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754321211)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春喜陈志国董喜存张怀刚李文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甜高粱在青海高原种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为探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在青海作为饲料作物种植的可能性,在青海高原上做了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密度对茎秆高度、茎粗、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生育期、单株质量影响不显著,株行距为0.40 m×0.20m时,产量最高;浇水次数对甜高粱的生育期、茎秆高度、茎粗、单株质量、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表明甜高粱对水分依赖不高,具有很强的耐旱和抗旱性;地膜对甜高粱有极显著影响,使其生育期提前,茎秆高度增高,单株质量增加、产量提高;糖分含量在开花-收获期为15.93%~16.67%,比不盖地膜增加了29.19%~47.98%;大田示范密度0.50 m×0.20 m,开花-收获期666.7 m2产量达4 890.8 kg,投入产出比为1∶1.78,效益显著。研究表明,在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盖地膜种植饲用甜高粱,用作饲料是完全可行的。
- 李春喜董喜存李文建张怀刚陈志国
- 关键词:甜高粱饲料作物地膜含糖量
- 18个苜蓿品种在青海高原的比较试验被引量:9
- 2011年
- 2009-2010年在青海高原对18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第1年开花初期单株根长22.6~31.9cm,根粗4.1~8.8mm,单株分枝数4.1~6.8枝,株高43.9~80.1cm,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种植第2年开始进入丰产、高产期,单株分枝数增加1.5~10.5枝,第1次刈割时株高在110.7~145.4cm,比第1年第1茬高1倍,三得利、德宝、WL232品种表现最优;第2年全年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居前3位,鲜草产量在106 614~121 364kg/hm2,干草产量在30 761~34 934kg/hm2;美国杂花、德福32IQ、赛特、农保和阿尔冈金居第4~8位,鲜草产量91 922~10 282kg/hm2,干草产量为25 410~29 036kg/hm2,优于其他品种,表明这些苜蓿品种适宜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推广种植。
- 李春喜
- 关键词:苜蓿产草量根系特征分枝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