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2064)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郑海燕沈峰满董越孙瑜谷健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钒钛磁铁矿钙化焙烧-酸浸提钒过程中钒铁元素的损失被引量:8
- 2015年
-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硫酸钙为钙化剂,系统研究了钙化焙烧和硫酸酸浸过程的钒、铁等有价组元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钙化焙烧-酸浸提钒工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焙烧过程中,烧结产物中的钒损失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尽管焙烧过程损失了部分钒元素,但焙烧后钒元素更易于溶解浸出;钒浸出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且1450 K时达到最大值;当硫酸浓度增加时,钒浸出率变化不大;当焙烧温度高于1450 K时,浸出渣中铁的损失率快速上升,硫酸浓度增加时,其值随之增大;控制适当条件可强化钒的有效迁移,目前实验室研究条件下,钒的浸出率最大可达79.08%,而此时铁的损失率为3.32%。
- 郑海燕孙瑜董越沈峰满谷健
-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钙化焙烧浸取溶解性
- 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钒钛磁铁矿配煤直接还原的特点,考察了还原机理及还原温度、反应时间和配碳量对金属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还原可使钒钛磁铁矿中铁的氧化物优先还原为金属铁,钛仍以氧化物的形态存在;随着温度升高,球团金属化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随之减缓;在xC/xO=0.9∶1时,延长反应时间金属化率增加,但反应时间过长金属铁会被再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20 min为宜;在xC/xO=1.1∶1时,40 min内未出现再氧化现象;低配碳(xC/xO=0.8∶1)时,球团的金属化率随还原时间、还原温度的增加而增加,1 300℃下还原10 min后金属化率即达到了90%以上.
- 孙瑜董越郑海燕沈峰满
-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热力学分析金属化率含碳球团
- 非直接接触式金属热还原制备金属钛的酸洗分离
- 2012年
- 主要探讨酸洗条件对非直接接触式金属热还原后产物中杂质的洗除效果.研究表明,采用醋酸盐酸联合酸洗方案可去除金属热还原产物中的杂质(CaO,Ca,CaTiO3),达到提纯金属Ti的目的;Ti不与醋酸反应,但能溶于浓盐酸,故盐酸酸洗时间不能过长,否则金属Ti溶解,造成Ti损失,影响Ti收得率;酸洗过程中酸体积浓度越大,酸洗时间越长,金属Ti的纯度越高.综合考虑酸耗、酸洗效率和Ti的溶损等因素,采用体积浓度50%醋酸酸洗6 h和体积浓度20%盐酸酸洗0.5 h的联合酸洗方案效果最好.
- 郑海燕谷健王治卿沈峰满
- 关键词:金属热还原
- 不同钙化剂对高钒渣酸浸提钒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针对传统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工艺的不足,确定对钒渣钙化焙烧-酸浸提钒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以高钒渣为原料,研究了钙化焙烧-酸浸提钒过程中3种钙化剂(CaSO4、CaCO3、CaO)的焙烧机理以及对提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浸出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在1 450K时达到最大值;钙化剂配比为100%CaSO4时提钒率最大;在目前实验室研究条件下,钒的浸出率最大可达93.53%。
- 范坤李曾超李子申王炜鹏章苇玲郑海燕沈峰满
- 关键词:钙化焙烧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