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02066)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志玮陈劲吴栋梁蔡贞秀陈雪颂更多>>
-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吸收能力构念维度划分及测量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基于251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挖掘性学习三个维度具有较高的构念效度,并建议后续研究延续并采纳此构念,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考察吸收能力的动态性及与其相对应的解吸能力。
- 王志玮陈劲
- 关键词:组织学习
- 转型经济下破坏性技术创业及其合法性演化研究——MX公司纵向案例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的方法,考察了MX公司24年破坏性技术创业过程及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合法性要求以及获取途径,并构建了破坏性技术创业合法化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中国情境下的破坏性技术创业注重技术与市场的匹配,并通过后续的渐进改善实现对主流市场的颠覆,其成长路径经历了"非主流市场→技术积累→主流市场"的过程。此外,破坏性技术创业在构思阶段、商业化阶段和成长阶段等3个不同时期中,合法性要求及其获取途径皆存在动态差异性。合法性要求从规范合法性演变为认知合法性,最后演变成规制合法性。相应地,破坏性技术创业企业可以依次通过采取选择环境、控制环境和依从环境的策略来获取相应的合法性,从而获得成长所需的资源。
- 王志玮叶凌峰吴清吴炳德
- 关键词:合法性转型经济
- 企业破坏性创新概念建构与辨析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虽然破坏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都属于不连续创新,但在概念划分与界定、技术来源、目标客户、市场侵入、创新主体、追赶策略等多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作为一种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创新方法,破坏性创新应当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重要的自主创新模式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的,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企业该如何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把握新兴市场的"机会窗口",以实现"破坏性的创新与增长"是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创新管理问题。
- 王志玮
- 关键词:企业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模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项目风险管理思想,基于风险前馈控制和预测防范的视角,系统识别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在六个典型阶段的潜在风险,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与估算,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线路比选,为该项目的科学决策提供定性、定量的分析依据。
- 王志玮蔡贞秀吴栋梁
-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
-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商业模式分类与特征研究
- 破坏性创新已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与实现跨越式发展重要路径,然系统性地从商业模式角度诠释破坏性创新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在追溯商业模式概念界定与构成体系基础上,结合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与分类研究,提出将破坏性的商...
- 王志玮蔡贞秀
- 关键词:商业模式
- 文献传递
- 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企业设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意义创新过程为中介变量被引量:4
- 2016年
- 综合运用资源观、嵌入性理论、技术创新等理论,提出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以解释、想象这一组意义创新过程为中介影响设计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利用来自设计密集型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通过意义创新过程这一中介显著影响设计创新绩效,且解释和想象过程的中介作用存在差异。
- 陈雪颂王志玮陈劲
- 关键词:网络嵌入性创新绩效
- 企业破坏性创新概念建构、辨析与测度研究被引量:29
- 2012年
- 破坏性创新逐渐被认为是小企业实现产业突围的重要成长机制,也是新兴市场国家企业重要的自主创新模式与跨越式发展路径。针对过往研究中对破坏性创新本质特征的认知与测度不统一、与突破性创新的同一概念化问题,首先对破坏性创新的概念发展进行了历史回溯、梳理与分析;继而明确概念界定,归纳内涵特征;在辨析破坏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异同基础上,对我国本土251家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活动进行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破坏性创新绩效的测量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可尝试作为后续定量研究的基础。
- 王志玮陈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