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49604004) 作品数:10 被引量:69 H指数:6 相关作者: 刘亚丽 姬生栋 王荣峰 范红军 靳萍 更多>> 相关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乙醇对蚕豆某些生理特性的作用 2010年 [目的]研究乙醇对蚕豆生理特性的作用。[方法]将蚕豆浸泡萌发后的幼苗培养在相同土壤肥力、相同体积的花盆中,分别用浓度1.0%、1.5%、2.0%乙醇及蒸馏水(CK)300 m l浇灌幼苗,第28天测量叶面积,用浸提法测量蚕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浓度1.0%乙醇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高于CK,而浓度1.5%、2.0%乙醇处理与CK呈负相关,其中浓度2.0%乙醇处理最低;叶面积与CK呈负相关。[结论]浓度1.0%乙醇对叶绿素a、b、总含量有促进作用,但与叶片面积呈负相关。 刘亚丽 祁诗月关键词:蚕豆 乙醇 叶面积 叶绿素含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05年 在大田小麦生长和发育期,用浓度为20mg/L的GA3、6-BA、NAA和(10+10)mg/L的GA3+6-BA与GA3+NAA混合溶液喷施小麦叶片,结果表明:以上各处理均可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增强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2种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效果更好,GA3+6-BA组合优于GA3+NAA组合。 刘亚丽 李学梅 姬生栋 宋伟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 可溶性糖 硝酸还原酶 千粒重 转大豆DNA高蛋白小麦变异株系的硝酸还原酶、叶绿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以新麦9号为对照,对M6代离子束介导转大豆DNA的高蛋白小麦A,B株系生育后期旗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NR),Chl(a+b),Chla,Chlb含量及Chla/b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株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和Chl(a+b)含量比对照高,而A株系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低(5月23日除外),Chl(a+b)含量比对照高。 刘亚丽 姬生栋 薛华政 张献伟 李鹏 祝红燕 陈鹏 盛有明关键词:小麦 硝酸还原酶活性 叶绿素含量 变异株系 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对月季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9 2005年 研究了温度、外源钙、糖和维生素C对月季切花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钙、纯净水、低温、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加糖对月季切花更有利于保鲜及延长切花寿命。 刘亚丽 靳萍 刘蕾关键词:氯化钙 温度 月季 切花 甲醇和抗坏血酸对蚕豆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8 2006年 在土壤肥力及体积相同的盆中培养蚕豆幼苗,分别用浓度1.5%甲醇、10 mmol/L抗坏血酸(Vc)和自来水(CK)喷洒,5 d后测定正在扩张生长期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c、hla与chlb含量及其比值、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甲醇、Vc处理的蚕豆叶片叶绿素总含量高、chla/b比值大,甲醇处理的POD活性大于Vc与CK;Vc处理的SOD活性大于甲醇与CK。 刘亚丽关键词:蚕豆 甲醇 抗坏血酸 叶绿素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生长调节剂对牡丹切花保鲜及生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6年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比久、CaCl2喷施牡丹切花,以研究它们对牡丹切花的瓶插寿命、最大花径、花枝鲜重、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能使牡丹切花的瓶插寿命比CK长1~2 d。其中200 mg.L-1多效唑的效果优于200mg.L-1比久,其使切花花枝鲜重持续时间长、花径大、可溶性蛋白降解速度慢、相对电导率小,能延缓牡丹切花呼吸高峰的到来,且POD、SOD活性大。200 mg.L-1多效唑、200 mg.L-1比久、0.1%CaCl2等是延长切花瓶插寿命较为理想的保鲜液。 刘亚丽 范红军关键词:切花 生长调节剂 保鲜 生理效应 STS、PP_(333)对牡丹切花保鲜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2005年 以PP333为基本保鲜液,以1mmol LSTS溶液为预处理液,研究了STS和PP333对牡丹切花保鲜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比对照保鲜效果好,切花的瓶插寿命延长1~2 5d;瓶插前用STS预处理比未用STS预处理的花径略小;各处理比对照的花青素含量高1 89%~2 77%,POD活性大0 57~1 46mg min,可溶性蛋白含量高0 35~1 65mg g,相对电导率小3 91%~8 42%。综合各项指标,认为以100mg LPP333为基本保鲜液,并用1mmol LSTS进行预处理对牡丹切花的保鲜效果最佳。 刘亚丽 刘蕾 王荣峰关键词:切花 硫代硫酸银 可溶性蛋白 相对电导率 抗坏血酸对大豆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2012年 在相等土壤肥力和相同体积花盆中培养的大豆幼苗,分别用浓度5、10、20mmol.L-1的抗坏血酸(VC)和自来水(CK)浇灌,18d后逐步测定正在扩张生长期的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10mmol.L-1 VC处理的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OD酶活性比CK均有所提高;3个处理的硝酸还原酶(NRA)活性均比CK有所增大;10mmol.L-1 VC处理对POD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刘亚丽 刘鸣宇 王莉娜关键词:大豆 抗坏血酸 可溶性糖 硝酸还原酶 可溶性蛋白 POD 红光对蚕豆叶片气孔开度及生理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2005年 将蚕豆浸泡萌发后的幼苗培养在相同土壤肥力、相同体积的花盆中,再分别放在相同辐照度的红光和自然光下,1周后开始陆续测量红光、自然光下气孔开度、蒸腾速率、叶绿素总含量及Ch1a/b的比值、叶片的光合速率、干物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红光下叶绿素总含量高,光合速率大,干物质含量高,POD、SOD酶活性大于自然光下处理;而蒸腾速率和气孔开度小于自然光下处理。 刘亚丽 岳树松 王珺关键词:蚕豆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POD 甲醇和抗坏血酸对蚕豆生长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08年 在土壤肥力及体积相同的花盆中培养蚕豆幼苗,分别用1.5%甲醇、10 mmol.L-1抗坏血酸(ASA)和自来水(CK)喷洒.19 d以后,测定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测量对株高、茎粗、叶面积、腋芽的发生作用、比较不同处理的开花时间.结果表明:甲醇、ASA处理后的蚕豆植株比CK营养生长快;甲醇促进腋芽的发生及开花;ASA抑制腋芽的发生并延迟开花;各处理的MDA含量均明显低于CK. 刘亚丽 郭君丽 宋玮关键词:蚕豆 甲醇 ASA 株高 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