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908029)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3H指数:7
- 相关作者:罗三明韩月萍袁油新李陶董运洪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武汉大学国家测绘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 球面水平应变场无偏计算的实现与滤波被引量:14
- 2011年
- GNSS观测资料为研究地壳应变场提供了必要的依托,但如何较为完整或恰当地反映各种地壳应变信息仍存在缺陷。从连续变化的角度出发,在ITRF参考框架下水平运动场的基础上,借助于多核函数获得水平运动场的解析式,据此,利用球面上无偏差应变计算式给出应变场结果,再利用多核函数法进行空间滤波,最后给出了利用本方法进行应变计算的实际算例。该方法有如下特点:①适用于各种空间尺度的地壳应变场描述,并且全面而又客观;②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资料情况可提取不同频谱及其以内的应变信息;③可对应变参量进行严密的精度评定;④由于获得了解析式,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计算。
- 杨博张风霜韩月萍华彩虹
- 关键词:GNSS解析式滤波
- 基于SB-DInSAR时间序列探测地震形变过程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对2009年4月6日意大利拉奎拉6.3级地震9景ENVISAT重轨单视复数据采用双轨模式进行小基线(SB)干涉处理,获得了此次地震的SB-DInSAR时间序列干涉图、位移场以及位移速度场。结果表明:1)地震位移场形变过程为由震前的缓慢变化到震后的加速运动,速度明显由慢到快;2)震中以西为大面积隆起区,最大隆起量为140 mm;震中以东为大面积下沉区域,但形变集中在破裂区,主要在发震过程及震后形成,最大沉降量达185mm;3)地震产生的破裂主要沿震中的东南方向传播,集中在约13.4 km×7.6 km、方向约135°的椭圆形区域内。
- 罗三明杨国华董运洪韩月萍李陶袁油新
- 关键词:时间序列雷达干涉形变过程
- 中国东西部地区震后形变有效松弛时间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顾及脆性转换带上的断层蠕动及其深部黏滞流对震后地表位移的影响,对5次大地震的震后垂直位移进行了最小二乘反演,并估计了有效松弛时间。反演结果表明,中国东、西部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差异很大,其中唐山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最长(10.3年),邢台地震次之(4.4年),而西部通海、炉霍、共和等3次地震的有效松弛时间则仅为2年多。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上地壳厚度不同以及下地壳、上地幔黏滞系数的差异所致。
- 郝明王庆良占伟李煜航
- 关键词:震后形变地壳厚度
- 新型GPS控制网布设及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设计出一种新型GPS控制网,通过与其他类型控制网进行比较分析,获得该新型GPS网的一些特点,并将该新型GPS控制网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实践表明:该新型GPS网,无论平面精度还是高程精度都高于设计精度,能够满足多种工程测量需要,值得借鉴。
- 景琦程增杰张月华
- 关键词:GPS控制网
- PSInSAR方法探测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形变过程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采用双轨处理模式对8景ENVISAT降轨数据进行永久散射体(PS)时间序列处理,获得了2009年4月6日意大利拉奎拉(L’Aquila)Mw 6.3级地震区域的PS时序差分干涉图和形变场。结合Delaunay三角形剖分算法对破裂区的形变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①本次地震变形最强烈、地表破裂发生的区域是一个地势相对较低的椭圆形洼地。破裂主要沿震中的东南方向传播,面积约22×14km2,方向约135°。②地震产生的形变量集中在破裂区,主要在震时及震后形成,位移场视线向下沉量达150mm。③破裂区位移场数值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据处理策略较完整地揭示了此次地震位移场变化的全过程,在8景雷达数据所跨时间段内,震前2008年4月与2009年2月两景资料显示,研究区位移场变化不明显,2009年2月至震后的2009年4月的图像显示,震中区形变场快速变化,沉降量达130mm;6~7月,形变场的沉降速度明显减缓,8月30日最后一景资料显示,沉降速度出现加速,破裂区总下沉量达150mm。
- 罗三明杨国华李陶袁油新
- 关键词:PSINSAR时间序列形变过程沉降量
- 利用PSInSAR时间序列研究拉奎拉地震位移场变化特征被引量:6
- 2012年
- 对2009年4月6日意大利拉奎拉(LAquila)Mw6.3级地震9景ENVISAT重轨单视复数据采用双轨模式进行永久散射体(Persistent Scatterer,PS)处理,获得了此次地震时序位移场,结合PS位移场Delaunay算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1)Envisat干涉雷达完整而清晰地探测到了地震前后位移场变化过程及其在不同阶段与震源断裂相关的不同形变特征:震前蠕动位移-明显变形-震期快速突变-震后量级明显减缓的持续变形;2)在此次分析的约54×59km2区域内,震中以西为大面积上升区,视线向最大上升量为130mm;震中以东为下降区域,但下降集中在破裂区,主要在发震过程及震后形成,视线向最大下沉量为210mm,与GPS监测结果一致;3)地震产生的破裂主要分布在约22×14km2范围内,沿NW走向、SW倾斜的Paganica-S.Demetrio正断层展布,方向约135°;4)本文为探索利用PSInSAR时间序列进行地震趋势预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案例.
- 罗三明杨国华董运洪李陶袁油新贾有良
- 关键词:PSINSAR时间序列雷达干涉位移场
- 基于修正Gram-Schmidt算法的GPS基线向量网伪逆平差
- 2011年
- 直接从GPS基线向量法方程系数阵入手,利用修正的Gram-Schmidt算法对法方程系数阵进行三角分解实现最小二乘求解,导出了基于修正的Gram-Schmidt算法求解法方程系数阵广义逆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步骤,给出了通过广义逆表示的未知数解向量及其协因数阵的数学表达式。计算过程不仅避免了对矩阵的求逆,并从理论上解决了Gram-Schmidt算法由于舍入误差的影响表现出的数值不稳定性,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具有秩亏系数阵方程组解的不唯一性问题。
- 罗三明杨国华黄曲红王西宁
- 关键词:广义逆
- 利用L曲线法求解块体相对于欧亚板块旋转的欧拉矢量
- 2011年
- 为了解决采用GPS观测数据求解块体欧拉矢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矩阵病态问题,本文介绍应用L曲线法求解块体旋转的欧拉矢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误差估计;最后通过实例解算,表明该方法求解结果精度高,得到点位的水平运动速度残差南北向85%,东西向79%以上在1mm以内,GPS观测速度与理论速度残差可用来分析块体内部的变形特征。
- 胡亚轩王庆良郝明
- 关键词:欧拉矢量
- 2009~2010年大华北岩石圈磁异常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被引量:21
- 2011年
- 使用曲面样条和球冠谐和方法,对2009年和2010年所测量的2期大华北地区218个地磁场测点的数据所描述的岩石圈磁场F,D,I3个要素进行分析.2期测量所得到的F,D,I3要素的宏观分布类似.D要素的值在华北东北部负值增强、正值减弱,在华北的中西部负值减弱、正值增强;在整个华北的大部分地区,F要素的负异常减弱,正异常增强,江苏滨海和辽冀附近的正异常减弱,负异常增强;I要素在华北大部分地区正值增强负值减弱,在辽宁东北部,山西东边界至晋豫交界附近的区域正值减弱负值增强.
- 陈斌顾左文狄传芝高金田袁洁浩
- 关键词:岩石圈磁场
- 跨祁连山-海原断裂带综合观测剖面资料分析
- 2010年
- 通过对跨祁连山-海原断裂带的民乐、华藏寺和沙沟河等3个剖面2005~2009年GPS、水准及重力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到各观测量在每个时间段的变化特征,对剖面所跨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有所了解。发现跨不同剖面的昌马-俄博断裂、毛毛山断裂、庄浪河断裂和海原断裂附近点位的位移和重力变化都较大,表明这些断层活动性较强;通过分析各剖面垂直位移与重力变化的关系,可知重力变化主要由于物质的迁移引起。GPS资料分析表明,2006~2007年水平运动基本沿断层走向,而2007~2008年水平位移偏离断层走向,以东向位移增大为主;通过进一步对剖面周围的中国地壳运动网络连续观测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去线性分析,得知2007~2008年的观测结果与汶川地震的影响有关。用2008~2009年的重力变化同重力布格异常背景相比,可知民乐剖面附近处于调整恢复阶段,而华藏寺和沙沟河剖面附近的异常仍没有完全解除。
- 胡亚轩崔笃信祝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