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6DFA31030)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肖娥李晓丽何万领吴春勇郝虎林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植物源铁生物有效性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缺铁是个世界性的营养失衡问题,给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膳食中的铁缺乏或低生物有效性被认为是造成铁缺乏的主要原因。通过植物育种措施,尤其是提高植物源铁富集育种被认为是解决铁营养失衡最经济且有效的途径。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人体铁吸收与植物源有效铁量密切相关,而与铁积累总量没有相关性。快速、准确的评价植物源铁生物有效性对高有效性富铁作物育种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植物源铁富集和生物有效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铁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为植物源铁生物有效性育种及评价提供参考。
- 何万领李晓丽杨肖娥
- 关键词:植物源影响因素
- 供磷水平对铁、锰、铜、锌在稻株中分布和糙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9年
-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铁、锰、铜、锌在水稻中分布和糙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施用磷肥显著降低了Fe、Mn、Cu、Zn在IR68144地上部的积累量,显著增加了Fe、Mn、Cu、Zn在两个品种糙米中的分布。在不同磷肥施用水平下,Fe、Mn、Cu、Zn在IR68144地上部的积累量显著高于IR64,表明IR68144从根到地上部运输微量元素Fe、Mn、Cu、Zn的能力更强。此外,施用磷肥促进了富铁水稻糙米对蛋白质的积累,抑制其对直链淀粉的积累,且导致胶稠度变软,对IR64糙米品质的影响较小。说明合理的磷肥管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子粒微量元素积累,改善稻米营养品质。
- 郝虎林杨肖娥冯英吴春勇
- 关键词:磷肥
- 稻麦作物籽粒铁/锌生物强化作用机制及调控
- 2009年
- 铁锌缺乏是人类微量元素营养的重大问题,通过农业措施增加作物Fe/Zn含量和生物有效性是改善人体健康的有效方法,因此,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稻麦)籽粒中铁锌生物强化作用机制及调控研究,对加强我国居民Fe/Zn营养、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 杨肖娥
- 关键词:稻麦作物锌缺乏粒铁微量元素营养
- 两个Caco-2细胞系模型铁生物有效性评价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研究Caco-2细胞吸收转运模型(模型Ⅰ)和吸收转化模型(模型Ⅱ)对铁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效果.用不同浓度,pH的硫酸亚铁溶液及稻米分别处理两种模型的Caco-2细胞单层22 h后,测定两种模型细胞铁吸收差异.结果表明Caco-2细胞铁蛋白形成量随铁浓度增加而增加,且模型I高于模型Ⅱ,当铁浓度≥25μmol.L-1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细胞铁蛋白形成量和转运铁量均与pH呈负相关,两模型间达到显著相关(p<0.05).模型Ⅰ和模型Ⅱ均可用于膳食铁生物有效性评价,高铁浓度时,模型Ⅰ效果优于模型Ⅱ.
- 何万领李晓丽杨肖娥
- 关键词:CACO-2细胞
- 稻麦作物籽粒铁/锌生物强化作用机制及调控
- 2009年
- 铁锌缺乏是人类微量元素营养的重大问题,通过农业措施增加作物Fe/Zn含量和生物有效性是改善人体健康的最有效方法,不仅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覆盖面大(尤其是贫穷地区)。目前,国际上对富集籽粒Fe/Zn的生物有效性评价及其调控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稻麦)籽粒中铁锌生物强化作用机制及调控研究,对加强我国居民Fe/Zn营养、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 关键词:稻麦作物锌缺乏粒铁微量元素营养