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18)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冀运鲁董乃斌马兆鹏张兴武更多>>
- 相关机构:淮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临沂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聊斋志异》与《左传》叙事渊源论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左传》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叙事作品,在叙事方面取得卓著成就。《左传》成熟的叙事艺术为后世小说所借鉴,《聊斋志异》就继承了《左传》以因果逻辑来谋篇布局的叙述结构,重视叙述故事的始末由来。《聊斋》还继承了《左传》想象、虚构的叙事手法。
- 冀运鲁
- 关键词:聊斋志异左传叙事
- 示范性经典的更替与宋初文学之转型
- 2009年
- 宋初百年是唐、宋两代文学递变转型的关键期,文学经典的阶段性更替则从一个侧面清晰展示出宋初文学由复苏到转型的漫长轨迹。就诗歌而言,建国之初,众多文人为了满足"次韵相酬"的时尚需求而效法"元白","崇白"之风盛行达三十余年。真宗一代,"西昆体"作家追寻李义山风采,致使诗歌经典悄然转换。仁宗以后,韩愈和杜甫的作品相继受到诗人大众的追捧,成为新的艺术经典。韩、杜两家在诗歌创作上各具风采,而北宋诗人兼收并取,熔铸锻炼,最终形成了"宋诗"有别于"唐诗"的创作理念和品质追求。在文章方面,宋初文人在科举考试的压逼下,为了掌握骈文写作的种种技巧而苦读《文选》,从而为《文选》赋予了经典价值。天圣以后,随着"古文"运动的逐步开展,《文选》的经典示范作用逐步消减,而"韩、柳"散文的影响却越来越重。如果说仁宗时代是北宋文学脱胎换骨的转型期,那么韩愈、杜甫的诗歌以及"韩、柳"的散文,无疑为此次诗文转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示范和启迪。
- 张兴武
- 关键词:宋初百年文学转型
- 论《聊斋志异》的因果观念二重性及其对叙事模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蒲松龄对果报宿命的看法比较复杂,从感性上讲,他承认果报宿命的存在,但又理性地认识到果报的不合理性,进而对果报产生了怀疑。尽管如此,《聊斋志异》中仍大量采用因果报应模式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六朝小说"证鬼神之不诬"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对叙述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 冀运鲁
- 关键词:《聊斋志异》因果报应矛盾二重性叙事模式
- 《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与传统文章学“起承转合”笔法被引量:1
- 2012年
- 作为一种成熟的文章样式,传统文章学成为《聊斋志异》效仿的典范。八股文"起承转合"的文法对《聊斋志异》叙事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蒲松龄所接受的八股文训练,有助于他提高结构叙事的能力。
- 冀运鲁
- 关键词:叙事艺术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与《史记》及杂史传关系论略被引量:1
- 2011年
- 蒲松龄镕经铸史,奋武揆文,《聊斋》所借鉴的对象绝非史传所能囊括,但是对史传叙事的借鉴和发扬却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聊斋》的叙事结构不仅效法了史传的体例模式,而且还继承了《史记》叙事以命意为结构枢纽的传统。除了对正史的继承和效仿之外,《聊斋》对历史上数目庞大的杂史杂传的叙事艺术亦有继承。如果说纪传体和编年体对《聊斋》等小说叙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叙事体例上,那么杂史杂传的影响则更多地表现在叙事题材和虚构意识上。
- 冀运鲁马兆鹏
- 关键词:《聊斋》《史记》纪传体
-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渊源论被引量:4
- 2012年
- 小说叙事是中国文学叙事链条中最具综合性和最具主体意识的一环,它既代表着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最高形式,也是中国叙事传统的典范和样本。然而,作为中国文学叙事链条上的一部分,小说叙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它在悠久的抒情传统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改变了抒情传统与叙事传统在中国文学中的力量对比。作为极具中国特色和极具综合性的叙事艺术,小说叙事具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通过对其叙事渊源的考察,可以窥察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一些特质。
- 冀运鲁董乃斌
- 关键词:中国文学叙事传统抒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