律上明确对未成年人兴奋剂检测的基本要求,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配套制度建设。
- 宋彬龄
- 关键词:未成年人权利保护
-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最新修改和完善被引量:20
- 2014年
- 新修订的2015年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集中反映了世界反兴奋剂制度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它强调了对人权的保护,完善了对兴奋剂违纪行为的认定,改进了反兴奋剂斗争手段,明确了反兴奋剂组织内部的职责,完善了兴奋剂违纪处罚机制,加强了体育组织、反兴奋剂组织、政府之间的合作。新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较现行的版本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既抓住了当前反兴奋剂工作的薄弱之处制定特别的措施,又在许多方面加强了对被指控人权利的保障,应该充分肯定其修改内容。
- 宋彬龄
- 关键词:体育法
- 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权利内涵探析被引量:4
- 2012年
- 运动员是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主体属性也贯穿于整个体育法中的公法领域和私法领域。作为主体属性之一的"参赛资格",对其理论研究仍处于体育法理论的空白。通过借鉴各部门法中的"资格",结合体育实践的特殊性分析,笔者认为其权利一方面借鉴私法学主体中"权利获得"的两层次: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另一方面借鉴公法学下"权利被侵害"的救济。最后,回归于传统法理学视野下讨论新旧"资格说",发现"新资格说"下的权利描述亦能很好地与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参赛资格的"权利获得"和"权利救济"两方面内涵相契合。
- 乔一涓
- 关键词:体育法学参赛资格权利救济
- 论国际体育仲裁司法审查中的实体性公共秩序被引量:10
- 2014年
- 当事人不服国际体育仲裁院(CAS)的体育仲裁裁决,只能向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瑞士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实践表明,获得法院支持的实体性公共秩序的上诉理由,必须是在瑞士得到广泛认可的重大法律原则,兴奋剂禁赛处罚不会违反经济自由原则。当事人在庭审时需引用特定法条和先例,并举证说明具体案件违反公共秩序的方式,才可能推翻既判裁决。体育纪律处罚争议是上诉的主要类型,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在进行司法审查时,应考虑处罚是否存在一般替代措施,是否符合比例原则,运动员和体育组织间是否存在不平等地位,以及体育价值博弈关系等因素,才能做出裁决违反实体性公共秩序与否的判断。中国应尽快建立独立体育仲裁机制,人民法院对体育仲裁裁决应坚持有限审查原则。
- 熊瑛子
- 关键词:体育仲裁体育纪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